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9.8×108tce。能源消费发展预测研究是能源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预测及其成果是国家编制能源规划和制定能源政策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消费预测的数字化、模型化、定量化盛行。通过文献研究,能源消费预测方法和模型可以分为单一方法预测模型和组合方法预测模型。结合中国21世纪前20年能源消费情况,就各类能源消费预测模型的特点及预测结果精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预测的偏差普遍较大,组合方法预测模型优于单一预测方法模型。建议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预测应综合运用各种预测方法,以定性和静态的情景分析类预测模式为主,辅以定量和动态的趋势外推类预测方式。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中国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为47.79×108tce。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与城镇化、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前中国城镇化达到了53.73%,由于城镇化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因此很多学者担心城镇化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大量提升,影响能源安全。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中国的能源消费最大的决定因素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工业和其中的制造业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和变动,城镇化并不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工业化的结构变动才是能源消费的主导因素。因此,城镇化战略并不会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甚至能够促使能源效率的提升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质量,使中国的能源消费集约化。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工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并进行结构升级,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缓解能源供求压力。  相似文献   

3.
2016 年底,中国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2020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在“十三五”的经济背景下,检测这一能源消费目标的可行性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4个维度预测了 2020 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其中基于产业结构维度预测了 2020 年中国生产能源消费量,基于城乡人口结构预测了 2020 年中国生活能源消费量,最终得到 2020 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个预测值依次为46.3亿吨标准煤、50.1亿吨标准煤、50.4亿吨标准煤。最后本文认为能源消费“十三五”规划目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BP世界能源统计2005》显示,2004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实现了1 984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年增长率为4.3%.增长最强劲的地区是亚太地区,增长率达到8.9%,北美的增势最弱,增长率仅为1.6%.世界石油消费增长了3.4%,增速创1986年以来的新高.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3.3%.煤炭成为消费增长最快的燃料,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了6.3%,其中,中国煤炭消费增长占世界煤炭消费增长量的近75%.核电和水电在经历了上一年的停滞之后,2004年消费增长率分别达到4.4%和5%.强劲的能源消费推动了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价格创历史新高.BP集团能源分析部负责人迈克尔·史密斯先生指出,世界经济的强势增长可能是2004年世界其他地区(除中国之外)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过去三年中,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完全是由于经济强劲增长造成的.截至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1 5%,在这三年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了65%,而GDP只增长30%左右,过高的能源消费增长也是中国投资过热和城市化加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新的能源统计数据,绘制了2017年中国的能流图,研究了主要能源的供应、加工转换和消费情况,并将其与碳流图相关联分析碳排放增长的能源因素。结果表明:2017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较2016年增长了2.7%,第二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占了消费总量的66%左右,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为消费总量的19%;生活消费方面,城镇与乡村的能源消费存在很大差异,乡村的能源结构优化有很大潜力;碳排放方面,2017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为95.77亿t,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2.4%。最后,对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表明:中国现有82.5万个千万富豪和5.1万个亿万富豪。中国千万富豪的平均年龄仅为39岁,而亿万富豪的平均年龄只有43岁。年轻富裕群体强大的消费爆发力,成为中国时装界关注的要点。中国国际时装周中一批设计创新理念时尚、设计语言个性的设计师,发布以礼服为创意点的设计作品,体现了中国时装市场的消费动向。  相似文献   

7.
终端动向     
5中国时尚男性带动奢侈品消费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又兴起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走在时尚尖端的男性开始背起了Gucci、Burberry等品牌的包,带动了时尚男性在奢侈品市场上的重要性。据调查表明,男性占中国奢侈品整体消费的55%,这个数据远高于全球男性40%的奢侈品消费份额。男性和女性最大的不同在于男性的消费相对理性,他们不容易像女性一样有冲动消费的行为。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开始回升,Burberry品牌表示近日亚太区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我国服装业跨入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在这种特殊的经济和贸易环境中,中国服装产业面临着智慧和能力的新考验。新的消费浪潮已经临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消费需求快速增长,1980年-1995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递增率为16.3%;居民基本需求和一部分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均得以满足后,消费需求增长速度逐渐放慢。1996年-2004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平均递增率仅为10.2%。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居民财富积累就达到了消费升级临界点。目前,消费升级的迹象已开始显现,居民消费已由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实物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并重…  相似文献   

