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截至2003年10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业性机构,其中84家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此外,外资银行类机构在我国还设立了211家代表处,12家外资银行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5家外资银行分行开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近一半的外资银行可以从事对各类客户的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贸,中国银行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有利于引进外资。一方面,按照规定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一个营业机构,至少要带进相当于 1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还需增资 3000万元。据统计,截止 1999年 9月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分行 155家,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 313. 63亿美元,贷款总额 226. 54亿美元,负债总额 286. 82亿美元。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贷款总额中的 90%放在了中国境内企业,目前已有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华投资。外商投资企业达 20多万家。全球最大的 500家企业集团已有 200多家在华…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期间,外资银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1861—1865年间,又有一批外资银行在华设立营业机构,由此形成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然而接踵而至的则是1866年以后部分外资银行因经营失败或业务不景气而退出了中国金融市场。这部分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失败对民族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也有警示作用,其中的原因值得国人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旸  张磊 《经济》2008,(1):64-65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渐进取消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并于2006年12月11日实现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国民待遇。进入银行业中的外资力量逐渐增强,体现在数量与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市场的投资力度上。截至2007年10月末,在华外商独资银行20家,下设分行95家;合资银行有3家,下设5家分行和1家附属机构;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有3家。另外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130家分行。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银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出现在中国的。1979年12月,日本进出口银行率先在北京设立代表处。1982年,我国开始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金融机构。到2001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191家,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和天津等地。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外资银行目前在华贷款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不过随着入世后的逐步开放,预计其市场占有率在2010年之前可以提高到10%。新法案的出台在2002年以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管制要求和中资银行不同:在人民币业务上,仅限在上海和深圳试点,服务对象为外商投资企…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有19个国家(或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1家营业性机构。截至2003年10月,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470多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资产的1.4%。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15年外资银行在华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0%以上。其在中国经济、金融中的地位和影响将日益重要。为此,无论是按照巴塞尔委员  相似文献   

7.
外资银行监管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将更多地进入我国,例如,在中美双边协议中,我国已作出承诺:入世后5年,外资银行在华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和在华客户服务限制都将被取消。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及其经营范围逐步扩大,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显的影响。因此,当前较为紧迫和重要的问题是尽快完善和加强对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风险与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入世后,其发展势头将会越来越强劲。毋庸讳言,外资银行在华大力拓展业务,既有积极效应,又隐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隐藏着金融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已达172家,总资产316.84亿美元,折成人民币占境内银行业的2%;外汇贷款余额为237亿美元,占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28%;国际结算则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0%;在上海、深圳两地已有25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三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  相似文献   

9.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出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序幕。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全方位的展开。在这种形势下,对在我国的外资银行业务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华外资银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包括3家外资银行在内的22家商业银行1998-2009年的数据,利用Panzar - Rosse H指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升了银行系统的竞争.就不同类型银行系统内部的竞争状况而言,大型国有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最高而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则最低.文章最后还就如何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佳 《商周刊》2011,(12):70-73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青岛作为中国东部的沿海开放城市,成为不少外资银行设立分行的首选。1991年5月,应青岛市外经委邀请,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国业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素访问青岛。1992年1月,汇丰银行设立青岛分行后,1993年正式对外营业,这是改革开放后外资银行在青岛设立的首家分行。30多年来,外资金融机构在青岛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如今,青岛已有10余家外资银行及代表处,成为山东省外资银行最为密集的地区。他们名称不同、国籍不同、法人身份也有不同,可是在百姓市民的眼中,众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虽然目前从中行、建行、工行的年报、半年报来看,3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很多学者也对3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乐观态度,但是本人认为随着外资银行入华进程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率任务依然艰巨,在一定程度上很有可能反弹。本文通过在外资银行入华引起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反弹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率反弹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拓展与市场份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我国批准设立了第一家外国商业银行代表处,拉开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序幕。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发展及其监管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当代经济》2011,(4):48-49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不断涌入中国金融市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时至今日,外资银行没有取得预期的市场地位,最近5年来,在中国的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2%左右,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市场份额连续出现了下降.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现状,以及金融危机之后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银行业对外完全开放。近年来,外资银行在内地的机构数量、地域范围、业务种类以及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银监会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华23个城市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比加入世贸组织前增加了43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共181家.法人机构14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达到25个。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与国际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与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华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底,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资银行在华设有营业性机构191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49家,代表处211家。外资银行总资  相似文献   

17.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跨国银行在华投资的省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外资银行在大陆的投资活动受到各省级政府的关注。在确立跨国银行进入大陆省级区域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文章利用1996年初至2006年7月底在华265家外资银行机构的最新数据,运用条件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跨国银行在华投资区域决定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因素和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因素对外资银行有显著的吸引力,而区域政策环境因素和经营成本因素则无显著影响。各省域招商外资银行的工作重点应立足发展本地经济、营造外资集聚、完善金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做好外资银行机构的服务等工作,而非一味地提供种种优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华投资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理论界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动因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方法对外资银行在我国投资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我国人均GDP、国内存贷款利率差、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是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祺 《经济论坛》2005,(21):100-102
一、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始于1979年,日本输出银行在北京首设办事处,成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标志。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后,我国逐步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