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宇 《特区经济》2012,(1):21-23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尤其明显。城市土地整备是挖掘城市土地潜力,优化用地结构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途径。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目前关于土地整备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本文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实践为例,从探讨土地整备内涵入手,研究了土地整备运作机制及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收购、储备、交易制度是政府为提高土地宏观调控能力,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规范土地市场,优化城市土地配置,合理利用土地以及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重要工具。它不但维护了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完整性,而且还满足了市场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必然对土地资产市场,进而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1 新机制与地产市场过去长期实行的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划拨使用造成了大量的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实施土地收购、储备、交易机制以后,土地供应实行计划管理,…  相似文献   

3.
何芳  张皓 《改革与战略》2013,(12):21-24,42
在我国土地资源供不应求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盘活及利用城市存量土地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城市存量土地盘活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各城市在旧居住用地、老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用地的盘活中的政策创新,对在用地功能转变、自行开发以及土地收储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当前地方政策创新存在问题和特点,得出市场主导、盘活路径多元化和盘活利益共享将是未来国家政策创新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我国一些城市普遍面临着土地开发成本上升、建设用地供给有限与城市空间需求失配、增量土地开发放缓和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对城市存量土地进行再开发利用,支撑城市功能优化和转型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存量土地利用相关概念,通过分析具体的开发案例,与实际理论相结合,探讨了存量土地再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开发思路,分析总结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相关数据资料、深化收益分配改革、扩大公众参与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储备,是指由城市政府委托土地储备机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储备规划,依法征收、收回、收购土地,在完成了房屋的拆迁、土地的平整等一系列前期开发工作后予以存储,然后再根据土地市场需求状况和计划供应出让土地的行为。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城市土地配置机制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于完善土地市场的管理和控制,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推进存量土地的盘活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落实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建资金来源已成为城建工作中两大突出难题。如何利用市场的杠杆作用依照有关法规,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补充城建资金,各地都在进行认真的探索。高邑县在对集体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和土地统征统管的基础上,着眼长远,依法实行了存量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收购土地5宗128亩,出让4宗56亩,现储备土地72亩,土地收益达500多万元。土地储备不仅明晰了土地产权,杜绝了土地隐形交易,充分发挥了政府配置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土地利用总体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2):1-26
迄今为止,我国依然维持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一方面,造成农村与城市土地分属不同法律约束,由不同机构管理,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只要涉及农地变为建设用地,就要通过政府征地,任何单位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这种制度使政府成为农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成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本报告强调了以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契机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并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土地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土地政策对经济的加速增长与市场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目标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土地,通过市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最佳利用。土地直接关系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天津土地有形市场采取建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基金的征管与土地收益分配问题,是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推进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深圳市2007-2017年国有土地收支数据,对土地基金的来源、变化趋势和收益分配进行定量分析,总结目前深圳市土地基金制度和城镇化推进政策特征,探讨目前深圳市现行土地基金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为国内其他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和实例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行政划拨和有偿使用为主的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具有许多不足之处。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有利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有利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施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后的一个事实是土地的价格上涨了,但高地价并不是高房价的全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市场准入制度是关于市场主体和交易对象进入市场的有关准则和法规,是政府对市场管理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文章通过对相关政策文本的参阅,结合大豆加工业中的综合产业建设,工业设备应用,主辅材料的选择,相关质量标准的比对,规章制度的确立等具体工作,说明了在大豆加工产业引入市场经济准入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旨在提升我国大豆加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尽快与国际相关政策标准文本接轨,充实完善财务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深圳市公共住房准入标准未设置准入线,在一定程度上使住房困难家庭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住房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住房的保障形式及资金来源、制度的制定原则及实施后的效果,进而对公共住房准入线制定方法进行比较。结合深圳市土地资源稀缺、政府保障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确定深圳市公共住房准入线的制定方法可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支出法。该方法以满足居民基本居住需求为原则,充分考虑家庭人口结构、经济状况、住房状况等因素划定公共住房准入线,对于精准识别住房保障对象、确保住房保障工作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努力实施旧城改造、新城拓展和农村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土地储备制度,是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提高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调控能力,缓解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30年来快速发展使得深圳市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土地资源约束。在"四个难以为继"的巨大压力下,深圳于2004年开启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呈现出主体多元、方式多样、项目运作、规划统筹等特点。然而,调研中发现规划着重于技术手段,土地权属关系复杂、安置补偿存在漏洞、政府角色缺位与错位并存、监管法律制度缺失使城中村改造工作陷入困境。本文提出通过重视社会更新,发挥规划师的沟通作用,建立实施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强土地储备工作,规范土地出让,重塑政府角色,理顺拆迁工作机制,完善运行措施从而优化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策略,推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经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城市,即运用经营的理念,以城市发展为目标,通过市场机制,对城市中的土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资源、资产进行运营和配置。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由于土地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城市经营首先强调的是搞好城市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可以说,城市经营的核心就是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使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摆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困境,形成“投入-产出-投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熊纯曦 《中国经贸》2014,(4):207-208
我国进入土地有偿有期限制度的时代以来,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城市土地权利配置制度依然有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阻力,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城市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面临两方面的问题---存量划拨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和划拨方式滥用问题。剖析了两方面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策。结合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予以探讨,提出对公益事业用地进一步分类处理,进一步利用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治理存量划拨土地使用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政府、企业与银行是现代经济关系中的"大三角",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确立各自的市场定位并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政府、企业与银行三者关系中,政府是市场的调控主体,而企业与银行是市场的运行主体。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和调控主体并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企业和银行的运行,而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即通过政府的组织作用,大力培育市场,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各种交易场所,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和发展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为企业和银行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制订、规划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引导市场主体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运用利率、再贷款、公开市场、汇率、税率和价格政策等调控微观经济的运行。并培育以信用为道德核心,以公平竞争和在个人能力成就基础上的合理利益取向为价值观的市场经济文化。同时,健全法律制度,以法律形式规范,保护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  相似文献   

19.
对土地经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经营是政府利用市场法则,通过对土地资本技巧性运作,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本增值的一种经营方式。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因此,政府在运营城市土地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把握好宏观调控、规范机制、完善市场、强化管理、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加快土地经营步伐,使土地发挥最大的综合效应,服务于城市经营的总体目标,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农地非农化市场中的博弈行为加以探讨,论述我国土地产权制度下农地非农化市场运行的可能性,并在市场机制前提下模拟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得出博弈的无序性导致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低效率的结论,最后提出市场机制下政府必须参与进来,引导市场行为,促使交易效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