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基于包括环境要素禀赋的HOV模型,利用我国20个制造业行业2001-2012年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估计和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效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效应;环境规制强度在短期内不能立即发挥作用,但在长期内与出口贸易显著正相关,即环境规制强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时滞性。  相似文献   

2.
在对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贸易关系的众多研究中,研究者总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所困挠.文章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把汇率从影响出口贸易的众多因素中分离出来,并以广州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我们的结论是:汇率是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之一,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短期影响程度不大,长期有积累效应,人民币汇率存在滞后的J曲线效应.我们的结论证实了汇率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投入与成效角度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利用面板门槛、中介效应模型对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我国出口贸易低碳转型之间存在门槛效应,且通过外国直接投资、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于出口贸易低碳转型;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时会显著促进出口贸易低碳转型。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由弱到强,其推动作用会被削弱并会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环境规制视阈下的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林产品贸易中借助其技术优势,以环境规制为名设定市场准入条件,限制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近些年来虽然中国林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但增长率明显下降,产品出口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然面临较大风险,林产品出口贸易依然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从短期来看,环境规制会导致中国林产品出口数量下降、产品成本上升及其国际竞争力下降;从长期来看,环境规制能给中国林产品出口带来创新效应、形象效应及绿色效应.在环境规制不可逆转情况下,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认证制度体系,转变贸易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打击非法林产品贸易力度,实现林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有效推动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均会影响某地区的比较优势,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文章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以HOV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面板方程,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出口量和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环境规制反应最为敏感的污染密集型行业为例,利用其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是否会抑制我国工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环境规制将对工业行业出口竞争力形成短期制约;然而,规制强度的进一步提升将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及生产效率,符合严格的国际环境标准,并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出口贸易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李怀政  林杰 《江苏商论》2011,(4):102-105
本文采用1992-2008年中国14个工业行业的4个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ECM)对环境规制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对于出口贸易显现一定抑制作用,而长期内,环境规制的出口贸易正效应十分显著;且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经济系统将以0.677131%的力度将非均衡调...  相似文献   

9.
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欧盟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比较优势对一国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引擎作用,从两个维度验证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均不高,"污染避难所效应"尚未在中国实际凸显,但工业行业碳密集型程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变量分别对其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故在中国工业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下,即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目前尚未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也面临"污染避难所效应"的潜在威胁,须引起重视。为避免"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产生,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导向的产业共生系统,以降低各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二要改革政绩考评导向、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协调消费、生产与碳减排的关系,以进一步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并强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出口贸易分解为贸易深度和广度,以中国太阳能行业和风能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1996—2013年中国出口到48个贸易对象国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进出口国环境规制、中国可再生能源研发支出以及进出口国的制度质量对中国太阳能行业和风能行业出口深度和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研发支出只对太阳能行业的出口深度有显著影响;进出口国环境规制对太阳能行业和风能行业出口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分别呈倒U型和U型,且出口国环境规制对二者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大于进口国环境规制;对于非OECD国家,进口国环境规制对太阳能行业和风能行业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分别为U型和倒U型;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对太阳能行业和风能行业出口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中国的制度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闫文娟  郭树龙 《财经论丛》2016,(10):105-112
本文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FDI的角度,系统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路径,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1999-2014年省份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就业不仅存在直接正向作用,还会通过三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就业。环境规制通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间接促进就业,同时,环境规制通过刺激技术进步和抑制FDI间接削弱就业,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总效应为正。本研究对实现环境保护和就业双重红利这一目标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We use a panel dataset on industrial employment and trade for 9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or which liability dollarization data at the industrial level is available. We test whether real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mployment, and analyse whether the impact varies with the degree of trade openness and liability dollarization. Econometric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real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s can impact employment growth positively, but this effect is reversed as liability dollarization increases. In industries with high liability dollarization, the overall impact of a real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 can be negative.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1996-2007年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贸易和产业数据,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汇率)的计算方法构造了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汇率指标,分别考察了总体汇率、出口汇率、进口汇率对制造业分行业、分部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部门)工人福利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行业分析中,三种汇率升值均降低了制造业工人的福利水平;在分部门分析中,由于区分了各部门贸易程度和产业性质存在的差异,汇率升值主要通过出口途径降低了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主要通过投入品进口途径和制成品进口途径分别提高了资本密集型部门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最后,本文就长短期内如何调整人民币汇率以促进制造业工人福利改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同时扮演着环境规制实际执行者以及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实际落实者的角色。在央地政府之间信息非对称且目标非一致性情形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与激励不但受到官员行政绩效考核制度与官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地方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省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明显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随规制工具类型与地区而不同;全国与东部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仅有环境处罚有助于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经济增长目标与费用型环境规制交互项抑制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处罚交互项降低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The World Economy》2018,41(1):242-261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that the US quantitative easing (QE ) policy results in lower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into the destination prices of Chinese exporters. In addition, the more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export destination appreciates than the Chinese yuan, the stronger this effect becomes. Our model combines various marginal effects of QE policy on the destinations of Chinese exporters and variable markups of export firms due to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impact of US QE policy on the pass‐through of Chinese exporters depends on its spillover on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xport destination of different firms. We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model predictions using Chinese firm‐product‐level data with information on export destinations. The baseline result and the heterogeneity we find in the response of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of Chinese exporters to US QE policy remain robust to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samples and controls.  相似文献   

16.
文章使用1997、2002和2007年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我国22个工业行业的外包比率,并以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外包对工业行业劳动力就业及外包对工业行业产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材料品外包、服务外包的发展均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水平,但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要远远大于材料品外包,而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影响的分析结果是,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就业的影响为正效应并且影响显著,材料品外包对于工业行业就业的效应则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谢颖钦  李玲 《江苏商论》2013,(10):80-83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中若干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所收集到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行业的工业效率并得出每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治理污染的投资额,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测度,认为我国有必要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8.
汇率风险如何影响中国对日本的出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汇率风险对中国与日本的双边出口是否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使用多元JO-HANSEN协整检验法来检验汇率波动率与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使用GRANGER非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短期影响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汇率风险对出口没有影响,但是短期看,汇率风险确实会影响出口。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贸易的极大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但出口生产的增长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从我国出口生产及物流对环境污染影响概况,各工业行业以及各地区出口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出口贸易存在诸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开放程度大的工业行业及地区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趋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增长趋势大体一致。出口贸易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出口贸易带来的经济收益也由于这种负效应而大打折扣。因此得出结论,出口生产规模扩张会导致排污量增加以及资源耗费,造成净效益的损失。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