9.
李黎 《IT经理世界》2010,(10):68-70
那些在互联网上做得风生水起的传统消费品牌,在开展电子商务上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成功之道?在中国市场上,传统消费品牌们——包括本土消费品牌和进军到中国市场的国外消费品牌,在开展电子商务时,和欧美市场上的传统消费品牌最大不同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9,(9):100-101
有美国次贷危机在先,全球金融危机在后,我们还在对美国以消费为拉动的经济模式褒贬不一,自己却也渐渐步入一个由更多信贷支持的消费时代。对比之下,中国与美国的消费方式似乎正在发生互换。美国人学会了量人为出,中国人则进入全面拉动消费的时代,信用卡的推广让人们学会寅吃卯粮,消费金融公司针对个人消费的无担保贷款被视为扩大消费启动内需的助推器。关于消费,话题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乳品消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对中国乳品消费的现状、影响中国乳品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缺乏消费习惯、营养保健意识差及产品质量问题是导致中国乳品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得出未来中国乳品消费潜力十分巨大的结论,最后提出政府和乳品企业要大力宣传乳品营养知识、引导乳品消费,培养人们的消费习惯,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箬馁主井巾国乳品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一些社会消费现象出发,从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影响形成的中国居民独有的面子消费进行了分析,通过面子消费行为的社会文化角度的归因,发现了面子消费的符号意义,人们通过面子消费来争夺符号资源,对消费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挖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逐年递增,GDP——石油消费关联度提高、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企业拥有量快速增加等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中国的石油消费。与此同时,原油消费稳步增长,而成品油消费则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刘红光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2):28-29,3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快3年了,中国汽车业在这3年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秉承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理论,中国正在逐步参与到汽车业的国际生产和销售中来,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均处于稳步快速增长中,但在繁荣的背后,不容否认的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仍然颇多。中国汽车消费的升温为中国汽车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与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多数从中国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等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林伯强应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能源需求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能源需求的决定因素,得出能源总消费、GDP、能源价格及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路正南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性。但是对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多变量分析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拟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甘肃省1985~2007年能源消费和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6.
近日,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发布了"2010~2011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城市女性"服装服饰"消费为最大一笔开支,连续5年稳居消费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人均年玩具消费仅20-30元人民币,远低于亚洲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13美元和全世界儿童人均年玩具消费34美元的水平。如果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玩具消费达到亚洲平均水平,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玩具行业大会上,中国玩具协会和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公布了有关对中国玩具消费的调查分析。中国玩具协会理事长石晓光认为,我国人均玩具消费水平偏低,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我国玩具市场惊人的潜力将逐步展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最先大规模使用的化石能源,煤炭在早期工业革命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当前煤炭消费的政治、技术、经济、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煤炭消费革命势在必行。以能源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探讨了煤炭能源的变革过程,将煤炭能源的历史使命概括为:推进工业化→减量洁净化→淡出能源舞台,认为中国煤炭消费革命的核心是"控量""洁净",具体表现为煤炭消费环境的变革、煤炭消费观念的更新、煤炭消费规模的控制、煤炭消费技术的革命、煤炭消费效率的提升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消费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人均能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强度作为能源消费指标,对2000~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并且实证研究了不同能源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要明显大于人均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三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划分标准下,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以及人均收入是造成能源消费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是我国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实现能源、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1978年~2007年能源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因果关系和协整性的研究。发现中国存在单向的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和能源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与长期中能源结构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