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换技术”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的一项主要的策略,旨在于借助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引进技术的构成,划分不同市场类型以探讨开放不同市场的安全性,并从对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提高的贡献上,评价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利弊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
剖析利用外资中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引资策略。本文认为,基于我国现时的基本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却形成了技术没有引进多少,市场却迅速被外商占领乃至垄断的局面。对此,本文在分析了今后趋势的情况下,探讨了我国如何既能适度保护市场,又能有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或以市场换技术,或以资源换技术,或提高准入门槛,避免中国市场成为外国企业新产品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高技术产品出口中“三资企业”当家;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种情况表明,20多年来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效。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一直是争议不断。“市场换技术”源自1980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提出的“技贸结合”,曾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模式,但近些年又遭到一边倒的质疑。最典型的质疑为:“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技术又不掌握,真正成了依附型的汽车工业”。赞同者则主要认为,“市场换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垫脚石,为国家赢来了大量税收,通过提供多种选择增加了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6.
创新技术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现状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实施,市场的逐步开放,对外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国外资本对我国的投资迅速增加,外资企业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强大的竞争优势,迅速渗透到我国市场的各个方面。目前,在国内市场方面,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7.
“以市场换技术”利用外资策略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发展势头很猛。“以市场换技术”便是理论界概括的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策略之一。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之上,让出一些市场,吸收一些技术,符合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也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战略。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此策略实施得如何,关键要看让出的是什么市场,吸收的是怎样的技术,两者是否对等。应该说,改革开放18年来,外商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在解决开放初期国内资金短缺问题L,…  相似文献   

8.
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需要分析“市场换技术”的成果与代价。本文通过度量市场和技术,分析让出的市场份额与“市场换技术”成果的关系,得出我们可以允许外资占有多少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国内对利用外资的"以市场换技术"观点再次提出质疑并展开了一场讨论,武汉科技学院罗时凡等同志的<我国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引发国内争议的再思考>、对外经贸大学李玉梅同志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等文章,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必然,沪深300指数期货将有效地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成为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沪深300指数的基本特征,以及应用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基本策略,并指出了当前我国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存在的主要技术性障碍。  相似文献   

11.
各国引进FDI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本文利用1986-2006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在华FDI的技术进步效应.得到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生枝术溢出效应,但是并不明显,因此我们之前采取的"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解俊霞 《商场现代化》2006,(12Z):191-192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发市场”的现状分析,指出这一市场是一个需求巨大、亟待开发的市场。企业应根据老年市场的消费特征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篆略,才能有效地开发这一市场并获得巨大的收益。本文分析了老年市场的主要消费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20日,浙江半山天然气发电厂,我国第一台9FA重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点火成功。这不仅拉开了我国大规模燃气发电的帷幕.也预示着中国在电力新兴市场“以市场换技术”尝试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FDI)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策略指导下,我国利用FDI的数量规模不断增长.大量注入的FDI是否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呢?在借鉴SST和Kinoshit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FDI在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FDI在我国总的技术溢出不太显著,而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负的,FDI对于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上作用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销售与管理》2007,(6):19-19
赛迪顾问近期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手机品牌竞争力研究报告》指出,品牌忠诚度是形成中国手机行业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提高手机用户满意度和换机成本是保持手机品牌忠诚度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孔湛 《中国市场》2023,(16):64-66
当前,我国信贷市场发展迅速,各级银行在信贷审批的风险防控层面也制定了一定的标准,银行需要对审批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使得信贷审批与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加强对信贷审批风险的了解与防控,进而降低信贷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文章主要分析信贷审批过程中银行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风险防控的措施,并分析在面对不同的风险时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是十三五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它在中国第十三个五年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关键性作用。"走出去"是开放经济下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成为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于勤 《中国市场》2014,(51):65-66
相比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就"以市场换技术"而言,中国烟草机械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烟草种植业用的农业机械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看我国大型专业市场的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化是我国大型专业市场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新兴产业集群理论,重点分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国际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就我国大型专业市场的国际化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不断增长,面对中国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奢侈品制造商根据中国人的消费特点主要采取了高价策略以获取高额的利润该文总结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奢侈品在中国的定价策略及其原因,并根据现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奢侈品商的高价策略在中国面临的主要困境,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经渐趋成熟,世界高端奢侈品在中国的高价策略面临一定的挑战,奢侈品商应该重新调整价格策略,以巩固和稳定在中国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