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质量大家行"活动,是1993年初由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在全国倡议开展的.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参加"质量大家行"活动的厂家、商家已达520多家,覆盖了20个省50多个城市。8月初,160多位参加"质量大家行"活动的代表聚会常州市,召开了一个全国经验交流会,标志着这个活动的继续深入健康发展。"质量大家行"活动是从"质量万里行"活动派生出来的,但它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它的宗旨是着重抓落实。有人说,"质量万里行"犹如"春雷  相似文献   

2.
"质量大家行"活动已历经七个年头。 1993年启动后,在全国渐次推开的这项活动年复一年的持续并不断发展,目前的范围覆盖20多个省60多个城市。参加活动的企业由最初的4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800多家,类型也由生产、流通扩延到宾馆服务业。整个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欢迎,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似乎属于专业名词,普通百姓对它十分陌生。这是短缺经济的必然后果,物资商品的匮乏掩盖了它的质量属性。 1992年的质量万里行活动极大地唤醒了中国民众的质量意识,打击假冒伪劣、提高质量水平迅速成为人人关心的话题。质量连着千万家,搞好工作靠大家,这一共识成为"质量大家行"活动的民众基础。 "质量大家行"没有更多特别的立意,"万里行,天天行;大家行,才是行",它的宗旨明确而简单。活动的倡组者就是质量万里行活动后诞生的中国质量万里行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质量万里行走进内蒙古,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启动仪式,开展和参与了一系列宣传报道、名优品牌展示、"放心乳粉"从内蒙古做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包头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2012年,中国质量万里行展开包头行活动。本次包头行活动得到包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高度重视,不仅大力支持与合作,而且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联合组织,成立了专门的由局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活动策划方案。  相似文献   

4.
9月8日,福建省2017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泉州市隆重举行,拉开了全省"质量月"活动的序幕,掀起以"大力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省"为主题的全民参与质量活动的热潮,这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质量意识、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促进福建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建设质量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5.
1993年伊始,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在全国倡议开展"质量大家行"活动。"万里行,天天行;大家行,才是行",这句话清清楚楚地讲明了"质量大家行"活动的立意。靠大家的力量,质量才能搞上去;也只有大家都"行"起来"动"起来,质  相似文献   

6.
2016年"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以来,福建省各级质监部门按照《福建省2016年"质量月"活动方案》,不断强化"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的活动主题,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贴民生、提质量的活动,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质量万里行,春雷震大地","质量大家行,润物细无声","质量大家行"活动由本刊倡导,是"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延续,历时已经五年,参加此活动的企业以他们的认识,以他们的实践做出了这样的归纳和总结。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提高全民族的质量意识,不仅是实现《质量振兴纲要》的保证,也是《质量振兴纲要》重要的内涵。1997年12月9日在"质量大家行"研讨会上,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和企业界的代表就"质量大家行"活动意义、影响、作用、内涵以及就提高全民质量意识,落实《质量振兴纲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广泛、深入的研讨。不注重质量不能以兴国,不提高国民质量意识不能发展经济,中国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的强化与提高仍然任重道远,营建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仍然是当前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质量万里行》黑龙江记者站与省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业两年来共同携手开展"送质量到万家"活动,参与这项活动的企业由最初的工业企业发展到建筑、商业、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多达百家。"质量到万家"活动是一项经常性的扶优扫劣活动,它通过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这一载体,把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设置的投诉卡送到千家万户,主动征得消费者对参与活动的企业进行质量监督,消费者在使用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填好投诉卡后,可向各地消费者协会或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于7月23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98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全面展开。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强化质量法治,净化消费环境。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0月上旬,举办以"质量与市场竞争"为主题的’98中国质量高层论坛;组织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联合开展对城乡市场、"窗口"服务行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实施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和福建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进一步推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提升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社会质量共治,推进建设质量强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等4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的部署,福建省质量强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福建省2016年"质量月"活动方案》,决定在9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省"质量月"活动.  相似文献   

11.
>>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按照总局关于"质量提升"活动的统一部署,在巩固"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果、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全力以赴,科学、有效、扎实地做好"质量提升"活动各项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12.
质量30年     
《企业标准化》2009,(9):14-18
一、1978年,我国第一个质量月活动启动 1978年,正值10年浩劫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的初期,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问题严重.为此,原国家经委设置了专门处理质量问题的办公室,并于1978年6月24日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战略计划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必须引起高层领导者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战略计划活动。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则任何一条路都会让你到达。"借助战略计划活动,领导者通过聚焦于一个理想的愿景(即组织在未来的3~5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应当成为什么以及能够成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阮文 《上海质量》2003,(12):12-13
"十年磨一剑".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业部(以下简称化工部)却在市场的大熔炉里,30年始终在锤炼一把"质量"之剑,使其无往而不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1992年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到1989年国务院号召全国开展打假活动以来,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织的打假活动一刻也未停息过,但在一些地区和个别领域,假冒伪劣商品仍然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利益驱动"生"假、买假消费"养"假,地方保护"护"假、信用缺失"扶"假、社会失灵"纵"假和法制不严"放"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以"打假斗士、维权卫士、曝光勇士"为己任,3·15这天,本社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行动,为消费者维权鼓与呼。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中国质量万里行》积极参与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主办的"质量、诚信、关注民生"200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咨询活动。在上海、重庆、宁夏、河南、甘肃、湖北、湖南、贵州、山西、江苏、江西、陕西、广东、浙江、福建、安徽、河北、山东、广西、内蒙古等省市,《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讲《质量法》、《消法》,受理消费者投诉。《中国质量万里行》在全国再度掀起一股维权旋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93年10月是美国第9次质量月活动。中国第一次应邀派团参加。我作为中国团的带队人员,同国内24位企业家和质量工作者除参加美国质量月大会,还参观、考察了大学、科研机构、群众团体、金融部门、中介组织和许多企业。休息的日子就置身于公共场所,观察美国人民的质量意识、服务质量和民族精神。20多天的见闻感受颇深,仅日记就有满满两本。现应《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之约,把我的"美国质量万里行"的体会告诉大家,作为"它山石"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3月14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部署,围绕"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共铸和谐"主题,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质量和安全年"中国质量万里行出征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质量之行 路在何方──论加大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内蒙古自治区技术监督局周敏华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检验协会副秘书长质量万里行活动,在中国大地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三年。从声势上来说,它超过以往任何一次活动,在社会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是深远的。从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形式上...  相似文献   

20.
《上海质量》2006,(9):27
9月1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2家上海市质量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举行了2006年上海市质量月活动开幕式暨"质量与我同行"宣传活动仪式,拉开了丰富多彩、高潮迭起的上海质量月活动的序幕.市人大副主任任文燕出席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