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集资诈骗行为与传统侵犯财产犯罪中的诈骗罪有所不同,顺应法律发展的需要,集资诈骗罪被刑法所规定和列明。如今集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本文将从集资诈骗罪的涵义,由来和特点入手,对集资诈骗犯罪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刑事异化和犯罪类型新型化成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最为突出的犯罪方式,如洗钱罪、信用卡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罪违法活动。为了防止此类犯罪的衍生以及预防此类犯罪的多发,本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的整体做了分析,并且以金融诈骗为例,概括总结犯罪特征以及预防对策,从而遏制当前的犯罪态势。  相似文献   

3.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对于活跃金融市场,为投资者理财和中小企业借贷,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国家对此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制,现有规定零散且效力低,因此涉及P2P金融犯罪时,一般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进行处理。在非法融资行为构成犯罪之后,需要区分究竟构成何种犯罪。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满足一定的行为方式;构成集资诈骗罪的,由于主观目的不同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差异,通过对两罪进行区分,界定P2P融资行为和犯罪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有保守与求变之寻,有突变与渐变之择.民间融资中的非法集资乱象,则成为法律反思和金融改革的直接推手.集资诈骗罪是非法集资犯罪中的特殊的罪名,主要体现在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目的犯.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理论上"社会公众"为"不特定多数人".然而,"多数人"是"社会公众"的应有之义,"不特定"才是其核心所在.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在集资诈骗罪的量刑中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5.
集资诈骗罪作为一种多发性的金融犯罪,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将以刑法理论为基础对吴英案进行具体剖析,从而来审视集资诈骗罪在司法实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加剧,非法集资犯罪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非法集资犯罪的成因而言,现有金融体制下的金融市场既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融资需求,也不能满足民间游资的投资需求,是此类犯罪发生的内在因素;金融监管部门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缺乏与针对民间集资领域的资金使用监管空白,是此类犯罪发生的外在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集资诈骗罪属于金融领域的犯罪,相比其他财产类犯罪中的心理要素有较大差异,即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因此,要准确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这一心理状态下进行一系列集资活动,需要我们准确理解该罪的主观方面即"非法占有目的"。因此,文章从集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的争议着手,旨在解决司法实践中在认定这个要素时产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非法集资在我国许多地区重新抬头,并向多领域和职业化发展,本文归纳了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发生在新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提出了如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业内动态     
《中国中小企业》2011,(9):11-11
王岐山:严打非法金融活动确保小企业资金需求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8月20日至21日在甘肃省考察工作时表示:“当前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是社会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保险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金融制度,保险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诈骗犯罪却越来越多,社会危害也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引起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可是无论实务界在处理保险诈骗犯罪及其相关问题时,还是理论界在研究保险诈骗犯罪及其相关理论方面时对一些问题都存在较大的争议。为了统一标准,更好地打击保险诈骗犯罪,有必要对这些争议问题加以厘清。本文从保险制度着手分析认为,保险诈骗犯罪的危害是严重的,特点是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鉴于保险诈骗犯罪的多样性、复杂性,应严格依照构成要件认定其入刑标准;对于保险诈骗罪的着手,应该根据刑法第198条所列举的各项行为具体地认定其着手标准,应根据每一具体犯罪情况确定其着手的标准;对于内外勾结骗保的情形,应当以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论处。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1,(9):5-5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表示,当前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是社会非法集资,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2011,(9)
8月20日至2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在甘肃省考察时表示,“当前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是社会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3.
内业动态     
王岐山:严打非法金融活动确保小企业资金需求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8月20日至21日在甘肃省考察工作时表示:当前要严打非法金融活动,重点是社会非法集资和市场金融传销,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解振华副主任出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工作中部片会  相似文献   

14.
马魁俊 《活力》2005,(12):55-55
我国的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金融凭证诈骗罪与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的基本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切犯罪行为,之所以要被界定为犯罪,首先是因为严重地危害了社会。金融凭证诈骗罪所危害的是国家的金融秩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担负着调整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使命,金融秩序如果遭到破坏,对我国市场经济来说,无疑等于釜底抽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将会从根本上被动摇,进而威胁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我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2)刑事违法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构成犯罪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所有具备刑事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因为犯罪行为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之外,还应当具备刑事违法性的特征。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规范,具体到金融凭证诈骗罪,不仅严重违反了《银行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也直接触犯了刑法,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统一。(3)应受刑事处罚性。犯罪与刑罚具有必然的联系,刑法法规对于犯罪的调整手段即刑事处罚。同对待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刑事处罚将依法适用于金融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相似文献   

15.
刘小林 《企业经济》2004,(1):160-161
本文提出了贷款诈骗罪排除单位主体的不妥,及应着重从犯罪行为人的行为和结果上,借助客观事实来分析犯罪行为人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观点;就贷款诈骗犯罪与贷款纠纷的界定,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当前贷款诈骗犯罪日益猖獗、危害日趋严重的状况,对贷款诈骗犯罪的防范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合同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认为作为特殊的诈骗犯罪,其起刑点高于诈骗罪,"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应高于诈骗罪,并且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应通过具体的司法解释予以明确规定,避免司法实践中对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认定、量刑档次上产生分歧,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  相似文献   

17.
王剑 《中国审计》2006,(6):23-24
近几年来,一些基层商业银行暴露了许多金融犯罪的案件,其中以金融诈骗居多,骗取银行贷款则是金融诈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审计机关,在商业银行审计中,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查处贷款企业骗取银行贷款的案件线索,揭示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8.
金融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金融机构或单位、个人的财产的信用,致使金融秩序遭到破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本文根据犯罪种类,试谈对这些犯罪类的识别重点和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19.
刘朝元 《财会月刊》2013,(12):48-51
金融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序位问题对本罪既遂与未遂问题产生重要影响,本罪的犯罪主要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次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在犯罪既遂形态上,本罪既是结果犯,也是情节犯。本罪的既遂应当以非法占有目的下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实际控制为标志。  相似文献   

20.
魏老 《中国新时代》2012,(7):128-128
国企和民企老总犯罪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民营老总一般是非法集资、行贿、偷逃税收,都跟企业经营有关;国企老总则是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为自己捞钱,虽然不是为企业干事,但国企贪官还真把贪腐当"事业"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