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商业银行体外循环资金存在的主要原凶在于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与银行信贷资金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体外资金循环对社会经济和商业银行的经营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必须研究出解决商业银行经营的新思路,以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岱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资金“体外循环”的含义资金“体外循环”是指资金脱离银行的控制,在国家货币信贷管理总渠道之外进行的循环与周转。当社会资金总量一定时,“体外循环”的资金越多,银行可用的信贷资金就越少;反之,银行可用的信贷资金就越多。目前,“体外循环”的资金在不断扩大,银行可用的信贷资金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3.
银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改。但金融改革牵涉面广,波及深远,千头万绪,从何抓起?我认为,银行是管资金的部门,还是要围绕资金问题做文章。抓住了资金问题,就抓住了银行改革的核心。而资金问题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吃“大锅饭”,不讲经济责任,不讲经济效益。因此,不抓住打破资金管理上的“大锅饭”这个突破口,且不说银行作用不能发挥,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银行在资金上的“大锅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系统内部上下级行之间资金上吃“大锅饭”,各个银行吃联行的“大锅饭”;二是银行在向企业供应资金上吃“大锅饭”,主要表现是企业占用贷款多少一个样、期限长短一个样、周转快慢一个样、效益高低一个样。30年来,银行对企业提供贷款基本上是敞  相似文献   

4.
1987年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的循环运动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一些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储备生产资料不能付款进货,银行汇差长期不能清算,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向农民“打白条”,银行信用社不能保证支付。在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流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造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资金分流的表现与成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多种成份的企业经济持续发展。资源的开发,技术的引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多。对此,银行在信贷资金运用上执行规模控制与供求关系形成极大的反差,社会资金“体外分流”突出,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金与运用,弱化了银行管理资金的功能。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银行信贷资金供应办法的改革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上,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长宁区办与上海化学试剂总厂,在实行“按销售资金率发放贷款和浮动利率”的银行信贷改革试点中,促使企业加强了资金管理,扩大了产品销售,压缩了资金占用,加快了周转速度,推动了企业管理取得了初步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银行技术改造贷款作为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银行发挥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顺应市场经济改革潮流,银行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通过加强经营管理,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推动企业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1、把技改资金筹措推向市场,分散投资风险。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生产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自主,各种技改方案应运而生.而市场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必然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从而推动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因此,必须转换技改资金投入机制,打破银行技改信贷资金供应“大锅饭”的局面,督促企业面向市场,引导面向社会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技改资金需要。例如扩大企业股份制改造范  相似文献   

8.
<正> 在现阶段银行要适应企业的新机制,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转换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一、银行必须实行企业化经营,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之走向市场。作为经营货币的银行,已不能只管“输血”发救济了。企业要转换机制.就必须打破“大锅饭”,不能再躺在国家银行身上要供应,同时专业银行也只有打破中央银行的“大锅饭”,实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才能改变信贷资金供应上的“倒逼机制”,封住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和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两者的关系上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以下简称“两化”)的问题;财政、银行资金供应与管理互相脱节的问题;财政、银行责、权、利的划分不够明确的问题等等。本文拟就财政、银行职能和资金混淆的问题及改革思路谈点粗浅看法。 财政和银行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两条途径。财政资金无偿征收,无偿分配;信贷资金有偿筹集,有偿分配,这是二者区别与分工之所在。但是,近年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相互交织,“两化”的现象愈演愈烈,财政与银行的业务划分已被打破。一方面财政跨出无偿分配方式,信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在政策性因素影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商业“四放开”的改革浪潮已波及全国。作为国营商业企业资金供应主渠道的银行,在这“四放开”浪潮的冲击下,其信贷管理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1、贷款“三查”难度加大。“四放开”后,企业可以经营除国家指定有关单位专营专卖以外的其他所有商品;可以自主确定购销对象、形式、区域,组织购销网络,参加企业集团以及决定合资、联营等;可以在购销活动中采取包括现金在内的多种结算方式;对所经营的商品可以自主定价、随行就市等。这样,在我们的商品经济领域中将会出现国营、集体、个体界线模糊、价格浮动变化大等现象。这无疑给银行的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加大了难度。 2、银企资金供求关系紧张,矛盾更加突出。 “四放开”后,企业为搞活经营、多创效益,必然千方百计增销扩销,这需要有一定的经营资金做保证,然而自有资金“先天不足”、“后天缺水”以及流动资金大量沉淀、损失的事实,又无情地制约了企业正常购销业务的开展。为了达到目的,他们  相似文献   

