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茭白、鱼、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立体种养新模式。在田中种植茭白,一年收二季,四面围沟养殖名、特、优鱼类及蛙类,亩平均经济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是常规种植茭白收入的5倍。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茭田的选择及整理选排灌方便的肥水田、深脚烂泥田、冷浸田、低产稻田,离原田埂2米远处挖1.5~4米宽的围沟,沟深O.8~1米,再每隔20~30米挖一条宽1米,深0.8米的腰沟。围沟起出的泥土用以加高加固田埂,要求埂面宽2~3  相似文献   

2.
<正> 本地实践表明,利用浅水环境种植荸荠、养殖青虾,既可获得荸荠、青虾双丰收,又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受光条件好的水田种植荸荠,面积以3—5亩为宜。在荸荠田周边开挖宽0.5米、深0.8米的外环沟,在畦面上每隔2.5米开挖一条宽0.5米、深0.6米的畦沟,畦沟要开成“王”、“田”字形,做到沟与沟相通。荸荠田两侧设有注、排水系  相似文献   

3.
广西浦北县农民罗礼谦,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承包2.47亩责任田(包括0.3亩小池塘)。近几年来,他对承包的责任田进行立体开发,搞“畦稻沟鱼田埂果”的种养结合多层次经营。 第一个生产层次是种植水稻,并搞好稻田养鱼。他在稻田作畦挖深沟,按一畦一沟平行排列。畦宽2米,畦间相距(即沟宽)0.3米,沟深0.2米;同时沿田埂四周开挖环沟,沟宽0.6米,深0.4米,用一管道使之与小池塘  相似文献   

4.
<正> 一、规格尺寸 垄宽60cm,插三行秧,也可垄宽40cm,插两行秧,垄窄比垄宽稻谷长得好,鱼的利用面积大。垄沟深50cm,腰、围沟宽1米,深1米。两对面蓄水沟宽2—3米,深2米。这样立体种植,实际水面为60%供养鱼,种稻面积为80%,双重利用面积为40%,实际利用面积为140%。  相似文献   

5.
正种植技术土壤选择:黄金梨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性能好且pH值在5.0~8.5之间的砂壤土或壤土。栽植密度:黄金梨株行距栽植密度为2×3米、3×1米、2×1米、2×0.7米、1.5×0.7米。合理配置授粉树:较好的授粉树品种有绿宝石、丰水等,在种植黄金梨的时候可按照1∶3~8配置。栽植时期及方法:栽植时期:9月至次年3月均可种植,以10~11月种植最佳。  相似文献   

6.
<正> 一、蟹池要符合养蟹的生态要求许多蟹池由稻田改造而成,其共同点是在稻田四周人工开挖窄而浅的小沟。从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此类蟹池存在以下不足:1、池埂陡,不利于种植水草和投饵,不利于观察河蟹摄食和活动情况。2、沟面窄、水浅。一般沟面宽仅2米,底宽1米左右,蟹池平均水深仅40—50厘米,最深水位仅80厘米左右,池埂不结实,渗漏严重,7—8月份需天天加水,并且池底水温很高,不适宜河蟹生存,增加了河蟹  相似文献   

7.
夏树让 《农家之友》2003,(23):34-34
一、种、养结合1.形成种养自然生物链。利用立体农业技术,将种植美国提子和水蛭、鸡、蚯蚓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然生物链,在有效的空间内创造生态立体效益。在3×2.5米的葡萄树行间,挖深1米、宽50厘米的沟,沟内放水,种  相似文献   

8.
青虾为名贵水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而且具有浅水性生活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养虾田的选择和建设:(1)稻田选择。养虾田首先要选择那些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能够保水、保肥的稻田;其次要尽量选择那些交通比较便利的田块。(2)养虾田的建设。一是加高加固田埂,使之高达0.7米,宽达1米,不垮不漏;二是疏通进排水系统,确保排灌自如;三是设置好拦鱼栅,在进水口设置40目、80目的双层筛网,排水口设置60目的单层筛网;四是挖好沟和池,在离田埂1.5~2米处挖“田”字沟,沟宽3米,沟深0.5~0.7米,“田”字沟中间挖一面积40…  相似文献   

9.
<正> 一、稻田工程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土质为粘壤土,要求肥沃和保水性能较好。 稻田工程建设包括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沟是蟹活动的主要场所,沿田埂内侧田间开挖,要求沟宽3米、深0.5米。田间沟与环沟和稻田相连,视田块大小,开控成横沟或“+”、“#”字形沟,沟宽1米、深0.5米。暂养池用于培养V期幼蟹、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等,规格为10×2×1米。以上在三部分占稻田面积的10—15%。工程建设的土方约200立方米,用以加高加宽田埂,使之成宽1—2米,高0.5—1米。  相似文献   

