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加快建立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主体的企业信用体系,做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工作建设,不断完善其技术,功能尽快实现全国联网,力争实现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网络与有关部门信息网络的共享,形成一种有效约束企业不守信行为的社会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提升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法律层次。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管理不仅涉及境内全部金融机构,还涉及所有与银行有信贷关系的企业,仅仅靠人民银行颁布管理办法的形式对系统的各方加以约束和协调,法律保障显然不足。因此,应尽快出台一部由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协调和理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其行为,把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可用的资源,丰富系统信息的内涵。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看,目前还只能把它定位于“准企业信用…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开始,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为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征信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提高借款人资信透明度、增强企业信用观念,维护金融债权、防范信贷风险,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系统稳健运行方面已开始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咨询的功能开始体现,  相似文献   

4.
当前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企业征信数据库2006年7月底完成了由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切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刮2007年6月末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是中央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积极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取得进展.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初步显现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以贷款卡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并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 (试行 )》等有关法律和规定为依据 ,对企事业等单位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登记咨询的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建立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银行授信管理的需要 ,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工作 ,是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建立我国信用咨询体系的开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电子化管理系统 ,是以贷款卡 (磁条卡 )为媒介 ,以城市为单位 ,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接各级金融机构的信贷信…  相似文献   

7.
一、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发放贷款不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县域部分金融机构贷前查询流于形式,导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利用率不高,系统资源浪费严重。调查发现,部分金融机构对老客户、大客户等所谓"黄金客户"很少实时查询。  相似文献   

8.
冯梅 《西安金融》2004,(8):38-39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现状目前,陕西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覆盖了省内所有的金融机构,实现了全国联网,能够进行本地、异地借款人信贷业务的实时上报和查询,系统运行整体情况较为稳定。截至2004年5月底,陕西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共录入企业和其他法人机构借款人  相似文献   

9.
赵洪君 《西南金融》2007,(11):60-60
一、现状 (一)企业信用信息基础库的建设情况 2006年7月11日,阿坝州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企业征信系统)。截止2007年6月末,该数据库收录企业1103户,中小企业288户,贷款余额67.05亿元,入库率为85.3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企业征信系统进行数据迁移工作之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入了系统的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的这一段时间中,企业征信系统显示了其运行稳定、录入数据量多的优点。在实际操作中,数据库的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行十堰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朱总理关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应赶快建立,全国联网”的批示和人总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会议精神,坚持“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思路,克服种种困难,开通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网络系统。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和借款人信息登记,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款人资信咨询服务,并对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信贷  相似文献   

12.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防范信贷风险,保全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对企事业单位的信贷业务进行登记并提供查询和监控的电子化管理的系统,是以贷款卡为媒介,以城市为单位,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手段的咨询网络系统.我行该系统运行一年以来,对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各家金融机构在利用系统进行查询时,普遍反映受益匪浅.<系统>的运用以及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对借款大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完整、准确的贷款企业的信息数据库,更成为信贷人员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判断信贷风险的良好工具.当有些客户由于疏忽,填写财务状况没有填写即时借款余额,与WEB上查询有出入金融机构即能对该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纠正错误,由此加大对企业资信情况的审查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根据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措施,以进一步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成为成为银行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当前银行信贷登记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为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  相似文献   

16.
发展信贷征信业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人民银行的新设职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为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的主要信息平台,几年来已为银行开展信用咨询、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目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征信主客体、信息源、立法支持、系统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不断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现状 现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从1991年深圳市率先实行的企业经济档案管理制度和贷款证制度演变、推广而来的.它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以贷款卡为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接城市各级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登记系统,对企事业单位等借款人资信情况进行登记咨询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年的实践,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与之对应的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本式管理水平上,也就是说借款人申领贷款卡、年审及变更等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录入,整理之后,才能逐户入档保存,手续繁、速度慢,即不能使之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相互联接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9.
征信管理是人民银行新增的职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提供了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重要信息源,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对发展征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目的是约束企业多头贷款,化解贷款风险;为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和维护金融业稳定,为金融机构强化信贷管理、优化信贷投向、监控信贷风险提供信息支持.该系统从1996年开始酝酿,1999年由人行着手开始建立并推广,2002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全司联网更使其作用充分发挥.但在基层金融机构对它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受信息采集失真、信息查询权限限制、系统硬件建设不到位等问题的影响,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查询、监测和防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甚至没有得到发挥,其功能也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作为计会征信建设主要一部分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从基层金融角度来说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