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P4数码周遍     
《电脑采购》2006,(27):21-21
朗科显示型闪存盘U600火热上市 日前,全球移动存储领导厂商朗科公司(Netac)正式宣布:其最新款显示型闪存盘U600火热上市,从而在闪存盘这一产品上再次掀起创新高潮。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市场需求的拉动及个别大厂切换生产线不成功的消息影响,全球闪存芯片价格出现普遍上扬,国内各移动存储厂商也不得不提高闪存盘的售价;而作为全球最优秀的移动存储产品供应商,Netac(朗科)公司却正式宣布:全线朗科优盘的价格从即日起全面降价。其中,64M、128M、256M的主流超稳定优盘的价格分别由原来的399元、699元、1499元调整为279元、599元、1399元,主流热销产品降价幅度达到25%。大量购买芯片增强竞争力 Netac(朗科)公司是全球闪存盘的发明者,也是国内唯一拥有移动存储核心技术与发明专利的厂商。据悉,该公司生产的朗科优盘目前已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直接客户包括了IBM、HP、DELL、罗技、NEC、方正、大恒等国际国内著名的IT厂商,是全球最大的闪存盘供应商。因而,要说朗科与闪存芯片供应商之间达成某种协议也似乎不无可能。据了解Netac(朗科)公司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就已经加大了  相似文献   

3.
《电脑采购》2006,(32):19-19
日前,全球移动存储领导厂商(Netac)朗科公司宣布其旗下最新款优盘牌U610显示闪存盘正式上市。  相似文献   

4.
MP4数码周遍     
《电脑采购》2006,(28):21-21
朗科显示型闪存盘U600火热上市参考价格:569元(1GB)日前,全球移动存储领导厂商朗科公司(Netac)正式宣布:其最新款显示型闪存盘U600火热上市,从而在闪存盘这一产品上再次掀起创新高潮。据悉,该款优盘U600最具特色的创新之处在于外部设计有5个LED指示灯,通过指示灯的动态变化,可直观显示闪存盘内部的剩余容量。同时,U600也具备智能对话功能,格外方便快捷。普通的闪存盘在初始对话窗口关闭之后,使用者如果要再次打开则需要双击“我的电脑”并从中寻找盘符;而U600的智能对话功能则完全省略掉了这些繁琐操作,闪存盘盘符将存在于电脑桌面下方…  相似文献   

5.
朗科轨迹     
范佳丽 《商界》2003,(8):58-60
1999年,邓国顺和他的伙伴发明了全球第一款闪存盘。并取名朗科优盘。从此改写了中国电脑存储领域20年来无原创性发明的尴尬历史。3年后,邓国顺带领朗科。占领整个闪存盘市场50%以上的份额。创造了销售2.5亿元的奇迹。被IT业界誉为“闪存盘之父”。  相似文献   

6.
朗科,一家原本并不知名的公司,不仅为中国人争了气,还赚了钱。 两年前,朗科起诉全美第二大移动存储商PNY,当时被称为“中国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6日,作为闪存盘专利的持有者,深圳朗科公司对外宣布已在美国正式向法院起诉美国存储市场排名第二的PNY公司侵犯其美国专利,要求巨额赔偿。PNY是美国计算机存储零售市场主要企业之一,朗科在诉状中称PNY公司侵犯其专利号为US6829672的闪存基础性专利,要求PNY公司停止其侵权行为,并赔偿由此给朗科造成的经济损失。当越来越多中国的企业成为跨国专利官司的被告  相似文献   

8.
在6月8日到9日之间,笔者的电子邮箱中收到了不下二十封和朗科专利案相关的消息,这个近2年没有结果的官司终于有了一审判决:判决华旗及其相关厂商赔偿朗科100万元,并停止销售闪存盘产品。就在朗科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前一个晚上,华旗也电话通知记者,10日上午也将就一审结果做一个声明发布会。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碰撞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早推出“取代软盘软驱”口号的朗科公司面对众多闪盘生产厂家可想而知其压力有多大。目前市场上较高价格的定位似乎对其有些影响,但不容质疑的是其稳定的性能。这次拿来评测的就是其采用独有专利技术的加密Ⅲ型,容量为64MB的产品。外型传统和以前黑色传统造型不同,这款优盘采用纯白色,蓝色的标志很突出。它采用了独有的”超稳定”技术,避免了用户因闪存盘正处于读写状态时突然拔出、电脑死机或闪存盘与USB接口松动等非规范操作而导致闪存盘里原有数据或文件的丢失,也彻底杜绝了损坏闪存  相似文献   

10.
闪存盘出现至今已经数个年头了,其方 便与易用性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由于技术 方面比较简单,产品的性能也是参差不齐,本 周试用的产品是深圳朗科公司最新的智能闪存 盘U310。 朗科U310采用纯金属外壳,精美的拉丝 工艺似乎告诉人们它只是为少数人而诞生。同  相似文献   

