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就:“万事开头难”。一些下岗职工下岗不失志,在再就业的道路上,努力走自己的路,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开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公司、小工厂或小商店。但一些下岗职工却不知道应从什么地方着于,都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把小店开起来?切合实际选择投资项目选择好投资项目是个人从事实业投资的基础,只有项目选择好了、选择准  相似文献   

2.
孙敏 《致富之友》2003,(4):25-25
投资创业,圆一个老板梦,是许多人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创业投资是一门艺术,要讲究策略技巧。否则,投资失败给人带来的伤痛是难以弥补的。特别是对于经济较为拮据和较为困难的下岗职工来说,就更要谨慎从事,尽量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渠道,靠不多的本钱起家,然后赚一点把事业做大一点,再赚一点扩大一点,最后取得投资的成功。具体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再就业已成为事关万千下岗职工生存的大问题,引世人牵肠。尽管党和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但所有下岗职工要想靠政府“包”下来,一下子解决这么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有诸多困难,这就需要下岗职工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发扬自立自强精神,放下架子主动投身大市场去开创一番事业。那么,下岗职工如何才能立足自身,参与市场竞争,创业谋生  相似文献   

4.
报载:近年来,江西省崇义县已有1100名农民进城经商办厂,租赁困难国有企业。与此同时,该县800余名下岗工人自筹资金下乡投资农业开发,涉足林、牧、果、渔等6个产业90多个项目。这种劳动力"城乡反串"相互对流现象已成为该县经济领域的增长点。笔者以为,劳动力"城乡反串"有很多益处。首先,它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拓宽了渠道。当前,许多地方为使下岗职工再就业已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总体上说,这些办法大部分囿于第二、第三产业,没有把第一产业纳入安排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范畴。崇义县出现的劳动力"城乡反串"现象为各级地方政府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新思路,那就是引导下岗职工改变择业观念,鼓励下岗职工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融资渠道的优势"上山下乡",投身  相似文献   

5.
秦皇岛市供销社果品公司可称其为老企业,公司原有员工500多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日益萎缩,效益严重下滑,到1994年银行贷款380万元,利息累计150多万元,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使企业渡过难关,不得不下岗分流人员,在职职工82名,就有74名下岗,成了市社系统最早出现下岗的单位。为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公司领导班子经过几年的探索,转变观念,知难而上,在集体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一、把再就业工作作为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建立下岗职工档案和不定期联系制度。采取上门走访、座谈、电话了解等形式,掌握下岗职工的家庭状况、本人特长、适合哪些岗位,并为他们登记造册,建立档案,遇有就业机会及时通知,使他们能及时就业。二是派专人多次参加市劳动局等单位组织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洽谈会、人才交流会,广泛收集多方面信息,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服务。三是积极为自谋职业的下岗职工解决困难。对自谋职业职工及时给予办理下岗证,让其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四是集体联系就业。主要是将一些年龄偏大、无专长、无独立经营能力的下岗职工组织起来一起就业。先后开过饭店、卖过盒饭、布头;到友邻  相似文献   

