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田湘波 《生产力研究》2008,(18):121-123
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政府开始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虽然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光靠运动,不能形成防止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只有认真分析产生商业贿赂的成因,才有可能寻找到有效的途径防止商业贿赂这种腐败形式。从政治角度来说,商业贿赂的形成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政府体制不顺;规制不健全;政府行为不透明;政府及其官员权责不对称;中央对商业贿赂问题长期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反腐实践经验证明,只有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腐败问题才能减少群发效应.因此,对商业贿赂的治理重点应由事后惩治,转移到事前预防,构建一个完整的预防商业贿赂的体系,而内部审计就具有这样的事前预防功能,本文以研究商业贿赂治理为主线,通过分析内部审计预防商业贿赂的可能性,提出构建内部审计预防商业贿赂的机制及其保障其有效运行的措施.只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便可以用内部审计筑起一道抵御商业贿赂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3.
依靠制度建设遏制商业贿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贿赂近年来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对商业贿赂危害的认识趋于一致,尽管对治理商业贿赂是否影响经济发展有人仍心存疑虑.笔者探讨了商业贿赂的定义,考察了商业贿赂近年来所表现出的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分析了商业贿赂产生的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地方创新实践以及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依靠制度建设遏制商业贿赂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打击商业贿赂力度的加大,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基本情况和目前滋长迅速的原因,并从政府履行责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治理的措施和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3~2017年商业贿赂行为被媒体报道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商业贿赂的类型按照参与者分为官商贿赂和商商贿赂两种,实证检验贿赂报道对公司价值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被报道有贿赂行为的民营上市公司短期内有负面的市场反应,但是贿赂报道对公司价值在长期内没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负面的短期市场反应只是针对进行官商贿赂的公司,这些公司在长期内改进了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以上研究表明,公众对不同类型的商业贿赂行为的态度有差异,公众的区别对待影响了贿赂报道后公司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梁戈敏 《经济》2007,(3):129-131
商业贿赂是行贿人为了获得交易机会或获取超额利润而对潜在的交易方进行贿赂的行为.从市场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在一个消除了经济外部效应的有效的市场环境中,商业贿赂没有生存空间.商业贿赂与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两者存在高度的依存关系,并以经济的外部性环境为其生存的基础.公共领域因其所固有的不排他特征而存在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政府采购的公共属性导致政府采购活动存在经济的外部效应环境,政府采购的公共属性内在地决定了政府采购活动容易产生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成因与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断为商业贿赂的产生和蔓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供求失衡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为经营者进行商业贿赂带来了动力。虽然我国近年来更加重视和加强了对商业贿赂的治理,但在成本约束和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下,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来治理商业贿赂成本高昂且效果有限。所以要想有效治理商业贿赂,我们就要从商业贿赂的成因出发,瓦解其滋生的环境,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制,并借助全社会力量构筑全方位的商业贿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商业活动十分繁荣的现代社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滋生蔓延,这已成为商业交易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关于商业贿赂特点、对策思考、监督方式等操作性问题尚缺乏探讨.本文尝试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时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吴发水 《经济师》2010,(1):114-1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贿赂蔓延,学校也成了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校的商业贿赂重案、要案时有发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文章阐述了学校商业贿赂的主要类型、学校商业贿赂的主要主体,指出学校领导、教师及一般工作人员都应当提高对商业贿赂的警惕性,并对如何防范商业贿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阳 《时代经贸》2007,5(7):38-39
本文从商业贿赂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等入手,深入剖析商业贿赂产生的原因,阐述商业贿赂的危害和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从我国交通建设领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交通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江炎骏 《经济师》2014,(3):95-96,99
文章以某市工商系统2011—2012年度十佳案件为案例,对商业贿赂进行经济学分析。按照"经济人"假设,商业贿赂是参与双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作出的理性决策;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商业贿赂前提是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后果是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包括提高商业贿赂的查处率、增加贿赂成本、加强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12.
丁玉明 《经济师》2007,(5):72-73
商业贿赂作为行业普遍默认的一种“潜规则”,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一大社会公害。文章在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犯罪概念与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中国社会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根源,同时提出了整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已成为严重破坏经济秩序、腐蚀干部队伍、侵蚀党的肌体的重要根源,防止商业贿赂是各行业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石油物资供应各环节,找出商业贿赂产生的主要根源和风险控制点,提出预防物资供应领域商业贿赂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4.
笔者基于经济学视角对商业贿赂盛行的原因进行剖析,构建了相应的博弈决策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构建了行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和受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另一方面,将经济学中寻租理论引入到商业贿赂成因和治理的探析中,从而提出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路径以及相对应的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我国反商业贿赂制度和世界主要国家反商业贿赂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FCPA)及其近年有关中国的案例,分析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危害以及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框架和行政执法现状,对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加大反商业贿赂执法力度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并对完善立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史玉琴 《经济师》2008,(1):81-83
我国目前经济领域内商业贿赂有泛滥的趋势,其抬高了社会交易成本,引发不公平竞争,严重损害了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力。因此,在经济法领域,有必要对商业贿赂进行打击。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在经济立法方面对商业贿赂的规定,分析了其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校经济犯罪呈上升趋势.商业贿赂事件也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权力架构、法律供给和文化影响等层面,对高校商业贿赂成因进行解读,为今后的预防和治理提供多种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商业贿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治理商业贿赂根本要靠法制.商业贿赂法律界定的不完善,立法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亟待加以补充、修改和完善,期待建立严密的立法、公正的司法、有效的防范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领域的商业贿赂及不正当交易行为违背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妨碍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损坏银行业形象;商业贿赂增加银行经营成本,造成资产流失,损害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商业贿赂败坏社会风气,腐蚀银行干部和员工队伍。商业贿赂危害严重,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极大阻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因此,界定商业银行商业贿赂及不正当交易行为并探讨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商业银行商业贿赂及不正当交易的定义和特征(一)定义。商业银行商业贿赂行为是指银行从业人员在银行经营活动中为销售本单位经营的金融…  相似文献   

20.
吴杨 《经济研究导刊》2009,(21):102-103
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破坏市场秩序,妨碍公平竞争的资源合理配置,影响投资环境的行为。作者立足于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现状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商业贿赂行为规制的四点建议,呼吁将反商业贿赂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开,制定《反商业贿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