11.
手机     
《电脑采购》2006,(25):16-16
朗科华旗在青岛举办发布会 7月8曰,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举办的CES“2006年中国移动存储发展高峰论坛”上联合宣布:双方已经就闪存盘专利纠纷案件达成和解,并签署了和解协议书,至此,这起长达四年、号称“中国IT维权第一案“的专利纠纷尘埃落定。据悉,通过近四年的专利维权,朗科从年销售额几百万元的小企业一跃成为年销售达数亿元的中型企业,企业获得了数十倍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USB闪存盘,这个体积只有软盘几分之一,但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却是软盘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小玩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一经出现即获得了各个层面的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有专家预言,这种USB闪存盘的出现将逐步替代软驱和软盘,IDC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到去年年底,市场销售量已经达到300万套,到2005年,这类产品的年销售量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 2002年是闪存盘风光无限的一年。除了百余厂商不约而同地打出“取代软盘软驱”的口号以及几近雪崩式的大降价在业内掀起惊涛骇浪之外,更值得一提的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朗科专利事件了,它将闪存盘这一体积小、容量大、读写快、使用与携带都非常方便的存储小精灵放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聚焦点上。  相似文献   

13.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朗科“优芯”事件,被媒体挖尽老底地爆炒了一段时间后,已逐渐归于平息,然而整个事件给朗科带来的将是长期性的影响。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整个朗科事件,就是一个生动的企业危机公关失败案例。其留下来的教训,不仅对IT企业,对所有的企业来说都是深刻的。遭遇“假芯”质疑1999年在深圳成立的朗科公司,短短五年间就从一家两个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两家闪存厂商之一,是“海归派”成功创业的典型。从产品代理起家的朗科公司,现在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数亿元,2003年的出口总额接近1000万美元,比国内其它几十家移动…  相似文献   

14.
启动型优盘是朗科公司推出的第三代移动存储盘,启动型优盘在技术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启动型优盘可作为系统启动盘,直接引导计算机系统启动,从而实现软盘软驱的全部功能,可完全取代软盘软驱成为计算机交换数据的标准配置;同时优盘的最大容量也从1GB扩展到2GB,可以满足各行各业的移动存储需要。深圳朗科科技公司研发的启动型优盘,及“优信通”和“优服务软件系统”等最前沿的无线通讯技术,将移动数据存储、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最近闪存盘价格的降低,使许多消费者在选择移动存储设备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USB闪存盘。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各种型号的闪存盘,很多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选择哪种产品才好。本期的“采购指导”就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在选购这种存储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诊断IT公关     
大千 《网际商务》2004,(8):68-70
最近,专业生产U盘的IT公司——深圳朗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比较烦。4月11日,一篇标题为《优芯变忧心:朗科离职员工大曝造假内幕》的章,以匿名的方式,神秘地出现在各个网站,并从网站蔓延到各个纸面媒体,引起媒体与公众的强大质疑。虽然目前一审朗科获得胜利,但是在媒体和公众中朗科似乎并没有完全胜利。此事件,再次体现出  相似文献   

17.
虽然说USB闪存盘的移动存储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容量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的解决,对于体积越来越大的高质量视频文件(如DVD视频)和越来越大软件文件等,使得闪存盘的容量远远不足。着对大容量数据移动存储需要的提升,移动硬盘开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市场上移动硬盘为数不少,选择起来还真是不太容易。本期我们评测的就是一款文松智能星USB2.0移动硬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数码技术的不断创新,USB闪存盘早已成为我们手边必备的一种存储产品。它使我们在保存数据,以及资料传递时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随之而来,个人信息的保密性,也成了更多人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文件保存的安全性也成为了消费者选购USB闪存盘的重要因素。自从闪存盘诞生之日起,数据加密就成了它的重要功能之一。现在的闪存盘数据加密方式分为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两种,前者通过驱动程序或管理软件来实现数据加密,但很  相似文献   

19.
采购商情     
《市场周刊》2005,(18):23-23
《军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颁布施行,京警将采购顶级反恐装备,联想获美政府采购大单 价值超300万美元,青海省首次造林项目招投标开标,政府采购为IT产品节能设限。  相似文献   

20.
朗科诉美欲将“维权”进行到底朗科为什么和“维权”二字较上了劲?胜算究竟有多大?到“客场”是否变得水土不服?这一系列的问题使这场境外 IT 发明专利维权第一案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先后把华旗和索尼推上被告席之后,郎科在维权路上开始越走越远。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谋划,郎科再次出手,只是这次一贯以“主场作战”为主的朗科,将目光瞄向了远在美国的“客场”。2006年2月16日,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朗科公司”)在北京宣布,该公司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