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销售货物时收取的包装物押金逾期应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记入的借方对应科目是哪些,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文章对此进行系统讨论,导致会计工作者在学习、考试和实务处理时倍感疑惑。笔者认为可以将其记入“其他应付款”“、递延税款”“、包装物”“、营业费用”“  相似文献   

2.
存出包装物押金损失的处理方法吴明烨存出包装物押金,按现行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存出包装物押金较多的企业,也可以增设“存出保证金”科目核算。存出包装物押金由于毁坏、短少或逾期,无法收回押金时,目前不少企业均以“坏帐损失”处理,还有...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8年第二期刊登张延松同志《没收包装物押金的帐务处理》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读后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张文有以下各点应予商榷,同时提出建议。(正)没收A商店逾期未退回木箱押金240元,全数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分离出的销项税额34.87元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其帐务处理是不妥的。非主营业务与主营业务一样,其销售收入在帐面上的反映同是不含增值税的。(2)退回的木箱,既是用于出租,理应扣除租金后退款,所以退款额应低于2160元。(3)包装物既“已作价随同产品出售”,其所有权就转属购货…  相似文献   

4.
一、其他应付款概念及当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他应付款本意是指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采用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包装物租金、其他单位存入的保证金和应付统筹退休金等.我们在对企业财务收支及损益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把不属于其他应付款的项目列于其他应付款项目,利用其他应付款帐户隐瞒收入,逃避税金.表现在:1.把产品已售出、劳务已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的部分营业收入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上.2.把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存货溢余不冲减管理费用、调增利润,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待处理损益帐上.3.罚没收入、清理废旧物资的废品收入、包装物押金没收收入等不作营业外收入处理,把它挂在其他应付款——罚没违章收入上.例如:我们审计某企业1996年的其他应付款明细帐时,发现其他应付款有笔贷方余额60万元是从上年结转过来的,怀疑有隐瞒收入行为,查阅凭证,  相似文献   

5.
一、通过“预提费用”科目核算职工教育经费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实务中将职工参加学习、培训等产生的费用计入职工教育经费,并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笔者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欠妥,理由如下:1.职工教育经费的性质与“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范畴不符。现行会计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6.
配比原则要求会计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及计提税金.本文发现,除酒类产品(不含啤酒、黄酒)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外,其他应税消费品的包装物押金流转税核算均符合配比原则,表现为"会税一致".配比原则要求押金收入与税金不仅在时间上配比,还需在核算科目上配比.流转税中与押金收入"真正"配比的税金是消费税而非增值税.  相似文献   

7.
包装物押金会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物押金是指企业在销售货物时为了促使购货方及早退回包装物以便周转使用而另外收取的押金。包装物押金的处理税法中有明确规定,但会计准则中对此规定很少,不具有操作性。现对该业务中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税法对包装物及其押金所作的规定包装物是指包装货物的各种物品。企业销售货物时另收取包装物押金,目的是促进购货方及早退回包装物以便周转使用。对包装物及其押金是否计入货物销售额呢?按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对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并有几点作了说明:(1)在将包装物押金并入销售额征税时,需要先将该押金换算为不含税价;(2)包装物押金不应混同于包装物租金,包装物租金…  相似文献   

9.
对出借包装物没收押金会计处理的探讨卢新国1994年7月6日,财政部会计司(94)财会字第31号文“关于印发《企业执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的通知”规定:“对于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而没收的部分,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简...  相似文献   

10.
包装物是指销货企业包装本单位货物的各种物品。销货方收取包装物押金的目的是促使购货方及早退回包装物,以便周转使用。对包装物押金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实践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要单独记账核算,不并入销售额征税。但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和已收取的一年以上的押金,应并入销售额,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和消费税额。一、收取及没收包装物押金时的会计处理例:某企业销售甲产品100件,每件成本550元,售价700元;另外收取包装物押金7020元,包装…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与“企业会计制度”原规定不同,针对小企业的特点.《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本科目仅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涉及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等事项。并规定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事项列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规定有差别.所以会引起企业的会计利润与计税利润差异.除了涉及到报告年度销售退回等事项引起的损益调整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出租、出借包装物逾期未退回押金的逾期,会计上以超过合同约定期限为限,税法上以超过1年为限。包装物押金征税规定中的逾期以一年为期限,对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额征税。个别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较长的,报经税务机关确定后,可适当放宽逾期期限。  相似文献   

13.
包装物押金流转税处理的税务会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销售货物需要大量使用包装物,销售企业对包装物的处理视不同情况或随同产品一并销售,或出租出借给购货方收取押金。对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税法和会计制度分别有若干规定,但对一些具体业务政策并未明确,给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多的政策选择空间。笔者期望通过该业务的会计分析,对会计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工会经费是企业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 ,按照职工工资总额 (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贴 )的2 %提取和缴拨给工会使用的经费。有关工会经费使用和核算方法 ,新旧会计制度的规定基本上没有变化。即当企业按月提取工会经费时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实际使用时 ,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问题在于新工会法对于工会经费使用的规定与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所不同。按照新工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 :“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也就是说 ,除了上述规定的范围之外的开支 …  相似文献   

15.
包装物是指为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由于包装物业务事项较多,且又涉及到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不同要求,有些问题容易混淆.因此,在会计核算中应注意分清几个界限:  相似文献   

16.
小企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核算与原制度核算不同,本科目仅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涉及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等事项,并规定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事项列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差别,因此会引起企业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差异,除了涉及到报告年度销售退回等事项引起的需要调整损益以外,通常还会因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或少列成本费用等引起的会计利润与税务利润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额。这里试析小企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方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姚金武 《财会月刊》2012,(35):59-60
没收包装物押金要计税,而白酒包装物押金的计税有特殊规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不计税。本文按"销售税金折让"与"不完全押金"分别分析业务内容,阐明计税的方法及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包装物包含于周转材料中,可以单独设置"1412包装物"科目;对于包装物不多的小企业,可以不设置"周转材料"科目,将包装物并入"原材料"科目核算。笔者现简单归纳一下小企业的包装物会计核算。1.取得包装物的核算比较简单,可参照原材料进行处理。2.《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生产、施工领用包装物可以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制度》负债类设有专项应付款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接受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拨款,如专项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以及从其他来源取得的款项。但由于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在具体应用中不统一,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下面笔者就专项应付款核算时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浅谈如下。1.取得专项应付款的会计核算。企业取得专项应付款的渠道一是国家拨入,二是从其他来源取得。无论是国家拨入还是其他来源取得的款项均在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企业收到的专项应付款是否在开户银行开…  相似文献   

20.
王碧秀 《会计之友》2009,(15):82-84
现代企业销售货物需要大量使用包装物,销售企业对包装物的处理视不同情况或随同产品一并销售,或出租出借给购货方收取押全。对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税法和会计制度分别有若干规定,但对一些具体业务政策并未明确,给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了更多的政策选择空间。笔者期望通过该业务的会计分析,对会计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