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通过20多年的合作,政府间合作愈加密切,企业间合作更加富有成效,民间交往频繁活跃,带动了两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由于两国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差异、黑河口岸过货条件没能得到根本改善、双方彼此互信还不够充分等原因,双方合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坚定不移地坚持对俄开放战略,千方百计地扩大与俄全方位合作;加强双方地方政府间协作,解决好边境地区合作中的问题;深化对俄合作研究,提高合作的科学性与预见性;扩大交流与往来,夯实对俄合作的社会基础;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对俄合作人员素质;培育壮大对俄经贸技术合作主体"等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原慧婷 《欧亚经济》2021,(1):117-124
俄罗斯疆域辽阔,横跨欧亚大陆。俄欧洲部分是俄政治、经济、教育和科技中心,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投资吸引力在全俄领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中国黑龙江省与俄欧洲部分在政府间交往、经贸和人文等领域合作取得可喜成果。黑龙江省应借力对俄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发挥地方合作理事会和大型国际经贸展会的平台作用,与国内兄弟省份和省内地市抱团对俄合作,引导企业向俄欧洲部分拓展,构筑黑龙江省与俄欧洲部分全方位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05,(9):i0007-i0007
<正> 国家火炬计划江苏沿江对俄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泰州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经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03年10月批准建立,目前以开发有机硅、有机氟和舰船用三大系列产品为主。园区不断强化对俄科技合作,切实加大有机硅、有机氟和舰船用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大相关配套产品、设施的规模化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规模化装置相继启动实施。其中,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2.5万t/a有机硅单体"年底将建成投产。一批对俄合作的省  相似文献   

4.
俄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目前仍以贸易为主,投资、共同经营、工业和科技合作等其他形式的合作正在发展中。债务问题是影响俄与东北亚国家发展经济合作的一个问题。就双边关系来说,中国是俄的主要贸易伙伴;近年来,俄日关系处于停滞状况,俄韩合作最为活跃。俄罗斯经济转轨给远东地区带来的困难,使俄远东经济从1992年起便开始转到太平洋方向。俄远东研究所就东北亚一些小地区计划对俄的利害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羚 《环球财经》2005,(6):47-49
俄能源部长的一道政令让中国媒体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乐观的情绪空前高涨。而这“一边倒”的态度正反应出国内在日俄、中俄能源合作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正> 跨国公司所掌握的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引进的。我国要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接受跨国公司产业与技术转移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逼近先进的核心技术并渐渐掌握和消化这些关键性技术,实现技术赶超,从而逐步进入世界经济利润食物链的上游并且获得更高的附加值。我国建立国家科技园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致力于  相似文献   

7.
9月28日上午,"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第一届共同理事长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合作机制、合作方向,达成信息共享、调研协作、课题共研的共识;部分修订了《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章程》和《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行动方案》;审议通过了中蒙俄智库合作联盟新增共同理事长单位和新增理事单位名单;讨论确定合作开展的研究课题,即《关于<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范围内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走廊的经济可行性研究项目》、《海(海拉尔)赤(赤塔)乔(乔巴山)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共商确定"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2017"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里亚特科研中心担任轮值主席方,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举办.  相似文献   

8.
中心简介嘉兴中俄科技转化中心成立于2007年,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与嘉兴政府共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平台,隶属于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为长三角地区时俄科教合作的领先企业。中心致力于俄罗斯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产业化工作,并以"官办民营、国际产学研一体化及知识产权共享"的新型对俄合作模式运行。  相似文献   