10.
<正> 大面积鱼池混养特种水产品比单纯养鱼提高效益1.5—3倍,现将其主要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利用低洼农田、荒地、湖泊浅滩,挖沟筑堤,面积在75-600亩之间,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沟深1.5-2米,滩面可提水0.8-1.2米。要求靠近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八句要领要记牢。1、塘口水深适中:平均水深不超过1米(四周带1.2米深环沟,中间浅水区在0.5米左右,可植水生作物)。2、养前清除杂鱼:进水后放苗前,必须清杀杂鱼并消毒。3、水面种养结合:水面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1.深翻改土。深翻方法用壕沟法和种植穴扩大法。(1)壕沟法:在梯田内侧或行间,挖深、宽各1米的长条壕沟,将表土与底土分别放于上下方,然后将草皮、绿肥、堆厩肥等有机肥料与土壤分6层埋入,先放表土,后放底土,粗肥压入底层,精肥施于上层及附近处。每100斤绿肥撒熟石灰1.5斤,填土应高出地面30厘米。(2)种植穴扩大法:在定植穴外或在成年树树冠外缘挖短弧形沟,短长方沟或方穴,当年在东西两方,次年在南北两方,逐年向外扩大,做到全园深翻改土。2.扩种绿肥,以园养园。种绿肥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鲜草产量高,不与柑桔争肥争水,养分含量高的绿…  相似文献   

13.
奉新县会埠乡从福建引进槟榔芋种植2000亩,今年引种成功,产量高,一般亩产商品芋3000斤~4000斤,最高产量可达6000斤~7000斤,经济效益是种植水稻产值的3倍~4倍。1.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底至清明节播种,10月中旬至翌年2月底采收,全生育期180天~200天。2.整地播种:槟榔芋最忌连作,应选择前茬未种过芋类的田块种植。以有机质含量高、易排易灌,半阴半阳,沙质土壤种植为宜。冬翻时,必须开好排水沟,围沟和腰沟,需排水方便不易积水。3月中旬前,需整好田畦,一般包沟一米,畦内沟深10厘米~…  相似文献   

14.
吴士平 《致富之友》2001,(11):35-35
一.麦子/绿肥—西瓜/棉花/绿豆4.5米为一个种植组合,秋播麦田幅度为1.5米宽,畦两边各条播一行绿肥,春播翻绿肥,在畦两侧距墒沟20厘米各移栽一行西瓜,密度600株,在西瓜内侧距西瓜30厘米移栽一单行或双窄行棉花,密度1500—2000株,棉花行间空幅宽2.  相似文献   

15.
<正> 大面积鱼池混养特种水产品比单纯养鱼提高效益1.5倍—3倍。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 利用低洼农田、荒地、湖泊浅滩,挖沟筑堤,面积在5—40公顷之间,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沟深1.5—2米,滩面可提水0.8—1.2米。要求靠近水源,  相似文献   

16.
<正> 稻田鱼种越冬,由于面积不大,水浅,容易受外界影响。为了使稻田鱼种安全越冬,必须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一、开好沟田。在稻田四周开好围沟,田的中间开好“井”字沟或“十”字沟,一般沟宽70—90厘米,深40—60厘米,做到沟沟相通。在十字沟相交处挖一个5—8平方米的鱼凼,深度在1米至1.2米左右,有条件的还可以用水稻禾草、木皮、盖屋草搭草棚,以方便稻田鱼种栖息。  相似文献   

17.
苦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苦瓜杂种优势的广泛利用,大幅度提高了苦瓜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种子经营相当分散,导致市场上的苦瓜种子纯度参差不齐,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笔者经过多年的繁制种实践,提出提高苦瓜杂交制种质量的建议如下。1.选地和整地选择前作为非瓜类作物的肥力水平高、地下水位高,且排灌条件好的壤土种植,隔离条件为周围1000米内不种植其他苦瓜品种。地深耕晒干耙平,按1.8~2米起畦(包沟)双行植。春植株距35~40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稻田养虾的田间准备 养虾的稻田要求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土质肥沃、用电、交通方便。每块稻田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田埂四周应加固夯实,防止漏水。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沿田埂内侧或离田埂2—3米开挖,沟宽3-5米,深1.2-1.5米,坡比1:2,田块较大的稻田中间开挖“+”字形或“井”字形  相似文献   

19.
<正>小龙虾、茭白生态种养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新模式。在田中种植茭白,一年收1~2季,沟内养小龙虾,亩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是单一种植茭白收入的2~3倍。现将其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稻田工程是基础 1、稻田选择: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宜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清新的稻田,尤其以库区闸口附近为佳,面积3—5亩。 2、开挖虾沟:沿稻田四周开挖一环形沟,沟宽3—5m,深0.3m,沟内人工种植水花生、聚草等挺水植物,沟面放入浮萍等漂浮植物,供罗氏沼虾栖息,隐蔽及蜕壳所用。 3、加固田埂:用开挖虾沟的泥土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60—80cm,宽50cm,并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