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CPI与PPI非线性调整的实证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CPI与PPI倒挂现象进行实证解释.研究结论表明,CPI与PPI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只有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才会开始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在调整过程中,CPI与PPI对误差修正的调整速度并不相同,PPI的调整速度要高于CPI的调整速度,而且调整主要是通过倒挂期PPI的变化来完成.两个区制的差别还反映在Granger因果关系上;在区制一时仅存在从CPI到PPI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区制二时存在CPI和PPI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深圳市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非线性的角度考察深圳市的CPI与PPI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采用逐步检验方法对CPI与PPI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关系进行动态分析。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样本时期内,存在着由PPI到CPI的单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逐步检验则进一步显示,PPI是引起CPI变化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原因。这说明供给因素在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中占优于需求因素,也意味着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将传导至下游消费品的价格,以致加大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应采取以供给调控为主的政策,并适时适度地根据CPI与PP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6,(10):54-68
本文在PPI和CPI产业链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价格预期传导机制。产业链是物价传导的经济基础,价格预期是物价传导的实现基础。本文同时构建包含货币因素的非线性MG系统模型(MNMG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PPI对CPI存在向下推动传导,平均时滞1至4个月,CPI对PPI存在反向反馈传导,平均时滞1至2个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在我国物价形成机制中均起显著作用,但需求因素更快地形成通胀(或通缩)的压力。(2)产业链和价格预期两种机制均发挥显著作用,两者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物价传导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产业链机制在CPI对PPI的反馈传导中作用更明显,而价格预期机制在PPI对CPI的推动传导中作用更明显。(3)我国PPI和CPI均存在显著的惯性持续效应,且通胀惯性作用强于物价之间的传导,一定程度上削弱物价之间的传导。(4)从政策上来看,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价格上涨或者紧缩时,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PPI长期持续下降,预期管理是重要且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途径.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CPI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进口和贸易顺差增长均推动了我国CPI上涨.在这些影响因素中.贸易顺差对我国CPI影响作用最大,进口的影响次之,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最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非参Tn统计量,对国际石油价格冲击与中美股票市场间的信息溢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石油价格和中美股票市场指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特征,传统的线性Granger检验存在明显偏误,国际石油价格与中国股票市场虽然不具有线性溢出关系,但是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而且中国股票市场对国际石油价格也具有微弱的非线性先导作用.与此相对,国际石油价格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双向溢出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CPI、PPI指数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9年间的月度数据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是PPI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反之PPI与CPI也是汇率的格兰杰原因,且以CPI和PPI为代表的国内物价水平对人民币汇率有着反向影响;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很小,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不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所以要采取措施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运用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2005年7月至2013年9月我国热钱流入规模与PPI同比增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国际热钱的流入是导致PPI上升的Granger原因,而PPI上升不是国际热钱流入的Granger原因.关于如何减少国际热钱流入对我国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影响,本文主要从防控热钱流入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价格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变量,其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调控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4个价格指数RMPI、PPI、CGPI和CPI,借鉴使用Toda和Yamamoto以及Dolado和Lütkepohl提出的Granger检验改进方法,对中国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由生产链条向消费链条正向传导存在阻塞外,中国市场价格传导整体较为顺畅;中国的价格变动较多地由需求因素驱动。这一结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与股票市场有着一定的联动性.我国在2017年底开启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其关联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一方面通过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综合检验各碳交易试点地区的碳收益率与股票市场整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广东、天津的碳收益与深证综指和湖北与上证综指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北京、上海、广东与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存在双向或单向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价格、收益率与试点区域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进行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与其区域股市在长期、短期上都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Copula函数,基于2004.1-2012.3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文章实证分析CPI和PPI的相互关系;通过平方欧式距离检验,认为t-Copula函数是所有Copula函数中对CPI和PPI的拟合程度最优,计算结果表明CPI、PPI存在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两者表现出同时上涨或同时下跌的状态;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NCPI、城市消费者价格指数UCPI和农村消费者价格指数RCPI与PPI的尾部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2、0.4560和0.2136,农村相对城市自给自足成分较高和消费结构的差异,PPI对RCPI的影响程度要弱于对UCPI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鞠卉  胡俊华 《生产力研究》2012,(3):62-64,111
计算货币政策外部效应时滞是货币经济实证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可以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从而为政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文章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向量自回归动态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1996年来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变化对居民消费价格CPI和生产资料价格PPI的作用时滞进行测算,得出:M1、M2均是影响CPI、PPI同比变化的显著因素,M1对CPI的作用时滞大致为2个月,对PPI的作用时滞大致为3个月;M2对CPI的作用时滞为3个月,对PPI的作用时滞为4个月。  相似文献   

12.
