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张诗雅 《商》2012,(11):199-199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的年轻家长们也都逐渐的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客观原因,很多年轻的父母缺乏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知识,再加上社会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双重影响,导致年轻家长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感到束手无策。所以,针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幼儿园正是承担这项指导工作的最佳机构,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及丰富幼儿家庭指导理论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辛代 《致富天地》2005,(12):10-10
这些年来,在基层东奔西波,听到最多的就是教育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条标语不仅刷在墙上,似乎也留在每一个父母的心里。调查最示,有超过九成的家长希望子女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并表示会竭尽全力为孩子的成长进行投入。同时,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家庭平均每年的教育消费占全家总收入的30%。但很多家庭因为缺乏长期规划而导致理财效率低下,孩子学费拮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活在新疆城市和农村的四个民族家庭进行329份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家庭校外投资能力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同一民族条件下,城市家庭要比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能力要高,影响这方面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与父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成正相关;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同一地区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对于孩子的校外教育投资能力也有所不同,原因主要在于家庭的生活方式以及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有关。政府应以现金方式补贴低收入家庭;提高农村家庭对孩子校外教育培养的意识,让农村地区的家长了解校外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全面的发展,从而缩小各家庭之间孩子因受教育的差距而导致的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4.
杨欣 《北京工商》2003,(8):52-53
如今,在很多家庭中,儿童是“小皇帝”,为了孩子,父母花再多的钱也愿意,这就给儿童消费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朋友们高兴了,可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商品质量却让家长们忧虑。 食品混装玩具隐患大 儿童食品混装玩具不但在卫生、安全方面危害儿童身体健康,而且对儿童学习、学校管理等方面也造成不利影响。针对儿童食品混装玩具问题,卫生部早在2001年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4,(10)
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责任是帮助孩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儿童的成长也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当前,对于儿童教育,家长们变得急功近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比较心理的作祟。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父母们要放下功利的心,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耐心陪伴孩子成长;教育要配合自然,与自然一起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儿童就是希望,儿童就是未来,儿童就是小皇帝,儿童就是小公主。孩子永远是家庭的主旋律,每位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呵护,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家长们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从衣食住行,到各种教育,无不勇于投入精力和金钱。中国儿童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儿童产品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令人兴奋的市场。联合国统计局资料显示,仅北美就有8300多亿元的儿童消费品市场。而中国目前是北美的2.8倍,拥有近23240亿元的儿童消费品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让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让孩子穿好、吃好、玩好、喝好成为很多家长的第一要务,这也让少儿市场成为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市场,很多品牌针对少儿市场开始细分,迪斯尼、麦当劳、芭比娃娃等国际品牌都通过儿童市场建立了品牌和形象,创造了孩子无尽的情感和消费需求,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国本土的少儿品牌仍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是对于儿童的极度重视,不惜投入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培养孩子或满足孩子的欲望,甚至以牺牲自己的事业为代价,但另一方面,是对儿童极端的不尊重,忽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与尊严,忽视儿童特定的生理阶段与心理空间,只把孩子当成一个宠物或者玩具,把家长的意识强加于儿童。在清洁类产品广告中,以“无菌”为诉求,不仅使职业女性在广告的舆论压迫下或产生内疚或牺牲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其实孩子并没有无菌的需求,科学上也没有无菌的必要性,这是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9.
儿童这一群体虽然属于零收入阶层.但消费能力却不容小觑。现在的孩子.一般而言都是家庭的重心.有父母、4位老人的六个钱袋供他们消费。这一群体可谓是高消费群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共有2亿多人。儿童市场可谓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儿童用品的购买方式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用品的使用者是儿童.但购买者往往是家长。这就要求广告主在做儿童用品的营销推广时.注意和购买过程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黄教授指出.在儿童用品的广告策略中.可以采用”三角诉求”来拉动销售。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5,(5):103-104
保证孩子的平安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时时给予孩子关爱和照顾。浙江移动的“校讯通”解决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管理真空”问题,从而推动了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满足了大众对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刘泓阳 《商》2013,(16):280-280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该是天真无忧、承欢膝下的这些孩子因为远离父母,已经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儿童,而是已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呼吁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如何能够改善这一现状,让孩子们能够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  相似文献   

12.
崔晓春 《中国广告》2006,(12):100-101
儿童市场是一块丰硕的大蛋糕。我国有13亿人口,16岁以下儿童有3.4亿。其中独生子女占儿童总数的34%,许多家庭呈现“421”模式,即两对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我国儿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达到了67%,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45%。正是由于看到儿童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各类生产厂商都展开了儿童营销,不仅儿童用品、儿童与成人共用产品的生产厂商热衷于做儿童广告,而且一些非儿童用品也打上了儿童的主意,试图利用儿童的影响力来撬开消费者的心扉。与商家的热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孩子们的家长却对商家抛来的…  相似文献   

13.
李晔轩 《消费导刊》2014,(4):196-196
在现代家庭系统中,抚育儿童的责任不再只是母亲单独担任,父亲的角色也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开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存在。完整的家庭系统不但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父子关系的提升对儿童身心健康的促进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刘倩 《消费导刊》2011,(7):90-90,8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如果教师不了解儿童美术,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是会起反作用的。所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从教师做起,尤其是在这些教师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一阶差分估计分析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父母外出务工与子女家庭教育支出之间有正相关关系。这为解释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5)
本文尝试对家庭教育四个方面的误区,进行一些初步的观察、思考和探索。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应为第一优次,夫妻(父母)相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基础。丈夫、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孩子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会产生很多问题。家庭教育中品格教育应该比上名校更重要,父母要为孩子设立界线并实际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温桂胜 《光彩》2012,(11):62-63
《孩子,我要你快乐》一书提示了全新的亲子关系,告诉我们培养孩子要从自己做起教育是每个家庭都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尤其对那些整天忙碌,难得有时间和孩子相聚的个体私营企业家们,教育又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老话题,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很难断定哪种经验能成为诀窍。《孩子,我要你快乐》这本书就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成功教育经验,其中对如何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如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等问题的思考能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钱好赚! 孩子永远是家庭的主旋律,每位父母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呵护,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家长们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从衣食住行,到各种教育,无不勇于投入精力和金钱。“巧手丫”益智手T乐园,是一家专为2-15岁少儿开设的课余健康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19.
陈婷 《理财周刊》2004,(11):60-61
多数家庭财务专家认为,孩子买了人寿保险后,的确能给父母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安宁,但在家庭财务管理方面不是一个精明之策。年轻的家长应该在夫妻两人的保障足够以后,才该考虑是否要为孩子购买一定的保险。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儿童绘画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着误区。不仅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创造天赋,也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绘画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走出成人时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误区呢?这就要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发畏期律,善用激励保护的原则,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并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他们表瑷关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