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我国二三线城市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还存在着许多光杆经销商,老板自己支撑着门店的生意,主要以上门生意为主,一般也就代理一两个厂家的产品,或者是当地大型经销商的下属分销商,产品较为单一。因为买卖小,舍不得花钱雇人,只有自己靠自己,老板、采购、配送、导购等集于一身,主要面对的是上门进货的零售商和零售消费者。光杆经销商是经销商群体的一种原始起步状态,而今的大经销商当初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从光杆到双杆,从双杆到多杆。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从这种光杆经销商顺利成长转变成为大经销商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小了。大多数光杆经销商一直摆脱不了小型杂货批发商的惯性状态,只是充当了流通渠道中的一个小角色。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经销商群体中,家族式经营、大量使用亲属型员工的老板所占比例较高,在公司规模做大后,如何管理好这些亲属型员工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经销商老板们。若是管理得当,亲属型员工一般会发挥出更大的工作绩效;反之,管理不到位,这些亲属型员工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大损耗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销商不仅是"油盐酱醋"什么都在经营,而且同类产品中也是卖了好几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销商而言:什么产品可以赚钱就经营什么,这是明摆着的道理!而我们的厂家呢?对此不仅在合约中限制经销商不得经营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同类产品,同时还希望经销商在所经营的几款产品中能对自己的产品主动积极些!可多数时候,经销商们不是喜新厌旧,就是毫无激情,这便让我们的厂家伤痛了脑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销商不仅是“油盐酱醋”什么都在经营,而且同类产品中也是卖了好几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销商而言:什么产品可以赚钱就经营什么.这是明摆着的道理!而我们的厂家呢?对此不仅在合约中限制经销商不得经营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同类产品.同时还希望经销商在所经营的几款产品中能对自己的产品主动积极些!可多数时候,经销商们不是喜新厌旧,就是毫无激情.这便让我们的厂家伤痛了脑筋。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退货,大家都不陌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除了具有同一性的内在质量、优质服务、送货上门、个性化的服务外,纷纷出台其他方略来赢得消费者, 无条件退货也成了企业吸引经销商、消费者的营销策略。企业常有对经销商“不好销包退”的承诺,甚至愿意先发货给经销商、卖完产品再回款的做法,真实目的是消除经销商的顾虑,让其感觉到“合作无风险、轻松能赚钱“。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的经销商公司里,或多或少都存在些隐形亏损商品,什么是隐形亏损商品?这个隐形亏损商品是怎么产生的,又为什么说它是隐形的呢?某种意义上来说,经销商要想增加盈利水平,首要的工作不是再去增加新商品,而是赶紧导入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核算系统,把隐藏在商品群中的隐形亏损商品清查出来,果断抛弃掉。随着经销商们的买卖越来越大,他们所承接的商品也就越来越多,许多经销商的样品陈列室简直像超市,商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单品动辄数以百计,当然,这在经销商老板们看来,这数以百计的商品就是数以百计  相似文献   

7.
“市场好的时候,经销商卖车都赚钱,根本不需要讲究营销方式;经销商开始研究营销方式,就说明市场到了淡季。”有经销商这样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结合前几年重卡市场异常火爆的情况,各品牌经销商的最好销售业绩被不断刷新,甚至有人调侃说:“是车就有人买,是经销商就赚钱。”  相似文献   

8.
在笔者接触过的经销商老板中,四五十岁以上年纪的占比最大,其中不少都有了十年以上的生意经历,属于资深型的经销商。在这么多年的生意经历中,阅人经事无数,酸甜苦辣都没少尝,也的确积累了不少东西。于是有些老板认为,这生意上的事情也不过如此,自己都经历了、整明白了,也都看透了,还喜欢动不动就以资深前辈的身份来指点别人。其实,远没到那个份上,经历过的事情,未必能明白本质所在,事情的本质不是那么容易看透的。很多时候,我们被一些表层的东西所迷惑.更何况事物本身还在一直发生着变化。在笔者接触过的私营经销商老板中,没看透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看厂家、看员工、看下游客户。这三个对方是经销商老板几乎要天天面对的。但是,从实质上来说,绝大多数经销商迄今为止还没把这三方彻底看透,其中具体原因,笔者为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的经销商群体里面,有一点共性就是,凡是较为重要的岗位,例如决策者、财务主管、仓管乃至司机等大多都是经销商老板本人或是老板娘、亲朋好友等等来担任。家族企业用人唯亲的种种弊端已经有很多前辈都谈过了,笔者  相似文献   

