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技术是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江苏省通过采取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创建科技产业园区搭建科技创新载体,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政策制定水平等举措使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全国领先,但在关键技术供给、高级技术人才供给和支持政策供给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使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发展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消费者购买意愿低,产能大量过剩。本文从关键技术供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供给、支持政策供给和技术创新环境供给等方面提出推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
财税政策在新能源产业经济规模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支持作用,是推动湖南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外部催化剂。许多发达国家成功借力有效的财税措施促使新能源产业获得了发展壮大,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累积了丰富的财税政策经验,这是湖南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益借鉴。现行湖南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存在分散性、短视性和时滞性的问题,部分财税措施尚未对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应有的支持效应。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经济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方面着手构建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体系,为湖南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产业作为最具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之一,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杠杆和增长点.文章介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一些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将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手段结合起来,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通过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交易制度等,在新能源产业培育可操作的市场竞争,有效降低新能源的生产成本,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新能源产业是对未来区域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上海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是由特大型国有企业唱主角,受制于创新环境不佳,新兴企业成长乏力形成一大"软肋"。根据创新环境理论,要提高一定区域的创新能力,并诱发新兴企业的崛起与壮大,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营造良好环境:(1)社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创新人才供给比较充足;(2)法制环境与诚信环境较好,可以大大降低创新的风险;(3)科技投融资支持力度较大;(4)产学研合作渠道比较通畅;(5)相关主体间的互动带来压力和动力,如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同行的竞争和供应商的技术供给;(6)以及为以上条件建设各种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出台各种支持性政策。上海并不缺少高水平的新能源研发机构和技术人才,也不缺少消费者要求、同行竞争、供应商支持等有利条件。上海创新环境的欠缺主要在于知识产权与诚信、科技投融资、产学研合作渠道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支持性政策等方面,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就优化上海新能源产业的创新环境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展储能产业是实现新能源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能源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节能环保的有效手段。从科技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产业配套优势等方面系统分析哈尔滨市发展储能产业的现实基础,哈尔滨市应将储能产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出台扶持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储能产业的产学研结合以及积极推进风光储能示范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7.
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江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但同时也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文章在介绍波特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产业不仅是一种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一种战略产业。传统能源的短缺以及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新能源的产业发展开始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和增长点,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新能源产业虽有显著发展,但目前在技术、成本、相关政策、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文章结合佛山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并结合国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措施,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重新加以审视,采用理性的态度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总体上看,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面临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在未来一段时期要通过扩大国家财税支持力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以推动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创新,加强充电桩等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引导市场应用等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一轮产业升级换代的挑战,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进程正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在记者采访中,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中出现的种种误区提出了看法。他们强调此类误区不仅会导致产业研发走弯路,更有可能使中国丧失在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进而重蹈被迫引进国外核心技术专利的覆辙。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新能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跃进  谢子远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42-144
开发利用新能源对于浙江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新能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与浙江省丰富的新能源储量相比,浙江省新能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空间。浙江省应该认清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广东低碳发展的能源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经济和能源消费大省,广东率先开展了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和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的研究,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能源作为低碳发展的基础要素,对低碳社会建设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从分析广东省能源基础和能源消费总体特征入手,提出了广东省低碳发展的能源需求趋势和路径,为其他省区的低碳路线图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新动能内涵的理解构建河南省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并结合新动能集中度和极化度模型,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新动能空间极化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地市新动能及其核心要素的集中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且各个地市之间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河南省经济发展新动能空间极化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表现为郑州对省内其他地市的“持续虹吸”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产业外部效益及其财政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能源利用存在着显著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外部效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新能源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按照消除外部效应的一般经济原理,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可以有效的实现新能源的优化配置,在提高新能源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加速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环境、结构、效率和安全4大问题。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湖北省具有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诸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利用有利条件,制定鼓励政策,培育市场,加大研发,协调利益,分布式能源系统会在湖北省健康、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奚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9-111
生物产业是吉林省医药健康的优势产业,也是“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的新支柱产业。随着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吉林省生物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吉林省发展生物产业有成果、有困难、有前景。虽然前景良好,但也面临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融合不充分等困境,成为制约生物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着力突破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困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吉林省可再生能源消费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根据调研掌握的可再生能源的量能,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议,以期实现吉林省能源、环境、经济的合理配置,为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其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亦愈加凸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禀赋良好,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诸多原因,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其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从而制约了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分布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湖北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新机遇。通过对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存量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存量呈现上升趋势,2028年其购买意愿超过传统燃油汽车购买意愿,未来将成为湖北省汽车市场主流。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效益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消费者环境效益的负面作用是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是综合效益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depends heavily on its access to energy resources, and it is increasingly shaping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in a quest for resources located abroa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swer the two following questions: How much did the Chinese global quest for energy drive its OFDI between 2005 and 2012? And has the quest for energy been sensitive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resources? We used data on Chinese OFDI from the 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 as well as diverse host countries determinants of previously tested OFDI. We measured the impact of host country 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s. Using several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we demonstrate that energy resources were the main driver of Chinese OFDI in 92 host countries during the studied period, and that there was no sensitivity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