对通货膨胀及其成因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与政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1997~2009年新一周期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月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格兰杰因果关系走向是CPI影响PPI,即价格传导走向是自下而上,而不是相反。这也就是说,总需求的扩张仍是此阶段通货膨胀的根源,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等非典型通胀的解释得不到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在解释现阶段通胀中,供给价格弹性和巨型经济体是需要注意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立 《经济问题》2012,(7):35-38
选取1997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定基处理和季节调整,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该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CPI和P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与PPI互为格兰杰因果。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CPI和PPI自己对自己的变化的贡献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潘家芹 《经济师》2007,(3):53-54
我国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一直高位运行,根据理论逻辑,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最后会拉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然而PPI始终没有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出现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现象,使得很多人开始怀疑CPI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文章试图从我国目前CPI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角度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CPI整体指数及其8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CPI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CPI波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农村CPI的8项分类指数中,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居住3项分类指数既是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长期驱动力。因此,稳定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类商品的价格是控制农村CPI波动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框架考察三种外生冲击对CPI和PPI的影响,并尝试对CPI与PPI"背离"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对CPI、PPI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央行货币调控时应更加关注利率调整对PPI的影响;(2)短期内需求冲击更易引致价格波动,且对CPI影响大于PPI;长期内供给冲击对价格波动影响强于需求冲击,且对PPI影响大于CPI。同时,本文发现财政因素也是导致CPI与PPI"背离"的原因。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短期可通过完善需求管理抑制CPI与PPI"背离"程度扩大,长期应坚持供给侧改革以扭转二者"背离"趋势,以此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并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往多是基于线性模型开展的.而在实际中由于受诸多其他因素影响,二者之间存在动态的非线性效应.本文使用我国1981-2012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对此问题开展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刑事犯罪率的影响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两者存在的正向非线性效应表现出显著的阶段变化特征.具体主要分为七个阶段,即1986年之前的平衡I期、1986-1993年间的急剧波动Ⅰ期、1993-1998年间的平衡Ⅱ期、1998-1999年间的上升期、1999-2002年间的平衡Ⅲ期、2002-2008年间的急剧波动Ⅱ期和2008年以后的平衡Ⅳ期.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荒"频现迫使政府多次上调上网电价。然而,在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上调上网电价是否对PPI和CPI构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导致通胀加剧的疑问亟待回答。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了上网电价波动对中国PPI和CPI水平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上涨对中国PPI和CPI的影响都比较小,并没有导致通胀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对PPI和CPI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约为6个月和3个月左右,其中对PPI的影响比对CPI的影响要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是从上网电价→PPI和上网电价→CPI;两者反向传导以及PPI→CPI并不畅通,但CPI→PPI的反馈效应不容忽视。进而本文提出了适当上调上网电价、继续规制销售电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H股指数期货作为与中国内地股市关联度最高的海外股指期货,它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是观察沪深300指数期货对现货市场影响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混合分布假说,分别利用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与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H股指数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内部交易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现货市场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不仅存在双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交易量推动价格波动的能力更强,由此表明H股指数期货降低了现货市场信息不对称,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则低估了交易量与收益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PPI与CPI长时间持续背离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本文从大宗商品价格、上下游生产结构与金融摩擦异质性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并探讨了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研究发现:(1)负向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导致PPI的下降,由此带来的货币政策宽松与中国结构性金融摩擦分别从需求端和成本端拉升了 CPI,从而导致PPI与CPI的反向背离,这为PPI与CPI的背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2)本文比较了盯住PPI通胀、CPI通胀以及两者加权通胀的货币政策规则,发现盯住加权通胀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小,表明央行在稳定CPI的同时,也应重视对PPI的稳定.(3)本文比较了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结果表明从福利角度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显著优于数量型工具.此外,本文强调了上下游金融摩擦异质性这一结构性特征对认识中国经济现象以及制定政策的重要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