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文化融合对流动人口城市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文化融合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城市创业的概率,这一影响是通过增加他们对流入地人身份的认同和在流入地的社会资本实现的.与"生存型"创业相比,文化融合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要大一些.另外,老一代、高中以下学历的流动人口城市创业行为受文化融合的影响更大一些.因此政府应尽快扫除阻碍流动人口文化融合的制度性因素,改善他们的居住和人文环境,促进其文化融合,最大限度发挥文化融合在流动人口城市创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融合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的圈子主要还是依赖于初级关系,政府、社会、社区向流动人口提供的制度性支持非常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的整体程度不高,但是与城市中的有些群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融合。最后,文章提出了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等促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逐步成为影响城市管理的重要因素。利用对大连市1017名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从公共服务、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社区参与和身份认同5个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总体社会融合程度偏低。从具体维度来看,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程度较好,而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有限,其经济地位、社会保障、社区参与的融合程度呈现出依次下降的趋势。户籍因素造成的"城乡差分"使得城—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高于乡—城流动人口,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是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乡镇论坛》2011,(33):13-13
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报告》对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人口流动迁移与城镇化、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五普、六普和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北上广深四座特大城市的区位熵、差异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2000-2015年,我国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形成近郊集中居住的环状区域,不同户口地类型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不同。城市流动人口从近郊集中转向远郊扩散,镇流动人口从远郊集中转向郊区分散,农村流动人口从郊区集中转向城市各区域扩散。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程度总体呈先加深后减少趋势,城市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好,镇的流动人口融合程度一般,农村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差;农村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隔离程度最为严重。各特大城市人口多元化程度在15年间普遍上升且趋向一致,特大城市人口多样化指数可能存在0. 7左右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6.
大城市开发区流动人口居住特征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上海开发区--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具有明显的非居民化的居住特征,表现在居住场所集中于城市边缘,居住地更换频繁,居住质量差和居民身份认同感缺乏.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在大城市的居住健康和大城市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和谐,有必要采取措施,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控城市人口规模,制定流动人口的居住标准,提升住房质量;增进流动人口的居民身份认同,;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增进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居住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因而加强对城市人口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现阶段芙蓉区城郊结合部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总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数目激增,出生人口素质健康水平有待提高等。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遵循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重视其自身的组织,以达成服务自身、服务城市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的迁移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人口迁移的政策制定应建立在对流动人口特征及变化趋势的深入了解基础之上。在京流动人口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对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缓解老龄化压力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多数流动人口在京居住依赖租房,房租是导致其生活成本日益上升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较低,尤其城乡接合部地区社会隔离现象较为显著,大量流动人口未能有效融入现代城市的生产生活体系。首都的人口管控与城市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通过“控”“收”联动,加强人口的有序流动,也要疏解与引导相结合,使流动人口的结构与行为更符合首都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来到东南部沿海地区,导致大量城市流动人口的出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导致这一群体与当地社会的融合过程产生多重阻碍,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是流动人口难以获得社会认同感。本文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寻提高其社会认同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同一框架下研究方言距离、城市包容性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方言距离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而城市包容性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同时能够缓解方言距离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方言距离阻碍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而城市包容性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同时弱化了方言距离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并非方言距离的作用机制,跨方言流动反而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这意味着方言距离阻碍劳动要素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的流动和配置。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安全问题上引入"脆弱性"这一概念,初步构建城市脆弱性的研究框架: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应急管理水平,是影响城市脆弱性的结构性因素。突发事件是城市脆弱性产生的主要胁迫因素。城市规划和建设应以安全为基点,将城市脆弱性分析作为新依据,建立城市规模、密度和形态三位一体的关系,做好城市安全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增强城市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往社会城市之路——霍华德的构想与中国城市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的动态过程是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当迁移数量达到或已经远远超过城市的容纳数量的时候,城市将怎么继续下去?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提出通过建设田园城市以及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最终构建一个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的田园城市群——社会城市,从而达到重新分布城市拥挤人口的目的。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时期,农村流动人口的大规模城市聚集已经明显造成了城市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城市病。中国城市将怎么继续下去,中国城市的未来在哪里?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城市化的动态过程与静态结果;(二)霍华德构想的社会城市——重读《明日的田园城市》;(三)中国城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alytical urban system equilibrium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in a two-dimensional monocentric city. The proposed model involves four types of agents: local authorities, property developers, households and household workers (i.e. commuters). The local authorities aim to maximize the total social welfare of the urban system by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in the city. The property developers seek to determine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land market to maximize the net profit generated from the housing supply. The households choose residential locations that maximize their utility within a budget constraint, and the commuters choose the radial major roads that minimize their individual costs of travel between home and workplace. A heuristic solution procedure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urban system equilibrium solution. A system optimum model is also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density of radial major roads that maximizes the social welfare of the urban system. The proposed model can endogenously determine household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and land values across the city, along with the housing market structure in terms of housing prices and space. Numerical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es of congestion pricing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dding a new radial major road) are carried out together with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service level of radial major roads, urban population size, and household income level on the urban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农村管理体制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的失效,指出这是导致城乡结合部出现城市建设混乱、土地利用失控、社会矛盾集中等多种问题的根源,维护失地农民以及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唐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97-103
城市户籍政策调整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充分剖析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二代优先”的户籍政策调整新思路,即允许流动人口子女先于父母双方获得城市常住户口,其基本前提是其父母已经在该城市就业、居住达到一定的年限.这一政策可以较好地与现有落户政策衔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且有...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融合综合指标以及经济、心理、行为、身份各个融合分指标,建立联立方程研究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融合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没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只有建立在社会融合基础上的城镇化才能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和行为融合并没有带来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脱离社会融合的城镇化水平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为负,但城镇化和社会融合四个维度的交互项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为正;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规模以及两个变量与社会融合的交互项都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说明在相同的社会融合水平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群体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越大;与中小城市相比,在特大和超大城市中社会融合水平的提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城融合。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机融合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服务的基础薄弱和城市主体功能不强、职住分离严重、进入行业难以达到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也积累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比如工业园区转型模式、卧城转型模式、平地造城模式等。其他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正确的社会化规划,实现新区各部分的有机成长,构建体系化的新区服务网络来促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8.
土地财政与最优城市规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人口规模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了多方案、多角度的预测与校核,并针对现状问题和城市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人口发展策略和空间布局建议,为科学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0.
Neoliberal urban governance is often framed as a break with the social statecraft of the postwar period. If we approach social government as a specific mode of biopolitical population politics, neoliberal reforms can instead be understood as re-articulating the welfarist version of postwar social planning.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how social urban government can become the basis of neoliberal planning through a study of the Swedish city of Malmö, which has shifted its approach from emblematic Scandinavian social democratic welfare urbanism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neoliberal planning. Malmö is a city where distinctions between desirable and unwanted populations are produced by municipal social planning that concerns itself with accumulating human resources. Postwar social planning technologies are thus re-articulated as the basis for making space competitive for certain residents. This mode of planning is described as a type of ‘social neoliberalism’, which, instead of circumscribing neoliberal economics, extends the reach of neoliberalism into social governmen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alls for a return to social planning need to be complicated by accounts of how social government itself has been remade by neoliberal reforms. It also points out how the divisions produced by social neoliberalism expose powerful fault lines that reveal a terrain of political strugg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