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和主要的创新力量,然而,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和中小企业自身原因使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困难。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产生困境的原因,并从制度层面、银行信贷层面、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层面提出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措施,为中小企业融资和相关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网络理论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经济与管理领域,尤其是解决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各自的网络获取经济活动所需的信息和资源。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并从社会网络和协同创新视角构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网络机理示意图,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自身与社会服务中介作用,通过制度引导、政府经费支持、孵化、服务配套、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式,整合、优化社会中的各种资源,为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中小企业融资为例,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融资缺口主要来自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压力。缩小这一融资缺口的途径也只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解决,一是金融机构要努力创新,寻找信息对称、收益对称的融资方式;二是扩大直接融资、民间融资的渠道,减少中小企业对金融部门的贷款依赖;三是政府和中小企业共同努力,政府要创造适合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中小企业则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达到银行的融资条件。  相似文献   

4.
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金融创新。在对融资约束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深市中小板科技型企业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且其缓解效应作用强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该结论可为改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华 《经贸实践》2008,(10):22-22
针对中小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融资难”现状,有关方面加快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开展“阳光信贷”。山东临沂市商业银行和江苏泰州姜堰市农村合作银行全面推行“阳光信贷”,突出“公开、透明、高效”的特点,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银行融资是通过商业银行获得的债务资金。在国外 ,银行融资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源性融资来源 ,主要包括短期贷款、过桥贷款、循环使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但在我国 ,银行融资一直未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其主要原因有 :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举债成本偏高、所有制歧视。本文通过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国际比较 ,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基本对策 :一是政府方面尽快建立贷款担保体系 ,二是根据市场环境 ,适时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同时加强培养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 ,三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兵 《经济师》2008,(1):225-226
融资难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文章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和融资特征造成的影响分析,从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基础、融资平台以及融资渠道等视角,提出了破解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之一是企业与投资方的信息不对称。针对信息不对称,企业应从企业、金融结构、政府三方面寻求对策,加大信息共享与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隐蔽信息成本”。  相似文献   

9.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温州中小企业曾一度遭到重创,在正规融资渠道受阻的背景下探寻民间风险担保机制及其制度创新效应,是各级政府和金融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运用信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担保机制对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较高、信贷风险较大等融资问题的方式,并设计完善风险担保体制,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硕 《时代经贸》2013,(18):77-78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形容为“强位弱势”。“强位”是指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弱势”,是指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低等原因,造成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大多由私人资本投资设立,资本规模有限,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的“先天不足”;同时,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等原因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这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后天不足”;而直接融资需要较高的信誉或担保,门槛比较高,很多中小企业都被排斥在外。我国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化金融模式创新和优化金融产品供给,金融科技能够为中小企业创新融资和风险管理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因此,金融科技是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引擎。基于2016—2020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构建金融科技指数,实证探究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影响机制看,金融科技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从而促进其开展创新活动。从地区环境来看,在金融发展落后的地区,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从市场环境来看,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现状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面临着严重的成长约束,主要表现在资金约束、信息约束、人才约束、行业选择约束、政策约束和社会化服务约束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了中小企业初创期治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构想融资服务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政策、市场开拓政策、改善社会化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3.
金融市场非均衡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点出发,详细讨论了目前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的困难和股权融资的不可能。并针对上述分析,提出应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使其成为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的主要媒介;应不断完善股票资本市场体系,使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盘活现金流是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目的。目前供应链融资存在明显结构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整体潜在风险大、核心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信息技术滞后。拓展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重要的是强化供应链融资业务中的风险防范,创新供应链融资主体,在服务模式上寻求新突破;银企共建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数据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扩展供应链融资领域,促进供应链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有效解决融资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政府、商业银行、企业三方不断努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6.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适合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切入点,从融资租赁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降低中小企业长期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促进中小企业扩大销售规模五个方面,对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伟章  杨振刚 《时代经贸》2007,5(9X):9-10,12
通过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现状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面临着严重的成长约束,主要表现在资金约束、信息约束、人才约束、行业选择约束、政策约束和社会化服务约束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了中小企业初创期治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构想:融资服务政策、引导技术创新政策、市场开拓政策、改善社会化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了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难题,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融资问题。本文认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中小企业信用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对此提出了通过政府、融资机构、社会、企业四重增信手段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提高其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形容为“强位弱势”。“强位”是指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弱势”,是指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低等原因,造成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大多由私人资本投资设立,资本规模有限,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的“先天不足”;同时,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等原因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这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后天不足”;而直接融资需要较高的信誉或担保,门槛比较高,很多中小企业都被排斥在外。我国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占其融资总量的比重还比较低。造成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内在本质原因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配给。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对信贷配给进行了理论和现实的分析,从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