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施“创新强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的阶段不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才能保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城市创新发展战略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指明方向。研究武汉城市创新发展战略对于其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中部崛起意义重大。以深圳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参照,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及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经济结构、创新资源、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方东华 《宁波通讯》2012,(10):60-60
自2006年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口标后,国内超过200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口标。宁波是全国较早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奋斗目标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就对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六年来,宁波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坚持理念、体制、科技、服务创新“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科技实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城市,其核心就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综合反映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变化情况,青岛市在开展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指数”的定量测度方法对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昭  周平 《宁波通讯》2006,(9):26-28
要切实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兴衰的重大举措,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提升到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让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撑起宁波未来发展的筋骨。——摘自巴音朝鲁书记在“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6.
邱孝聪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39-345
聚焦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围绕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等方面,总结龙岩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做法,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龙岩区域发展提升情况。结果显示,龙岩市通过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均实现较大的提升。同时,与福建省内其他创新型城市进行比较,剖析龙岩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就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革命老区地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科学发展,是在天津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战略举措,是引领天津市向着更高目标跨越的进军动员,是实现人民群众期望生活更加美好的根本保证。实现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殷切期望,落实张高丽同志讲话的明确要求,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关键在于思路的突破,关键在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增强辐射服务功能、发挥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迫切需要,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年来,和平区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向社会正式发布。按照《规划》到2010年,北京将通过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社会发展.从而初步建成以“高端创新.强劲辐射.产业提升.环境优越”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政策动态     
《首都经济》2011,(2):30-31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五年发展目标 在市人代会上表决通过的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五年全市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按照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要求,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城市是以知识、科技、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途径,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在对扬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扬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融资环境、壮大创新产业、破解创新瓶颈,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扬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国内各中大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诸多方面,而首要任务是科技创新。因此,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胜武 《宁波经济》2007,(12):14-15
信息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资源消耗量少、科技含有量高、创新驱动力强等特点,是宁波实施产业联动、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对宁波建成“信息产业强市”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成都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创新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成都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良好基础;成都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实施创新型产业战略和创新环境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陈劲 《杭州研究》2007,(1):88-105
本课题从理论深度上挖掘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并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竞争力、创新经济、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突出杭州特色的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对杭州创新型城市建设现在所出的阶段作出评价;同时通过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分析杭州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效;也通过与国内其他典型城市的横向比较,对比杭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的特征和优劣势;进而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杭州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到2020年使我们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最近召开的天津市科技大会,重点研究和部署了建设创新型城市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经过15年的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谢强 《开放潮》2006,(4):26-27
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福建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厦门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这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全面落实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里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18.
北仑区作为浙江省、宁波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前哨阵地,在当前积极倡导“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观环境中,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增长从政策、投资、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使北仑区创新型城区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市的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002年是省会济南“五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1月22日,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张高丽亲自主持召开了济南市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1月30日,又召开了省会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省长张高丽在济南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明确指出:“济南是山东这个大省的省会,代表9000多万山东人民的形象。建设好济南市,不仅是济南本身的概念,甚至是周边更大范围的概念。”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和领导的讲话,对济南市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省会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前四年城建工作的基础上,“五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又确定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初,党中央从增强国家竞争力角度,提出了要在2020年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其后,北京、南京、青岛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重庆、武汉、沈阳、烟台、包头提出10年建成“创新型城市”;南通、铜陵提出到2015年在所属省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珠海则提出2020年前全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新闻媒体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口号。《经济参考报》质疑,数百个城市定位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闹剧还没消散。“创新型城市”又成为各大城市追逐的目标。各地建设“创新型城市”心切,但实质行动迟滞的反常表现,已经引起新闻界的关注。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选择上,许多城市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在重点关注科技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经济、社会层面的结构重构和文化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