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是摆在广大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把银行办成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实体.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笔者认为,特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
论股份制不能解决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问题高先文,张士锋在贯彻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指示精神过程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在如何落实经营机...  相似文献   

3.
尽快把我国各专业银行办成具有国际先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商业银行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各家银行要增强经营观念.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把银行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来,尽快把国家专业银行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经...  相似文献   

4.
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思想,抓住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做到与工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同步进行,即尽快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最终走向市场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的、长期的工作。近期专业银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展商业银行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国有商业银行;二是发展、完善已有的商业银行,如全国性商业——交通银行和几家区域性商业银行;三是组建新的商业银行,如城乡合作银行、合资银行等。决定的核心内容,除了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外,是要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加上交通银行,成为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的骨干;同时适当发展一些区域性。  相似文献   

6.
谈谈农业发展银行杨杏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把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性银行。首先是建立政策性银行,把各专业银行现有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尽快组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组建农业发展银行的目的和意义组建农业发展银行,专...  相似文献   

7.
<正>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坚持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的决定。十年来,金融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在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问题上,还未有所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全理解和实现邓小平同志"真正的银行"的理论思想。本文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什么是"真正的银行"?就是商业银行。什么是"银行企业化"?就是依照商品价值规律,采用商业核算原则,经营银行业务。"坚持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方向",就是实现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当前,深化金融改革和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把专业银行现行体制转变为商业银行即"真正的银行"体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几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构建了以中央银行为主体、国家专业银行分工协作、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其次是打破了银行长期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初步实现了银行的企业化经营。但从根本上说,这种改革还是  相似文献   

9.
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完善银行自身的经济机制,强化银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监督和控制职能,使银行成为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把专业银行真正办成社会主义的金融企业,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专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实体,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转变.破除陈旧观念,树立企业化的思想观念.我认为专业银行应树立以下几个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0.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经济活动包括金融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中。所有企业包括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银行,都必须具有商品生产者、经常者所拥有的全部经营自主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这在客观上要求银行把货币资金作为商品来经营,并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把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当然,我国商行的发展还刚起步,包括农行在内的国有专业银行向商行的转化过程尚未最终完成,转轨  相似文献   

11.
专业银行转轨中的几个问题郭世勇,袁世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但是,要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产权制度改革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专业银行作为全民所有制企...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要办成真正的银行”,即,要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综合性、多功能、企业化的国有商业银行。这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储蓄的发展与否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就不必赘言了。本文要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储蓄发展的储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同工商企业一样推向市场,为此就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以中央银行人民银行为核心,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体制。这种金融体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不少弊端,从根本上讲,是没有把银行办成真正的企业,其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3页)对这段话笔者理解,一是中央银行要有独立的货币金融政策,二是专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要符合价值规律要求,既要认真贯彻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又要讲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产权问题武夜,淑敏,超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改革现行的产权制度,即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解决产权问题,专业银行无法作为主体走向市场,参与行业竞争。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搞活微观金融,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加快厦门特区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步伐,切实把它办成能按照市场规律、独立地吸收和运用资金、承担风险和盈亏的真正的银行。我认为必须采取如下几个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要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金融改革理论的体会陈良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完整系统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专业银行非专业化也就是多功能化,是要把我国专业银行办成“多功能的综合性银行。”专业银行非专业化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重要内容,是专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式商业银行和德国式综合银行的界线已经模糊,商业银行已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全面金融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9.
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杨培新邓小平同志1986年指出:“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另一场合讲到:可以设想将财政拨款制度改为银行信贷制度。把银行作为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我国专业银行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走向市场的重大抉择。专业银行要全面走向市场,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商业银行的方向,加快企业化进程,积极拓展业务,重塑自身形象,努力“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要达此目地,可供选择的途径与措施当然不止一条,但是,实行金融资产多元化却是其中不可舍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