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资金缺口转变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吸引外资的环境发展了很大的变化。外资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逐利的外资特别是投机性的热钱对我国簿前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新形势下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利用外资战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结论:当前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大于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当前人民币升值对造成通货膨胀的作用机理,人民币升值使得热钱涌入国内,导致我国货币供给被迫超发,加剧了国内流功过剩,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全面盛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的国际背景下,由于连续多年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境外热钱大量涌入,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现。在充分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要坚持"市场为主、各方联动、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并按该思路指出了治理流动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热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外来投机资本实施严格限制的情况下,“热钱”的流入采取了多样化、隐蔽的方式进行。如何有效遏止国际热钱流入和流动性过剩,需要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自身结构问题、调整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善国内经济体制政策和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汪天倩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148-149
近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从存贷比的扩大,存款准备金,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指出产能过剩造成的产业结构失衡,热钱流入,银行同质化竞争和创新不足以及贸易的双顺差都是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原因,最后从商业银行监管角度阐述流动性过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流动性危机,盈利危机等各种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产生了经济结构性失衡等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利用2002年至201 2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探究外汇储备量与我国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介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表现和影响,说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探究外汇储备量变动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如何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金融资产的价格发生波动,而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长期存在,必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与股市的关系,并采用IS-LM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问题的交替存在,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以加强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时冲工具,大力回收过剩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又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本文从我国流动性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我国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其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传哲  熊美懿 《价格月刊》2009,(12):54-56,60
通过界定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基本含义,从流动性来源及疏导渠道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受外部流动性输入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管齐下,从平衡国际收支、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资本市场等多个角度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聪 《现代商业》2008,(8):240-241
近期,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经济领域导致金融资产急速膨胀,并通过证券、房地产投资等方式直接推动资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流动性过剩已经从银行体系向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扩散.无论是经济学家、投资者、还是政府领导人都对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给予更大关注.本文主要从目前对我国外贸最有影响的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及外汇管理与储备政策产生流动性过剩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层面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点,并对我国如何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测算出2000-2008年我国流动性过剩程度的具体数值.通过对测算结果分析得出若干结论:适度的流动性过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流动性过剩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强对应关系;对于2006年以来央行旨在控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取向的正确性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从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状况来看,陷入了新的流动性困境.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出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的判断依据,分析了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同时还提出了解决流动性困境的几点建议和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失衡主要是机制性问题。当前我国投资过热、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等经济失衡问题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其运行机理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度,产能增加,加快外贸出口增长,出口增长带来巨大贸易顺差,顺差导致外汇储备过多,带来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升值预期引发热钱流入,  相似文献   

15.
李斌 《价格月刊》2010,(9):18-20,29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减缓流动性过剩、抑制房价成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流动性过剩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流动性过剩通过供需两个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自2005年以来,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金融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纷纷引起极大的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体系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以及表现,深入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与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7.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自2005年以来,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金融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纷纷引起极大的关注。针对我国银行体系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以及表现,深入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与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从2004年开始初见端倪,2007年央行10次提高准备金率,6次加息,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体系汇聚了过多的流动性,而经济体系中又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阻碍了过剩流动性的输出,削弱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和化解流动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吴怡咏 《现代商业》2008,(12):84-85
近年来,由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引发了人们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我圆经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贷币政策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和危害出发,探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贷币政策的选择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