9.
中蒙俄政治友好,地域相邻,贸易具有互补性,具有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带动了三国经济增长。边境地区是连接中蒙俄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但中国与蒙俄贸易快速增长未能有效拉动边境经济发展,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滞后,中蒙俄边境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叠加的特点。依托中蒙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契机,提出从建立中蒙俄交通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到边境产业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促进了中、蒙、俄三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强了各国之间的全方位经贸合作。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发展相伴随,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该文通过国内主要文献库收集并筛选了2015~2021年发表的142篇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相关的中文文献,采用系统文献回顾方法对这些文献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实施路径、贸易潜力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各研究主题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相对较少。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该文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如何强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多元化合作机制的实现形式与合作模式的选择;怎样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走深走实,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并进一步深化与俄蒙的区域经济合作;如何评估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及其区域合作经济效应;提出在具体领域合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后,中蒙俄产能合作进入新时期。蒙俄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陆上邻国,与中国产能合作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文化认同差异、社会环境制度差异、技术标准差异等问题。"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蒙俄三国产能合作存在巨大潜力,三国战略目标的基本一致性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会缓解中蒙俄三方产能差异。对此,需要三国政府共同努力,提升文化认同感;以统一方式进行结算,提高产能合作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能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俄金融合作,特别是投融资合作长期滞后于经贸合作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其风险控制基本沿用西方模式,不适合两国实际国情,导致俄罗斯大量优良资产无法在融资中体现优质抵押物的价值。俄罗斯没有类似中国专司经营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其大量不良资产由于信息不对称、合作模式与机制的缺陷而难以在中国资本市场变为抵押物,亦难以与中国产业链对接。俄罗斯一直努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同时重视加强与中国金融机构的合作,这使得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金融环境不断改善。中俄金融机构只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才能挖掘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巨大潜力。创办中俄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是推动中俄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的重要顶层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获得巨大的投资价值与收益,促进中俄产业对接与发展,推动中俄基础设施领域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蒙俄互为重要邻国和贸易伙伴,在地缘政治、资源技术、双边贸易、人文交流方面互补优势明显,合作前景广阔.2016年6月,中、蒙、俄三方共同签署《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对接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深化三方合作与交流已成为三方共同战略选择.吉林省处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节点位置,新形势下,必须深度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为推进中蒙俄合作与交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颖 《特区经济》2008,228(1):186-187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旅游资源大国,又是近邻,这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为两国开展旅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俄旅游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首先对中、俄旅游合作的意义及现状进行阐述,指出中、俄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中、俄旅游合作的建议,创中、俄旅游合作事业的新高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欧经济合作在贸易、投资、能源等领域取得很大进展,同时俄欧经济关系中也存在着贸易关系不对称、商品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新世纪俄欧经济关系仍然存在向前推进的相当潜力与空间。俄欧经济合作的深入将为俄欧之间的政治对话与战略合作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晶 《欧亚经济》2023,(4):53-75
2022年欧美以乌克兰危机升级为由对俄发起九轮制裁,而其中针对俄金融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对俄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影响最为深远。欧美对俄金融制裁主要通过限制俄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融资能力、冻结俄政府海外资产与融资渠道、对俄重点创汇行业施加贸易与投资禁令、打击俄金融基础设施等四大途径展开。全球经济复苏疲软拖累大宗商品需求、欧美央行货币政策大幅紧缩、欧盟对俄制裁态度转变等因素叠加放大了对俄金融制裁效果。制裁除引发俄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外,还加速推动人民币成为俄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的重要替代币种。提升人民币资产份额、扩展人民币应用场景,既是俄强化与全球市场联系、避免被隔绝在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之外的无奈之举,更是俄借助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加速与中国金融资源对接,利用中国资本实现其经济复苏和经济转型目标的主动出击。未来中俄金融合作可围绕提升大宗商品本币化结算水平、加速双方跨境支付体系对接、在俄增设离岸人民币生息渠道、强化中俄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在多边框架内构建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区域货币体系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科技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向我们涌来,地域经济、科技的合作则加速了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进程,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支撑。与此同时,各地区性的科技合作蓬勃发展,如欧盟的.“尤里卡计划”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则对亚洲地区,特别是环日本海四国的经济与技术合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世界局势,中、日、俄、韩四国如何加强经济和技术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应对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挑战则成为我们急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环日本海四国科技联盟的倡议,并通过对中、日、俄、韩的科技合作现状的解析,提出了中、日、俄、韩四国科技联盟构想的目标、原则、策略与运行机制等,为环日本海四国科技联盟的建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1):105-107
我国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专家呼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分工与研发分工是跨国公司实施技术控制的重要战略;我国开放源代码软件获得积极发展;贵州军转民产业园区崛起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中国驻俄大使鼓励中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19.
董平 《中亚信息》2004,(9):31-31
2004年8月17~19日,第三次“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科技合作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州济良诺夫斯克市召开。来自中、俄、哈、蒙四国的专家、学、官员及企业家近百人参加了研讨会,四国六方——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国家间的经济协调行动为世界各国科技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当前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中,加强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江苏省自1992年开展对俄科技合作以来,成效显著。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江苏初步形成了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以各地骨干企业为主体,以高科技项目为依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