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今,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重大社会问题。消费者问题的出现,消费者保护运动立法的发展,促进了有关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体现着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经营者义务的约束。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有关保护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免受人身、财产损害或侵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对居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提供特别保护的法律,是以保护消费者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所涉及消费者保护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如由消费者保护基本法和其他专门的单行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组成的有机整体即为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在我国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包括《广告法》、《价格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等的诸多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而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仅指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相似文献   

2.
苏倪 《民营科技》2013,(4):193-193
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国外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分析,提出对完善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地都采取以制定法为主的消费者保护立法模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和合法生产者利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把其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赋予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加快金融立法,全面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完善救济制度,构建多元化便捷的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温晓芸 《价值工程》2011,30(25):277-278
"EB"环境中,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前提。如何科学界定"EB"环境下的消费者的概念和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范围,我国现阶段仍存在立法空白和盲点,相关电子商务立法的缺位是导致消费者知情权遭受损害的根本原因。鉴于"EB"环境中消费者知情权实现的特殊性,立法应与时俱进:从交易前加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进而保障消费者其它消费权益的实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承华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183-185,182
近几年来,手机短信服务市场在我国迅猛发展。然而,由于相关法规的缺位及各方利益关系的混乱,使得这一新兴市场问题丛生,消费者深受其害。文章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阐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有关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层出不穷。本文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成本和效益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晓蔷 《活力》2013,(18):43-43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整个运行过程,都需要法律全程介入。然而,原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却不能完全移植到电子商务上,造成了“法律满足不了现实”的严重问题,故而,解决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只有加强这一领域的法律研究,才能真正确保电子交易过程中充分保护消费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一) 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不断出现新领域、新形势,较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要。与此同时,损害消费者权益问题也日趋严重,突出地反映在商品安全、商品责任以及损害消除方面。对此,国家一方面加强司法监督和行政管理,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加快立法。目前,这一立法过程已经历厂两个阶段。首先是有关单项管理的立法。从1982年起,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药品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国家分别制定了《食品卫生法(试行)》(1982年)、《药品管理法》(1984年)、《计量法》(1985年)、《标准化法》(1988年)。这部分立法从单项管理入手,解决了生产经营领域内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问题。其次,是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基本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阴市场为例,调查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现状和不足,对我国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一些法律和制度上的建议。这不仅有助于维护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我国能够向着汽车强国的方向迈进也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念根 《价值工程》2010,29(20):218-219
我国已颁布实施了16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消费关系、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日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食品、药品行业接连发生的群体伤害案件,逐渐暴露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护。因此,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古彩云 《价值工程》2010,29(7):227-228
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国家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更是举不胜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经济法律课程,拟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冯华  李二鹏 《价值工程》2013,(33):307-308
本文主要运用法学理论,对网络银行可能侵害的消费者的各项权益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我国保障网络银行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柳波 《价值工程》2014,(26):315-316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2010、2011和2012年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在粤湘籍农民工的一般工资制度不断改善,工作时间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社会保险享有比例在逐年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在逐年增大,但劳动合同满意度和农民工权益保护却在在逐年降低。要想改善湘籍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政府需要加强政府职能,从而改善湘籍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5.
安梅 《价值工程》2012,31(10):154
目前我国尚不存在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缺陷产品召回法,相比之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缺陷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文章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助于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同时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更加注意技术创新、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破析了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职工参与理论并据此得出对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矫正必须涉及到的三个问题——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劳动者实体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关系、对用人单位利益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劳动者弱势地位矫正的应然路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基本目的;通过劳动基准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实体权利,同时赋予劳动者程序性权利与用人单位博弈从而提高劳动者实体性权利的标准;在赋予劳动者基本实体权利的标准和程序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决策的影响程度上考量用人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存在的缺陷不仅会使其失去保护乘员的作用,而且会导致乘员的额外损伤。文章针对国内安全气囊缺陷调查技术、标准和监管制度的缺失,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安全气囊召回现状,分析了美国政府参与调查的气囊召回案件的特点。最后,结合国外缺陷调查经验、判定流程和气囊缺陷判定关键技术,制定出我国汽车安全气囊缺陷判定通用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判定软件。研究结果可促进安全气囊缺陷判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降低相关判定工作的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有利于保护车辆乘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保护用人单位权益等方面有很多新规定。实施劳动合同法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该法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应、关注和激烈的争论。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有利因素或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后的新兴业态模式,具有降低交易双方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的作用,在满足了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及脱媒现象加剧,在缺乏监管和法律定位不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对此,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短期内强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郭占霞 《价值工程》2014,(25):199-200
劳务派遣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引进开发的新的人才服务项目,是一种跨地区、跨行业的新用人方式。一方面它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但另一方面,使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文依据现行法律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分析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切实保障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