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广东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怡 《南方经济》2004,(4):45-47
通过对日本、美国和荷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析,作者认为广东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转型为现代流通组织,必须大力推进拍卖交易方式的创新、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努力培育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电子商务环境下对传统流通模式的影响,以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等为参考,结合内蒙古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电子商务对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现状和特点,针对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理论研究不足,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框架,并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提出了包括理顺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构建社会化的流通服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完善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拍卖交易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产品流通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采用拍卖交易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易效率和物流效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形成正确的市场信息和合理的市场价格,增加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这种方式将对我国农产品流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渠道关系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海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4):88-90,106
长期以来,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入增长慢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产品流通模式落后。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的弊端。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优化研究,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上,渠道关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廖咸真  朱丽娜 《特区经济》2005,(11):180-182
一、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开放了农产品贸易市场,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为中心。这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单个农户捕捉市场信息不够灵敏,交易量不成规模。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专业集散市场,有利于形成批量交易、农产品标准化、规格化。  相似文献   

7.
吕玫萱  王洪生  夏群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59-163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可提升农产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研究山东省613个消费者样本数据,构建“网站特征—农产品特征—企业特征”三维分析框架,对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农产品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特征和企业特征对消费者农产品品牌忠诚度影响显著。此外,消费者特征中婚姻状况、收入因素及学历也有显著影响。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为农产品企业品牌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日鲜活农产品流通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中日两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其流通体制的转换、政府宏观调控、批发市场、市场外流通、产地中介组织,一体化经营、公共设施投入、冷藏加工包装、电子信息物流、成本优势等方面,既有相似性,亦有其差异性,而基于两国在农业经营方面的相似性,则决定了两国在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面具有互相借鉴的直接条件和自然联系,因此,对双方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促进两国特别是我国的鲜活农产品的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王娜  谭向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8-21
文章认为农产品流通效率,特指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产出与流通成本的比值。农产品流通效率无法用单一指标进行衡量。文章认为,可以用市场整和度、市场集中度、技术效率、消费者满意度、流通差价、交易费用、流通时间七大指标来综合评价流通效率的高低,通过计算分析各衡量指标的大小,探寻各指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建立和发展应急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背景,阐释了应急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发展应急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16-19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农业、工业和流通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生产的进步,还要依靠流通的顺畅和兴旺。因此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对于农业的总体推进具有现实意义。能否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来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与相关主体利益匹配:广州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对农产品零售价格的影响极为明显;农产品品种与供应链流通成本高低存在关联性;最后一公里现象是农产品零售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的结构不均衡导致了相关参与主体承担的风险差异较大。从流通环节、流通效率、流通技术和公共产品等多个维度,提出促进新型供应链模式发展、创新批发零售管理模式、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改革流通税费政策制度等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成本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霞 《科技和产业》2020,20(12):85-89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现代农业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延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特点和产业融合程度,剖析延庆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通过统筹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培养新型农民、丰富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推动延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过程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数据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影响显著且为正的因素有产业外部性、市场需求、城市化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不显著的因素有技术创新、对外开放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影响显著但为负的因素有自然禀赋和政府管制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张太海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37-139
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是当今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主潮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国际性发展的大趋势。文章从加强政府扶持和监管、强化农产品企业自律行为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实现我国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销售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此前就有学者提出并研究将农产品销售和众筹营销相结合,利用众筹这一有效的融资手段解决农户资金和农产品销售问题,特别对贫困地区的农户增加收益是有利的。本文针对地标农产品,研究消费者参与地标农产品众筹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影响参与意愿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的数据。通过信度、效度等分析验证了量表及模型的可靠性。并从消费者创新、时间偏好以及品牌知名度这三个影响参与众筹意愿的因素方面提出应对建议,以提高消费者参与众筹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可以扩大市场时空范围,加快产品的流通,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分析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意义的基础上,指出影响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因素,提出常德市县域特色农产品实施网络营销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与契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行为、市场价格的形成都是用契约关系来联结的,契约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市场的发育程度。基于契约行为与交易协调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回顾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历程,考察农产品流通市场契约化的进程,即关系交易向契约交易的转变,以及契约的价格由计划定价向市场形成价格的转变两个方面。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