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存货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合法性以及公允性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因此存货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重点,本文拟从认定的角度说明相应的存货审计程序,并以制造业企业的存货审计为例说明其审计步骤。  相似文献   

2.
徐琳  孔兵 《新智慧》2004,(1B):44-45
CPA作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中介,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在执行任何一项审计业务时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成为CPA服务的基础。目前,CPA行业正面临空前的  相似文献   

3.
王玥 《新智慧》2006,(9):51-52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虽然现有的审计模式也试图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以减少相应的舞弊行为,但一方面它并没有把披露舞弊特别是披露管理层舞弊明确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缺陷使其仅仅能够发现会计技术性错误和企业中低层员工的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审计,应由传统的审计方法转到以独立审计的角度鉴证、监督民营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合法性和一致性.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审计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5.
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没有重要的错报,或说会计报表不存在引起报表使用误解而作出错误决策的错报;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是判断会计报表公允与否的标准;我国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应该选择公允性,同时应修改《独立审计准则》中发表无保留意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浅析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对于经济活动的审查,真实性是基础、合法性是重点、效益性是核心,审计的落脚点是效益。各级审计组织要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效益审计的步伐,实现审计工作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的转变,切实解决好效益审计思路、程序、方法等具体问题,使效益审计逐步走向规范化,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运用,财务报表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等方面均出现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要求,公允价值会计的时代已经初露端倪。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了当市场信息无法获得或者无法获取足够信息时,将出现金融工具定价的困难。考虑到我国尚属于新兴和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客观事实,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势必导致公允价值审计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地对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部分进行审计,并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在总结与分析公允价值审计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主客观环境下,在特定的时期、空间内,由于CPA对会计信息中存在严重错报漏报和公允表达的情况下,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所引起的并给审计主体带来审计失败的现实损失和潜在损失。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隐蔽性与可控性、偶然性和时间的随意性、必然性、超然的全过程性以及可转换性、利害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英  张晋娟 《新智慧》2004,(9B):33-34
人力资源审计是审计机构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进行监督、评价,以促进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运营向着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发展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勇  夏江华 《嘉兴学院学报》2001,13(5):51-52,69
在对审计风险央在涵义进行充分阐述的基本上,提出了审计风险的涵义应为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错误、漏报的会计报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的观点,并针对审计风险的成因,指出了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之一.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风险性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内部审计是一种风险导向审计.文章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和相关职责划分,提出了包括制订审计计划、获取审计证据、提交审计报告、组织后续审计和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等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绩效审计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制订《内部审计标准》之后,正式向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士推行的。但在此之前,许多国家都早已实行了。但我国审计机关目前仍主要是以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为主,很少开展绩效审计。同时现有的审计体制制约了绩效审计的发展。本文从澳大利亚实行绩效审计谈起,对我国如何实行绩效审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池玉莲 《新智慧》2006,(7):48-49
一、我国产生审计判断偏误的原因 1.形成审计偏误的客观因素。(1)信息不对称。审计人员审计的过程,实质上是证实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与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经营经所有授权经营所有资产,经营通过完成所有指定的活动而获得应有的报酬,所有对经营经营业绩的判断和资金运作的决策主要取决于经营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见经营的利益是与被审计单位的盈利情况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经营是会计信息的提供,其在会计信息上占有绝对优势,控制着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和披露上的主动权,为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在披露会计信息时,会带有明显的自身利益导向性,如利用会计政策等操纵利润甚至虚构利润。显然,所有与经营之间存在着会计信息不对称。审计人员受托于所有,证实经营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审计人员总希望能够获取被审计单位全部、真实的会计信息,以此证实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状况,为所有提供可靠信息。然而,受时间与成本的限制,审计人员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会计信息,受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审计人员只能依赖于审计判断,信息越不对称,审计判断产生偏误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期后事项可能改变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根据期后事项的性质及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发表不同的审计意见,以规避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审计公设、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环境是目前争论颇多的观点。笔从审计的起源、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审计与环境的关系,审计目标与审计公设的关系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管理咨询与民间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咨询的深入发展已经对审计独立性构成实质性的威胁,不利于民间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和管理咨询服务,存在着不加任何限制、一般不限制、严格限制和审计市场拆分等多种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利弊。审计独立性的提高和民间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审计职业的存在依据、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安排、加强诚信教育等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以适应投资者对企业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的要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披露尚未完全符合要求,现有准则无法完全有效地指导注册会计师对公允价值的审计工作,公允价值审计质量倍受威胁。文章探讨了我国公允价值审计的现状以及面临的诸多困境,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审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审计风险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风险是指在特定的主客观环境下,在特定的时期、空间内,由于CPA对会计信息中存在严重错报漏报和公允表达的情况下,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所引起的并给审计主体带来审计失败的现实损失和潜在损失。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隐蔽性与可控性、偶然性和时间的随意性、必然性、超然的全过程性以及可转换性、利害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注册会计师在对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关注期后事项,因为期后事项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所审计年度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而且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责任、审计结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迎春 《新智慧》2008,(10):48-49
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出发,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和披露充分性的评价,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提出了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