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存在信用膨胀不可能实现综合平衡有一种看法,只要银行发行的货币不超过商品流通的需要,就是实现了信贷收支平衡,也就从信贷方面保证了综合平衡的实现。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只有消除信用膨胀,才能真正实现综合平衡。首先,综合平衡的目的是要谋求资金与物资之间的供求平衡。存款同货币一样代表着购买力。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相似文献   

2.
<正> 价值规律和商品供求平衡规律,是同时存在于商品经济中的两个客观经济规律。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开始重视这两个规律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关于这两个规律的内容的表述,从字面上看,虽然人言人殊,但究其实质,大同小异,观点基本一致。不过,二者的关系如何?看法尚未统一。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价值规律决  相似文献   

3.
商品物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运动规律,商品运动包括商品的实物运动、商品的资金运动和商品的信息运动,商品的实物运动是第一位的,商品的资金运动和商品的信息运动是第二位的.商品实物运动形成商品实物漉,商品资金运动形成商品资金流,商品信息运动形成商品信忠流.根据大物流理论,无论商品实物、商品资金,还是商品信忠,都是物质,商品实物流、商品资金流和商品信忠流是商品物流的三种不同形态,它们必须服从整个商业运动规律.商品物流理论主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运动规律,包括商品实物流理论、商品资金流理论和商品信忠流理论三个部分,其核心是商品实物流理论.  相似文献   

4.
从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看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碧云 《消费经济》2003,19(3):53-56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逐年对600余种大类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八五”期间,我国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仍占一定比重;“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逐渐被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所取代,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基本消失。到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商品总数的86.3%,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3.7%,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3.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着;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不仅表…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满足商品的定义,也具备商品的两大基本属性。随着科技发展,会计信息成为商品是必然趋势。本文探讨了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在交易过程中的供求关系,以及实现供求平衡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六、供求平衡表预测法通过编制供求平衡表可以预测某些有机性商品尤其是小麦的行情变化。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实际数量和估计数量来推测某种商品供求关系的发展和价格可能的变动趋势。编制供求平衡表,要考虑决定供给和需求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确定供给,要考虑生产国的气候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1995,(8)
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屯哙同部内有关司(局)对591种主要商品1995年下半年供求情况进行了排队分析。预计1995年下半年主要商品的市场供求总体可以继续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有所改善。与1995年上半年相比,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程度有较大改变,尤其人民生活必需的粮油食品基本可以达到供求平衡。但棉麻商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不应求的状况有所加剧。具体品种供求排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商业经济领域有没有自身特有的规律?这是商业理论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至今还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苏维埃贸易经济》教科书中根本没有提出过。因为它本来就不打算探讨规律。在我国,60年代就有一些同志倾向于肯定这种规律存在。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商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什么规律呢?除了政治经济学探讨过的、贯穿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普遍适用的规律以外,还有没有流通或商业自身特有的规律呢?从当时商业经济学的内容看,实际  相似文献   

9.
美中贸易不平衡一直被美方用作处理政治、经济问题的筹码。本文认为,美方蓄意夸大贸易逆差、强调商品贸易的不平衡,实则掩盖彼此贸易关系的不平衡,迫使中方在服务贸易上作较大让步。其手法是:以转口品单向增值的误差和加工贸易的不合理统计来夸大贸易逆差,再寻找政治经济等问题作借口制造贸易关系不平衡。中方应以技术贸易为制衡策略,消除摩擦,发展美中贸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商品流通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资金在商业资金中占最大的比重。按照流动资金运动规律的要求管理流动资金,充分发挥它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加强商业经济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兹就商业流动资金运动形式、环节及比例关系、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三个方面探讨流动资金运动规律和流动资金管理问题。一、商业流动资金运动形式社会主义商业组织商品流通,从购买商品开始,即购买阶段(货币——商品);以卖掉商品而结束,即销售阶段(商品——货币)。货币,商品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商品流通的规律与形式。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还存在着流动资金运动规律和形式:“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  相似文献   

11.
《光彩》2003,(9)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抱着“货比三家不吃亏”的心理,到几家商场抄写有关商品的型号及相应的价格。可是,有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却认为我侵犯了他的商业秘密,坚决不同意我抄写,并要求我离开商场。请问他能这么做吗?邓民邓先生:据来信所述,我们认为:你为了选购商品、货比三家,而到商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体育产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存在因地域及运动项目的差异导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个产业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扶持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10月23日起,银行各项存款利率平均下调了1.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了1.5个百分点。利率小幅下调是必要的,为什么?不少文章从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适应低通货膨胀率的角度,分析了利率小幅下调的必要性,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更进一步,我认为,存贷利率小幅下调是符合国民经济总供求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就GDP增长率与三大需求的增长率比较而言,当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关系是基本平衡的。在供求矛盾中,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和企业机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是间题的主要方面。但总需求增长速度与前十年平均增长幅度比较而言,相对减弱,这方面需  相似文献   

14.
《财经界》1997,(11)
10月23日起,银行各项存款利率平均下调了1.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了1.5个百分点。利率小幅下调是必要的,为什么?不少文章从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适应低通货膨胀率的角度,分析了利率小幅下调的必要性,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更进一步,我认为,存贷利率小幅下调是符合国民经济总供求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就GDP增长率与三大需求的增长率比较而言,当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关系是基本平衡的。在供求矛盾中,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和企业机制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是间题的主要方面。但总需求增长速度与前十年平均增长幅度比较而言,相对减弱,这方面需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供求矛盾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即“公共物品”,由于供求双方的动机、要求、利益等不同不可避  免地存在着信息供求矛盾,进而就如何缓解会计信息供求矛盾,协调供求关系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关于树立商品国际化观念的初探一文,是袁文祺同志的新作。为使读者了解商品国际化问题,笔者从五个方面作了论述:首先,要人们树立商品国际化的观念;其次,笔者指出,商品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并提出了理论依据,再次,笔者认为,树立商品国际化观念是建立出口生产体系和实现出口商品结构两个转变的需要;第四,商品国际化是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需要;第五,商品国际化是开拓出口新产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几千年来,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各类知识,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历来,人们认为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近年来,理论界有人提出了知识商品化的概念,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知识不能成为商品。在关于知识商品化的研究中,我觉得有些同志缺乏具体分析。他们把马克思关于商品的理论,硬往知识上套,套得上的就说知识是商品,是商品的共性,套不上的就说是  相似文献   

18.
政策导向     
国家对氮肥行业脱困提出建议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针对我国氮肥行业的目前状况,认为氮肥企业要走出困境、增强发展后劲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恶性竞争、低价竞销,并提出了氮肥行业脱困的以下建议: (l)控制化肥总量、保持化肥供求平衡。国家要减少含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一个被称作应用哲学《平衡论》的创新观点和众多创新理论、创新观点一样见诸报道。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李继兴。 李继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与不平衡之中,而且万事万物都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这是一条规律。 事物在“趋向自身平衡” 的过程中,定会与相关联的事物产生制约、纠纷、矛盾、冲突,甚至是斗争……从而产生新的趋向自身平衡的合力运动,形成大千世界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永恒运动。 从道德角度,李继兴将“平衡”分成“合理平衡”、“中性平衡” 和“非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两因素的原理分析外贸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使用价值的运动能增加效用,价值的运动不创造价值并妨碍使用价值效用的发挥,并提出了应该在使用价值的运动、价值的运动和生产专业化方面尽量获取外贸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