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日本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最早、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有着较完备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借鉴其在资金来源、担保费用及限额、运作方式、资金补偿与风险控制以及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成功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启示是: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和支撑、民间机构参与、分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与商业银行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内在的平衡关系。在维持这种平衡机制的基础上解决各方利益冲突,平等合作,互惠共赢,才能使这个体系健康发展并达到效用最大化。本文以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相关利益主体间关系。其中相关利益主体有:银行、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所以本文重点分析担保公司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银行、银行与担保公司及担保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亚 《商业会计》2012,(4):72-73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和风险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通过完善担保机构法律制度、加强机构分类管理、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等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是当前国际通用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在担保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地制约了担保机构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履行担保职能的可持续性。信用保险是分散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探索建立信用担保与信用保险相配合的风险分担机制,既能促进担保机构的健康发展、拓展保险公司的业务,也能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5.
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存在价值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是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方式,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法制不健全、风险控制差等诸多问题,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关键在于实现担保风险共担,以风险控制为轴,建立社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6.
荣舒婷 《商场现代化》2005,(26):119-120
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信用担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韩国的国情和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背景与我国较为相似,其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通过分析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特点,笔者认为我国应通过加强立法建设,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信用能力提升与信息化建设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中小企业受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不科学、抗风险能力差、信用观念不强、资信程度不高、违约率及倒闭率高等因素影响,以及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服务机构不健全、民间借贷融资风险大、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制约,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除中小企业要加快自身调整改进,还应改善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建立和完善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地方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担当角色;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市场。  相似文献   

8.
王淑葵 《北方经贸》2014,(7):187-187
近年来我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随之产生的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和提供融资功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也应运而生,有利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和复杂性,信用担保体系依然存在弊端,担保风险依然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
《对外经贸财会》2009,(7):61-61
福建省政府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福建省各级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省级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对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补偿。从2008年起3年内,对为中小工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推动信用担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韩国的国情和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背景与我国较为相似,其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通过分析韩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特点,笔者认为我国应通过加强立法建设,建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信用能力提升与信息化建设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玉娟 《财贸研究》2004,15(5):82-85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 ,其解决方法通常是以增设中小金融机构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来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可获程度 ,即采用“资金可获型战略”。本文希望通过对银行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信贷基准的探讨 ,回归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础 ,即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以信用为基础的融资可获程度 ,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战略转换为“信用可获型”。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和融资难的困境,财务脆弱性风险较为明显。这其中既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和金融服务等外部环境因素。本文将对后疫情背景下金融机构服务和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理论溯源,并以浙江为例,分析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建立风险偿债基金、构建多层次信息平台、将人力资本作为授信额度担保的重要依据、聚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等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转危为机”,推动投融资服务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结合中小物流企业金融支持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从开拓物流银行业务、拓宽融资供给渠道、建立健全中小物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三方面来具体建设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供给体系,以促进中小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金融政策扶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后果断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财税、信贷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大政府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及政策性再担保机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政策性保险机制,调整贷款抵质押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等。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费鹏  屠梅曾 《商业研究》2003,(9):122-124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为了突破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不足问题,必须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担保体系。因此从信用担保体系的目标入手,通过分析信用担保体系的注意点,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卢秋萍 《北方经贸》2014,(9):183-185
当前随着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信贷的市场需求,农村民间资本呈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是,农村民间资本运营的风险性极高。农村民间资本风险控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消除民间资本发展的信息障碍。加强信用建设,树立规则和信用意识,改善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条件。建立民间金融业诚信档案记录,提高失信成本,减少金融交易中的道德风险,以保证农村民间资本的良性发展。还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发放政策性贷款,建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农村保险基金来分担和转移风险,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申丽萍 《商业研究》2003,(19):67-69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支重要力量,但其所处的商业环境尤其是融资环境却不容乐观,大量的中小企业靠内源融资发展,外源融资不畅,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新技术的采用,成立民营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是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而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则是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朱辰 《江苏商论》2011,(11):130-13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要素,[1]发达国家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制约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打破银行传统歧视观念,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内源融资仍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信贷作用不突出且结构不合理,使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于融资效率较低的民间借贷,融资困难和融资效率低下制约了企业发展。影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包括融资成本、企业规模及资产结构、融资渠道及融资结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企业生命周期。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实力,各级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应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大力营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有利环境,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