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4,(8):112-113
正在我国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重庆,她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惟一的中央直辖市。她是悬挂于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有标注的中国四大城市之一。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07万。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两江半岛中心地带,国家级重庆高新区拔地而起,作为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重庆高新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多项殊荣。2叭0年10月,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凤凰烈磐,重新组建——新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东部石桥铺、二郎改造提升区20平方公里,西部金凤、含谷、白市驿组团拓展开发区53平方公里,新战场、新使命,让高新区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兴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二十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中关村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起,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布点设立56个国家高新区和众多的省级高新区。二十多年来,高新区持续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创新”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园区动态     
《中国高新区》2014,(12):10-12
正贵阳高新区获批筹建"全国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全国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是贵阳高新区依托"三区统筹、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在国家(贵阳)片式元件产业园和国家电子基础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基础上,实现电子元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发展机遇。贵阳高新区从2013年启动全国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知名品  相似文献   

4.
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承担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是时代性主题,国家高新区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扛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旗.为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开辟道路;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国家高新区更应义不容辞,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培育和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业。珠海高新区作为54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力争威为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桂林国家高新区是一个在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创新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两条特色产业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今,桂林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广西、桂林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冯步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8):106-108
南宁高新区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在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产业集群聚集、创新体系完善和服务机制健全等优势。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培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增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实现与东盟的无缝对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基地,引领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实现蛙跳跨越。  相似文献   

7.
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科技自主创新和加快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家高新区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推动国家高新区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科技部于2005年8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国家高新区发展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我国高新区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国家高新区应该是布局集中、产业集中、土地节约、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功能区.科技部应支持高新区实现差异化发展,使各高新区能够根据自己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来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9.
从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组建了5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群,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之前,我们刊发了部分国家高新区的文章,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为配合全国“两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又选编了一组高新区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9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向前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据统计,53家国家高新区1999年实现技工贸收入6560亿元,较上年增长35.7%,实现总产值5660亿元,较上年增长30.6%,已提前一年实现"九五"计划预期目标.1999年国家高新区实现利润356亿元,缴税275亿元,出口创汇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06亿美元.1999年高新区新增企业近2000家,区内企业达17900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800家,比上一年多出122家.这表明,相当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高新区提供的局部优化的良好环境,实现了高速成长.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方面,高新区正成长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高新技术是一个强力的助推器。而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则是这个助推器的生产线。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聚集创新资源、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有效载体,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蓄了力量。目前,山东省拥有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山东省高新区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呈现了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发区区域竞争力日益增强。截止到2004年底,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98家,实现技工贸收入1643亿元,工业总产值1543亿元,工业增加值432亿元,实际缴税80亿元,出口创汇24.5亿元。  相似文献   

12.
桂林国家高新区是一个在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近二十年的创新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两条特色产业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今,桂林国家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广西、桂林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3.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部     
中科合成油研发基地落户太原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长沙高新区8项目引资24亿元;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天津市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先进的IT产业为依托,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势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7,(4):F0004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宁波国家高新区)前身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7年1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东临宁波深水良港,直接杭甬高速公路,西靠宁波市区,北连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7.
杨萃 《中国高新区》2013,(6):116-117
这里是人才汇集、群英荟萃的智慧之城;这里是特色产业聚集、文化创意蓬勃发展的江淮硅谷;这里是成绩鼎著、亮点频增的创新高地——她就是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3月,合肥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阳家级高新区,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荣誉称号,国家城市安全和信息安全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承担了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逆势增长的国家使命。但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仍有待进一步充实,分布覆盖面仍须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向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倾斜。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体化与区域多元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部分省级高新区不断探索内生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有准备为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国家目标服务,并已经具备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下同)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呈燎原之势迅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中国国家级高新区已有53家,省、地市级高新区更有数百家之多。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高新区既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又是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既是吸引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的窗口,又是科技与经济紧密联系的结合区;既是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又是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9,(4):128-128
大连高新区,1991年3月成立,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大连市区西南部,占地150多平方公里。 大连高新区是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基地,拥有企业2500余家,IBM、惠普、爱立信、戴尔等57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在高新区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