10.
在厂家老板看来,"窜货"的主要责任都是出在服装经销商身上,而在经销商来看,这"窜货"本身并没什么错!要想让服装经销商放弃"窜货"给自己带来的既得利益,厂家就得再设法给经销商创造出其他的"利益形式"来。一句话:换位思考,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窜货行为"。  相似文献   

11.
每期柠檬茶都会邀请经销商们来茶座做客,聊一聊商用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柠檬茶欢迎经销商们踊跃报名。在柠檬茶座做过客的经销商,都会得到一个茶座小礼物——把您公司的销售业务、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登在本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销商业务量的逐步扩大,经营专业程度及分工的越来越细,以及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越来越激励的竞争,经销商老板一个人已经没法应付所有问题。员工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老板开始意识到建立一支得力的员  相似文献   

13.
朋友向笔者反映这样的困惑:在登门拜访经销商时,会遇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见不到老板,因为老板去休闲了;另一种是能见到老板,但也说不上几句话,因为老板太忙了。笔者发现,闲与不闲这两种形式,体现的结果往往大不相同;闲的老板,生意做得不一定差;不闲的老板,生意做得不一定好。闲与不闲反映的经销商心境也不一样,闲的背后是“没我也行”,不闲的背后是“没我不行”。实际上,闲与不闲根本折射的是经销商的一个管理问题:作为老板该不该放权,该怎么放权?  相似文献   

14.
“你赚钱,我发展”’,这足时下比较流行的一句销售宣传口号。在此,我们真诚希望合作的企业双方既赚钱也发展了。然而要赚钱、要发展,光靠几句漂亮话、靠一时的兴趣、靠简单的合作协议,那是很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商家在推出“你赚钱、我发展”’这样宏伟的计划和庄严的承诺之前实在应该周密部署、三思而后说。倒是在云南,有云南南方之友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这样一家从事汽车服务业的企业,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丝毫的盛气凌人,而是自己的实际行前默默的在实践着“你赚钱、我发展”这种良好的理念.成立于1997年的南方之…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来到《商用汽车新闻》展台驻足休憩的观众络绎不绝。其中包括很多商用车企业高层、工作人员、经销商以及商用车用户。于是《商用汽车新闻》展台就成为了一个商用车人员交流的平台。26日下午,《商用汽车新闻》展台来了一位来自北京周边地区的用户侯老板,侯老板的车队大概有10来辆车,在矿山里拉活儿。最近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家"神奇"的企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却只有30多名员工,去年销售额仅仅2000多万欧元;从没想过要出名,却从成立伊始就服务于博世、易普森、施迈茨等知名企业;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却坚持走中型企业路线。让我们来听听"富二代"老板给出的理由。  相似文献   

17.
笔者常写些汽车市场调查分析方面的文章。有朋友就会问:“搞那些调查对你的单位、对你自己究竟有没有用处?”其实,答案不言自明。 笔者供职于跃进汽车集团公司。90年代初,依维柯17座客车投产了。根据早先的设想,依维柯可以在旅游行业用车方面大量地“以产顶进”。跃进公司曾在刚开始出名的张家界开了个相当隆重的经销商会议,用依维柯客车把开会的经销商老总们拉上山,让他们体会依维柯用于旅游行业的优点。另外,跃进公司还在旅游系统进行了大量广告宣传活动。 后来的情况出乎大家的预料:在头一年因经销商预付车款造成较高的“有…  相似文献   

18.
经销商往往掌握着很多终端商,有的是自己执掌直营,有的则是加盟模式。无论哪个类型的终端,经销商都要为其提供智慧支撑。其中既包括指导他们如何销售,更包含指导他们如何管理。管理销售团队是为了更好地营销。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团队赚钱远远超过个人,但要让团队来实现更好的销售,实现更多的利润,就要对终端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14年3月5日,泉州市嘉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在去年刚刚乔迁的新厂召开“快乐年华”2014年全国经销商大会,邀请了全国各地最具影响力的童车代理商和孕婴领域的老板齐聚一堂,共同出席本次经销商大会,共叙2014年童车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庞大而廉价的中国制造业,为李培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和利润,但现在他决定告别野蛮增长,谋求新的品牌化和精细化管理之路。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只有24岁,皮肤很白,手指修长,把他放到一堆大学生中间,你绝对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小老板”,掌管着年收入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他也没什么背景,出生于江苏徐州,父母皆农民,主要靠一些零零散散的副业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