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5):80-84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旅游业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中国旅游业存在地域发展差距大、整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旅游投入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低、企业竞争力弱及行业人才缺乏四个方面,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增加资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集群区域企业合作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系统学、区域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系统论,城市低碳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城市低碳发展相对独立运作产生的低碳竞争力和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低碳发展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低碳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低碳经济生产要素供给的城市差异、集聚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转移成本、城市动态比较低碳经济优势、低碳需求的城市差异、城市低碳经济结构、城市低碳文化和城市低碳公平是城市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以上任何形成因素的创新均影响城市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蔡维睿 《价值工程》2021,40(13):12-15
国内外较少有文献对"衢州旅游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这一情况,从旅游经济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旅游设施竞争力及旅游生态竞争力4个层面构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E-TOPSIS法对2020年衢州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浙江其他10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衢州市旅游潜在竞争力及旅游生态竞争力较强,旅游经济竞争力及旅游设施竞争力相对薄弱,并对衢州旅游竞争力的提升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节约使用能源,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能源消费在后石油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从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从钢铁企业培育和提升低碳竞争力的系统结构视角,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理论构架。其次通过对宝钢有限公司和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管理优化和增加资金投入三方面可以提升当前我国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民田 《价值工程》2011,30(7):122-122
在中国,"低碳经济"越来越受重视",低碳旅游"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对于发展旅游业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发展低碳旅游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山东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坚持大旅游、大创意、大投入和大品牌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其超前的思路、超强的力度、超常的手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南岳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山东省旅游业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山东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现实竞争力上在全国排名都是第六,在潜在竞争力和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上分别排名第四和第  相似文献   

7.
旅游区域竞争力越来越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的竞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旅游区域以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围绕着争夺旅游客源市场所展开的区域性竞争;二是各旅游经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本文以建立竞争力模型的方法,系统地阐述影响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提出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下的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旅游合作是化解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与旅游主体(游客)的选择性之间的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指出,以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合作,力图打造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是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旅游区域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区域竞争力越来越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旅游业的竞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旅游区域以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围绕着争夺旅游客源市场所展开的区域性竞争;二是各旅游经营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本文以建立竞争力模型的方法,系统地阐述影响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各种因素,提出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从"人才"一词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要素,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也越发丰富起来。本文对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江苏区域人才竞争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两个概念的有机融合。基于企业区域竞争力的双重内涵和属性,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构建以"环境-能力-潜力"为核心的"三大构件、六项指征","三位一体"的企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对中部六省"十一五"时期企业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部地区企业区域竞争力发展问题和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院文章根据IMD国际竞争力理论,从旅游业竞争力内涵四要素出发,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建立包括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8项明细指标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结合IMD数据,对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客观全面反映中国旅游业实际发展水平与现状,为提升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新机遇。本文在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武歌 《价值工程》2012,31(17):138-139
西安旅游业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西安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西安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核心问题。本文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西安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升西安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和区域现代化。为此,要加深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区域现代化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结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道路和交通水平,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挖掘化内涵,弘扬先进化,提高区域化旅游竞争力;各城市共同关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品牌问题研究——以提升南昌旅游业竞争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品牌与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密切相关,城市旅游品牌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和评价体系的内容、城市旅游品牌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贡献弹性分析作为理论切入点,对南昌与其他城市旅游品牌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创建以青云谱、绳金塔、豫章十景为代表的园林建筑文化;充分利用英雄城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打造完整统一的"红色旅游"体系;以弘扬赣文化为脉络,挖掘万寿宫历史价值等是提升南昌城市旅游品牌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徐惠蓉 《中外企业》2002,(59):37-40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和区域现代化。为此,要加深认识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区域现代化的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树立“大旅游”观念,注重点、线、面结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共同构建区域道路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道路和交通水平,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挖掘化内涵,弘扬先进化,提高区域化旅游竞争力;各城市共同关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钟莹峰 《价值工程》2009,28(6):33-35
旅游业属于典型的服务行业.其竞争优势会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从宏观角度界定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旅游管理提供翔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其旅游品牌形成发展的过程,借助品牌生态理论有助于提升秦皇岛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促进秦皇岛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西部内陆腹地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回旋余地,结合城市群正成为区域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趋势,关注重塑其产业链空间布局和供应链组织网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以下简称"双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基于"双链"视角,探讨区域协同发展与"双链"稳定性提升的内在逻辑,分析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中产业协同基础、产业分工互动关联、供应网络畅通等存在的不足,旨在破除"零和博弈"区域发展思维,处理好产业同质与规模效益、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整体招商与分工布局等关系,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双链"网络,并提升其稳定性与竞争力,实现增强内陆地区城市群核心城市极核作用、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