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处于转型窗口期,如何高效利用二者的互动关系成为能否最大限度实现二者各自价值的必要条件。本文利用生物学和经济学交互的协同演化理论进行分析,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入一个极富解读力的框架中,用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式打破过去固化的低层次转型路径,构建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结构图,分析两个互动主体协同演化的双向因果、多层嵌套、非线性、特定路径依赖特征,判别其协同演化多层级、无主导、基于合作的特定类型,深度探讨二者协同演化作用的机械互动约束、政策灵活开拓、变异与选择过程机制,提出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演化路径建设的基石、规划的保障及发展指向标,实现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贡献及中国经济发展对华侨华人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反哺。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促使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政策吸引力不足、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精神激励欠缺以及忽视世界各地华侨华人间相互作用的问题,注定着旧激励机制无法满足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未来,中国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探究新时代华侨华人渴望回国发展、共享经济繁荣和参政议政的新诉求,以及阻碍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因素,才能构建一套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劲动力的"需求满足机制"和"阻力减小机制"并行运作的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担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华侨华人在引资、引智和发挥桥梁作用等领域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发现华侨华人参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华侨华人的经济活动存在风险、信息交流平台不健全和华商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待改善等,得出华侨华人可以在投资、知识资本输送、文化交融等方面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结论,提出推行华裔卡、变革华商企业制度、构建新型交流机制、聚集华侨华人创新,以及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来深化产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使得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途径愈发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产业转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华侨华人为祖国经济增长提供的支持现状,指出创新潜能释放不彻底、人才流动受到制度限制等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国际国内各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内外部两个动力机制系统联动发挥作用,就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提出了引导华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侨乡建设等优化建议,以吸引华侨华人高级人才回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资源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珊 《亚太经济》1999,(6):27-29
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宝贵资源。50年来,在台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的财力资源、智力资源、网络资源等对台湾各个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今天研究这个问题,旨在从中得到启示,促使我们在新的创业阶段更好地利用侨力资源。(一)华侨华人财力资源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贡献华侨华人资本对台湾的投资大致可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以前,第M阶段是90年代以后。两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提供的财力资源在科技含量方面的不同。第一阶段华侨华人资本投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第二阶段华侨华人资…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侨华人是维护祖国统一、推动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改革开放30年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重庆的投资也很有效,不少项目正在积极展开。欢迎华侨华人到重庆发展,共享西部大开发的机遇。9月24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参加2010华侨华人重庆合作交流会主要嘉宾时如是说。9月25日,由国务院侨办和重庆市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相约重庆,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旨在搭建华侨华人与重庆之间经济、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加深了解、发现商机、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2010华侨华人重庆合作交流会,在渝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泰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的400多位华侨华人齐聚重庆。他们当中既有带着资金、技术、项目或拟在重庆投资发展的世界知名侨商侨领,又有拥有高新技术、准备回国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启亮,重庆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副市长周慕冰,知名侨商侨领林文镜、罗康瑞、邱维廉、李学海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后华侨华人在中国革命历史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一股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所起作用和所作贡献是巨大的。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民族的兴衰荣辱、祖国的繁荣富强中都饱含着华侨的期待和渴望、渗透着华侨华人的血汗和艰辛、彰显着华侨巨大的作用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华侨华人史,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的支流或根系之一。随着华侨华人经济势力的崛起,广大华侨华人业已成为促进祖国和家乡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华侨华人及侨乡研究对于当今和未来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丰富宝贵的资源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且有着一定的现实镜鉴意义。本研究选择山区侨乡——浙江省青田县为研究对象,从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经济变迁的视角,考察分析了青田华侨华人在青田侨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鸿阶  廖萌 《亚太经济》2009,(5):102-108
华侨华人是中国实现海外利益的特殊载体,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运用经济融合理论,着重考察华侨华经济融入住在国的过程、方式、现状与实现途径,发生经济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以及住在国华侨华人政策变化的经济影响。指出华侨华人经济活动能否融入住在国,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对我国发展与住在国经济关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国70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有一些珍贵的经验值得总结。在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政策演变和实践中,中国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经验,坚持主动变革,从起步探索到战略转变,从尝试摸索到完善成熟,最终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可喜效果。文章首先在详细回顾和总结中国70年来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上,剖析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导向和引进外资的内在逻辑,得出中国政府制定引资政策的理论根基。由此深入探究中国吸引外资所进行的配套制度创新和演变逻辑,分析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中国引资制度创新的经济学意义以及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对重要借鉴意义,这是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最后,文章展望了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在认知和把握新形势、新环境下探讨了中国如何增强与世界经济日益加深的互动,以及如何更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2.
曹平  王一流 《改革与战略》2010,26(12):61-63,67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孝斌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3-108
选择中国47家市委党校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党校培训容量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人力资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党校所在地居民收入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产业结构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16.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9,(15):25-27
同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生存环境上却和难以转身的大象--国有企业的待遇相差甚远,但仍被看做中国经济的希望,并在改革开放以来像野草一样坚韧地生长这就是中国民(私)营企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25-27
薪酬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至关重要,关乎企业能否稳定且长久的发展。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所以,企业需要注重对薪酬管理公平环境的创造,通过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企业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针对员工工作绩效受到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及其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炜 《今日重庆》2020,(3):95-95
很久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沉默了些日子,今天想写点什么表明我还活着。我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经历着切肤之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静观默察”,学会了埋葬痛苦。我开始内省,开始观察着各种人性,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慢慢地,我开始接受,开始和“它”握手言和。我相信,就算一片土地无论经历何种蹂躏,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就是这样吗?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却仍屹立不倒。因为,中国人的顽强、坚毅、抗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medium-term economic dynamic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infl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Bank of Russia and presents a forecast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ar-term outlook (2015–2018)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of change in the key 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学习江泽民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使笔者深切感到“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根本的意义.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脚和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中的核心,是“三个代表“中的根本目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在80年的风雨历程中,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80年的基本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