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决定是审计实施工作结束后.审计机关依据已复核审定过的审计报告就被审计单位审计报告中所反映的有关违纪、违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所做出的审计处理处罚书面文书。其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依据及针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所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其目的是通过审计决定的落实纠正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对其自身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行为,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审计程序     
王芳 《审计月刊》2006,(10):45-45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4.
审计整改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依法作出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后,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机关的要求和建议,落实审计决定,纠正违纪违规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因此,审计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等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形象、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果的执行等问题,审计署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章就  相似文献   

6.
谷照星 《活力》2007,(4):47-47
一、审计证据的作用、质量特征和分类 1.审计证据的作用。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说明被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审计证据在审计活动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用来说明被审计事项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从而对被审计事项的某些性质或关键特征做出证明性结论,因此,审计证据的功能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7.
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文件包括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就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有效性对审计机关的书面报告;审计意见书是对被审计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非重要的违反财经法规问题所提的意见;审计决定是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重要问题的处理决定且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的文件。这些文件是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和审计工作结果的综合反映,除被审计单位需遵照执行外,也是其他管理机构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要资料。作为审计业内人员,对现行的审计结果文件是习以为常,但从审…  相似文献   

8.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公开的行为。审计报告(本文讨论的审计报告,专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第五章所称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二者的关系是: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承诺,是指“对某项事情答应照办”,是一种“君子协定”式的约定。而审计承诺则是指审计机关为了保证监督效果和审计质量,要求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事项中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的承诺。对此,国家审计署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21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要求“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的有关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可以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的要求。”同时还规定,“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将被审计单位交回的书面承诺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另外,在《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第7条也将“被审计单位对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承诺情况”作为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之一。为了保证审计承诺制度的实施,国家审计署还制定了  相似文献   

10.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及对外公布的审计结果文书。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因此,必须认真把握好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陈立惠 《山东审计》2003,(12):62-63
最近,审计组在对某省属重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对以前年度审计的审计决定未执行,而且已超过了行政诉讼时限。如何对待类似问题,对今后审计机关审计决定的执行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一、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意见、处罚意见”,“审计机关作出审计决定后,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2.
周旋 《中国审计》2003,(11):32-34
由于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评价必须依赖于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因此,国家审计中的证据制度是对审计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审计过程中取得的证据,它既是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报告、做出审计结论等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也是审计机关面对可能出现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依据。因而,对国家审计中证据制度的探讨也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进 《现代审计》2007,(1):70-70
《审计法》第40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但是,以什么方式、以谁的名义、如何送达被审计单位,以及征求什么意见等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志明 《审计月刊》2005,(12):14-16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的重要文书。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最早对审计报告做了规定。1988年审计条例和1994年《审计法》将审计报告规定为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6号令)对审计报告进行了重新定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相似文献   

15.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属法律文书。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计报告的编审和质量控制作了原则规定和要求,但对一些细节没有作具体说明,造成部分审计人员对某些方面理解不到位,  相似文献   

16.
通河县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密切配合,审计机关每一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在上报上级业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报送纪检监察机关一份。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审计机关审计报告中反映违纪问题性质和审计建议对违纪违规人员给予恰当的处理。为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财经纪律,杜绝被审计单位的违纪问题屡查屡犯,起到了威慑和警示作用。增强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控制办法》)就审计报告的定义明确为:“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并用较大篇幅和较多条款强调了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突出了审计报告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健 《企业经济》2003,(2):17-18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第5条指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在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由于审计证据的性质和成本因素,审计人员不可能完全保证根据审计证据所得出的最后审计意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审计人员应该对审计意见的正确性作出合理的保证。所以,审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在执行审计程序中所获得的所有审计证据,并判断这些证据是否有足够的证明力以作出恰当的审计意见。一、审计证据证明力的总体认识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指审计证据能够证明被审事项的能力,它是审计证据…  相似文献   

19.
贾震 《中国审计》2005,(5):14-15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及其成果的总结,对于国家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如:社会公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20.
邓勉 《现代审计》2010,(2):21-21
2006年6月,修订后《审计法》将审计报告由原来的审计组报告上升为机关报告,大大提升了审计报告的地位。此时的审计报告是名符其实的审计机关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结论性法律文书。但是,为适应对外公告的需要,审计报告没有了主送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