11.
信贷资金计划管理是农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仅是银行本身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1985年农业银行系统改变了过去信贷资金统收统支,计划指标层层下达的办法,实行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借实存,自主经营的新体制,即把资金管理权下放县支行,实行计划与资金管理分开,上级行不包下级行的资金,银行不包企业资金的办法。各级行通过自主融通资金,自求平衡,打破资金“大锅饭”,调动了各级行组织资金和管好资金的积极性,有利于银行企业化经营和改变资金供给制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银行信贷资金的实力在于存量,它是日积月累的相对常量,调整好存量对于调整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存量调整,说到底就是压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企业贷款,用于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企业和产品,实现贷款存量的转移。调整存量,一方面要贯彻紧缩信贷的方针,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搞好企业内部资金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把呆滞的信贷资金搞活,并按产业政策实现贷款转移。 2.制定政策要科学、要有连续性。信贷结构调整涉及到全社会的利益,与企业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在制定政策时,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学决策。银行部门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出详尽的信贷政策及优先支持发展的企业及项目,作为银行发放贷款依据,这样有利于银行在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分清优先支持的对象,使信贷资金投向明确使该“活”的活起来,该“压”的真正压掉。 3.实行差别利率。从1990年以来,国家先后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体系的三大主力之一,它的建立和运作解决了1985年以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资金流失、企业挂账等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大大加强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并在资金集中封闭管理、减少信贷资金在循环过程中流失、防止企业挤占挪用资金、防止政策性资金地方化和商业化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各专业银行已成为经济实体;信贷资金管理,对专业银行要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原则,现行的全国银行联行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银行体制和信贷资金管理的要求,必须作相应的改革。全国银行联行制度的改革,必须有利于畅通汇路,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有利于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分开,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全国银行联行制度从一九八五年四月一日起,改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深层次原因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产品大量积压,资金相互拖欠直线上升,挤占挪用有增无减,亏损占用越来越多,贷款规模不断增加,资金效益不断下降,企业资金占用过高,银行超负荷运行。这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在货币、信贷领域的反映,这些问题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势将影响生产流通的正常循环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从而也将影响信贷资金效益的提高,本文试图就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的银行信贷资金效益问题进行探索,旨在寻找符合实际的提高信贷资金效益的有效途径。 目前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呢?我们最近对南平地区工商银行186户国营工交企业资金营运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资金效益不佳,其主要问题概括起来为:“三项”资金急剧上升,资金流通严重梗阻,既困扰着企业生产发展,也制约银行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银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今年也在省人民银行系统进行。现在就有关银行体制改革问题,谈谈我们的初步看法。银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央领导同志指出,银行过去只是算帐当会计,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我国银行体制的主要问题是:信贷范围很狭窄,资金供应仅限于企业流动资金的临时需要;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供给制思想;银行管理上的行政方法和"吃大锅饭"体制。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和银行固有的性质和职能相矛盾的,因此,必然限制了它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果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7.
<正> 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提供人民币信贷资金,是中国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按照银行之间的专业分工,中国银行不能办理一般人民币储蓄业务,所需的人民币资金长期依靠人民银行根据外贸发展需要提供。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打破专业银行吃中央银行大锅饭状况,开始实行计划与资金分开管理,对专业银行不包资金供应,要求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自求平衡。这样,中国银行面临着信贷资金紧缺的严峻局面。如何面对现实,尽快提高资金实力,是中行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对此,笔者谈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市场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推进,当前仍占银行80%以上业务的信贷资金的投向问题已成为银行运营效益的关键,尽管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银行资金的投放方向与其运营效果,但其中有一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说到底,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最终还是取于资金所投放对象的经济效益,即资金的投向对银行资金本息收回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结构也须及时调整,以使银行资金进入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良好的经济“体”,分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信贷资金面临的问题王德志目前,某些地方和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找漏洞,钻空子,骗取和占压着银行大量信贷资金,造成信贷资金更加紧张,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银行经营活力,削弱了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是:一、有些地方和企业编造基建工程假概算,“钓”银...  相似文献   

20.
<正>几年来,我省在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方面,围绕着以加强信贷资金宏观管理,搞活资金融通为重点,进行了多方面改革,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纵横调节相结合的信贷资金管理体系,增强了中央银行对信贷资金宏观调控的能力,发挥了各专业银行筹集、管理信贷资金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还不够配套,人民银行不包专业银行资金供应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对专业银行计划内贷款无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