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阶段性突出成果,但也存在制约改革深化的因素.通过分析指出:农信社应当尝试建立下属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或开展保险代理业务;以村支部为组织依托打造农村信用环境;以农信社为主体,引入农业发展银行承担金融支农任务;以现有员工为基础,重视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根据辖区实际,对采用两级法人产权模式的县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联社)实行准一级法人管理改革。本文通过调查,认为实行县一级法人治理较符合当前农村信用社实际,并对如何完善农信社法人治理模式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在目前的农信社改革中,存在着如何进行体制改造、政府接手农信社后如何进行管理、改革后的农信社如何实现结算与通汇渠道的畅通等问题。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农信社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三农",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三农".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农村信用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但近年来农信社新业务数据不能在会计科目上真实反映,导致会计科目的实际用途失真,监管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沿用旧式版本,会计科目调整滞后.农村信用社会计科目调整的滞后容易出现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农信社改革走在全国第一批试点省(市)前列并取得了预期成效.其改革采用了如下模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户入股比例增大,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县联社一级法人模式,政策支持来降低不良贷款率;明确了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正确处理农信社赢利与服务"三农"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其自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模式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进一步完善其改革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它省(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近年来,江苏一些地方农信社进行商业化试点改革,取得较好收益,然而全国大多数地区农村信用社受诸多因素制约,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采取策略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汉中市农村信用社资本情况、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约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农信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行政干预备受诟病.但近年来山东省多家县(市)政府采取土地置换甚至直接购买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原因:一是本轮农村信用社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信用社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地方政府无法再借机对其进行干预,且有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新增不良资产的压力;二是银行对金融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区域不良率过高将直接导致贷款投放受限,地方政府有及时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对部分地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信社发放小额贷款忽略了农村经济中特贫户和特大富裕户对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农信社经营环境、尤其是金融贫困的分析,提出:在农信社商业化经营趋势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更要加强对其的扶持与指导,并对现有政策进行突破.要围绕农信社业务,结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合作经济与合作保险,并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创新:农信社要以小额农贷作为主营业务.坚持服务“三农”.并适度向其他领域扩展以改善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以农村信贷去推动农业发展。当前,农村资金短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要以新的视角,从尽量可行的措施出发,探索农村信贷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存在产权模糊、体制缺位、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为了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竞争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笔者认为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应该在对其自身性重新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全行业的体制性改革以及内部管理的优化来实现改善环境、扭亏为盈、服务三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农村农户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贷款利率、贷款期限、信用社服务、非种养业收支和自营收支等对农户是否违约有着显著的影响,年龄、教育年限对农户是否违约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由此可见,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通过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清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因此,面临即将到来的激烈的农村金融竞争,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与中小企业共同开展的信用共同体创建为案例,分析了信用共同体在银行与中小企业建立信用关系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通过信用共同体这种非正式信用制度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正式信用制度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关系上的不足,有利于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并对我国今后信用制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其中定量判断农户信贷风险成为必要的基础性研究.在分析样本机构信贷结构的基础上,将CreditMetrics模型引入农户信贷风险研究中,比较了农户、农村企业两类信贷风险状况.计量结果表明,农户信贷风险偏高,VaR值视角下农户信贷净现值甚至低于本金.这说明,国家在推进农户信贷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推出优惠政策,以提供必要的激励.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信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面临着信贷资金短缺、服务落后、金融环境欠佳等问题,制约了支农功能的发挥,改善现状必须要借助政府和中央银行资金、完善信贷服务体系等,使农信社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运动。从其发端、发展与衰微的变迁过程看,明显体现出强制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其利弊得失主要在于:第一,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融通、村落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农村并未复兴、农民依然贫苦;第二,缓解了旧式高利贷的盘剥却催生了新式高利贷。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结局,根本原因在于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演进的背景——二重性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