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喻明志 《消费导刊》2009,(8):175-17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  相似文献   

2.
<正>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孔子创立儒学、汉武帝定之为国学以来,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处于正统地位,而且对塑造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儒家文化仍对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安定、思想文化、道德重建和经济管理等)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连西方国家的不少学者都承认儒家文化是克服西方文化局限的整个世界性精神财富。1985年,在意大利召开的第15届世界财务政策及经济成长研讨会上,对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四小龙”  相似文献   

3.
潘旭 《商》2012,(11):132-132
谈起儒家文化,这个概念自提出之时起,就步入了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上来。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逐步发展与变化,儒家文化以其独有的身份和历史地位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刻而又长远。之所以有着如此深刻而又长远的地位及影响力,在其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历程。然而,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与其去抓住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不放,执着于其整体的体系来侃侃而谈,不如专注于其思想当中的一、二方面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究,充实新的血液,将儒家文化发展壮大。因此,本文从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和处世之道"义利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儒家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当中的影响,从而在分析讨论中总结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夏瑞婷 《消费导刊》2014,(12):160-16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而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我国的现代旅游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千多年以前,孔子在总结春秋战国以来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后经孟子的发扬光大,形成了思想辩证丰富、内容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一直在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而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市场行为和消费行为。因此,研究儒家文化对提高现代营销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营销管理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一个伦理型的思想体系,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张宁  杨洋 《现代商业》2012,(3):150-151
今天,中国的广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这对中国经济的促进和商业消费市场的繁荣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广告行为并非是一种单向度的市场行为,忽视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运行机制所涵盖的人文精神,缺少一种与之匹配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支撑,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活动,将在文化的流动中缺少与之对应的社会席位。因此,对广告进行一种价值和精神方面的分析,以求在深广的社会背景下对广告活动做出文化定位,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追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可使中国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弘扬华夏民族文化中"关人情、重伦理、尚道义"的优秀传统,并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下,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加以融合,以建构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公关营销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商》2016,(1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于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作进一步分析,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9.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可否借助儒家文化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仍是一个未知的学术问题。文章采用2001年到2007年中国海关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非正式制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历史的信息和数据来解释文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儒家文化促进了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对民营企业影响大于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经济学价值,对如何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力提供了证据和新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陆荣誉 《消费导刊》2009,(17):200-200
中国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消费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日益重要,人们也逐渐感受到消费社会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力量。由此孕育而生的消费文化也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代联系紧密的传播学更是对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关注紧密,消费文化的研究成为了文化传播乃至广告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广告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10):174-175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道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商科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特别是优秀传统商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商》2013,(21):247-247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基因,它流传到现代社会,仍然对中国社会各方面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儒家文化的特点着手,分析儒家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中立法、司法、执法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由此明晰我国现代法治建设诸多弊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繁荣,商品竞争激烈,使广告活动趋向多元化。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中国商品走出国门投入国际竞争大行列。而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和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华语市场,是世界瞩目的大市场,在国际商业竞争,广告活动中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广告国际化"中"国际主题本土制作"的民族文化导向是当前海内外广告界的共识。为了促进中国广告业进一步发展,提高广告致效水准,使广告有效地为市场营销、企生文化,企业形象、中外文化交流服务。西安市广告协会、陕西电视台、《中国广告》杂志社、西安邦达广告有限公司于10月13日至18日在西安联合举办"’94中华民族文化与广告国际研讨会"。会上海内外广告专家、学者就中华民族文化实质与广告传播;中国受众接受心理分析等方面问题进行专题讲演和交流,同时通过分组讨论,海内外代表一起,直接畅述、探讨、交流、沟通。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实质与内涵,中外文化比较,中华民族受众接受心理等方面理解与把握,以提高我国广告策划创意制作水准,使广告更有成效。本期与下一期选刊部份专题讲演和大会发言的材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4,(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形成的观念意识形态,并转而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的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蕴涵的深刻哲理和先进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现实的基础上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融合、践行的角度进行分析,试从中挖掘出一些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儒家文化和社会信任是否会影响普惠金融的实践效果?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都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然而,一些实践中的困境和理论上的未尽议题促使我们从微观层面上对此进行重审.通过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社会信任促进了普惠金融的普及,而儒家文化的秉承与践行却弱化了普惠金融的惠及可能性;社会信任对普惠金融的影响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关系推动的面向,而非文化推动的面向;儒家文化尚未渗透到社会信任体系之中——在金融意义上,儒家文化的影响并不表现在“信”的面向,而是嵌入到以“孝”为特征的家文化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收入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的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为基础,引入社会利益倾斜机制和社会权利能力赋予机制,体现对社会责任的应有担当;同时应充分借助儒家文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合意”的一面,以文化推动并实现金融在普惠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的重大价值,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民族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这几天的研讨和大会安排的"历史循迹"等活动,使我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了深一层的感情,而且对广告也有了深一层的理解。这就引导我对中华民族文化与广告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思考:一、广告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身所固有的一个部份。首先,我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下面,我们来谈谈21世纪儒商文化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三大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改变传统儒家文化的金字塔式等级秩序观念,变为平等、开放的新理念。儒家文化:社会金字塔秩序的捍卫者儒家文化是一个尊卑等级分明的文化。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相似文献   

19.
章淑君 《广告大观》2006,(4S):136-137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广告在传达商品信息、引导消费的同时,还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播特定的价值和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俗称“五常”)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既为现代广告创意提供深厚的土壤,也影响制约着广告的创意和表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中庸思想深入人心,文化的基因早已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思维和价值观之中,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国民性格,影响深远。为此,在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承载该理论或技术的我国特有社会文化以及该社会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探讨如何对高素质人才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