6.
长湖村位于宁夏银川市东郊5公里,原来是一片见雨就涝、无雨就旱、无人间津的盐碱地。2003年,银川市经纬实业有限公司投资9000万元,对长湖村420亩盐碱地进行综合开发,建成了150多个以家庭为单元,融办公、居住、生产车间为一体的庭院经济创业园区。园区建成后,经纬实业公司以出售、出租、承包等形式转给失地农民、城市小业主、下岗职工经营,他们负责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创业思路和物业管理服务,帮助入住园区的业主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把40岁以上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下岗职工称为“4050”人员,政府和社会着力实施“4050”工程,近三年来有20多万人走上了新岗位。“4050”工程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再就业要关注“大龄”下岗职工。就安徽省六安市粮食系统下岗职工再就业而言,最困难的群体就是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他们除年龄偏大外,大都历经挫折,缺乏人才市场岗位竞争所需的学历和对口的专业技能,因而在寻找工作时“四处碰壁”。但他们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又恰恰最需要工作。下岗职工尤其是那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下岗职工逐年增多。据劳动部门统计,1993年我国下岗职工为300万人,1996年为720万人。全国总工会统计表明,1998年,全国下岗职工已突破1500万人。下岗再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国有企业约有3000余万隐性失业者,而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仅为40%左右。可以预料,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下岗职工数量还会增加,再就业工作形势将更为严峻。本文试就目前影响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做好再就业工作谈…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业务的局限,粮食职工素质普遍较低,掌握的技术单一,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大障碍。因此,加强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应成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粮食部门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自身等多方面的优势,为下岗职工技能培训创造良好氛围。(1)可以与全国教育部门联系,采取函授、面授、集训、委培等多种形式,组织下岗职工参加培训。(2)可以坚持粮校阵地培训。如武汉市江夏区粮食局通过粮校,先后组织技能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达400多人次,使一大批下岗职工找到了新出路。(3)可以在系统内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10.
中央对再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再就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要搞清楚什么叫下岗,现在我们所说的下岗职工应该是国有、集体企业里的正式工,并且连续三个月以上,无岗可上的才算做下岗职工。那些80年代中后期招聘的合同工,企业解除合同后不能算下岗,应该算失业,没有工作了拿失业保险,这些人应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有的企业分流富余职工也不能叫下岗,应叫分流。搞清楚这些以后,就知道真正需要做工作的有多  相似文献   

11.
致富时讯     
为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下岗职工,寻找到投资小,见效快的生产项目,我们经过充分的筛选、分类,现将一批生产工艺简单、市场前景看好的致富项目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2.
致富时讯     
为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下岗职工,寻找到投资小,见效快的生产项目,我们经过充分的筛选、分类,现将一批生产工艺简单、市场前景看好的致富项目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3.
服务热线     
致富时讯 为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下岗职工,寻找到投资小,见效快的生产项目,我们经过充分的筛选、分类,现将一批生产工艺简单、市场前景看好的致富项目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4.
服务热线     
致富时讯 为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下岗职工,寻找到投资小、见效快的生产项目,我们经过充分的筛选、分类,现将一批生产工艺简单、市场前景看好的致富项目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正> 金钱龟,又名江边龟、断板龟等。由于野生龟源逐年减少,人工养殖已势在必行,人工养殖金钱龟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实为山区农民、下岗职工脱贫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 ,35岁的湖北省龙感湖沙湖轧花总厂财务人员吴玉娥接到下岗通知 ,走进了下岗职工行列。几经风雨 ,历度艰辛 ,她从500元起家奋斗到现在 ,已拥有固定资产35万元 ,流动资产17万元 ,发展成为种、养、销一条龙 ,猪、鳝、果齐发展的养殖专业户。从一个下岗职工 ,到一个养殖专业户 ,这其中有创业的艰辛与磨难 ,也有成功的欢欣与喜悦。下岗之初 ,她就寻求创业之道 ,在朋友处借了500元钱 ,利用丈夫曾任过畜牧兽医师的特点 ,到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请教咨询养殖业行情。老师告诉她 ,从养殖行业来说 ,养猪投资少 ,周期短 ,市…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信社重点围绕农牧业、中小企业、贷款助学、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四大领域开展信贷服务,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97.2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84.4亿元,其中累计发放农牧业贷款227.9亿元,中小企业贷款62.5亿元,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0.7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中国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正在进行改革的粮食企业更是如此。这个问题仅局限于公有制经济内做此消彼长的简单迁移,在现有就业岗位中调剂余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就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采取有效途径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19.
宜城市粮食系统一千五百名下岗职工得到有序分流●王生波近年来,湖北省宜城市粮食系统充分利用闲置房屋、闲置场地、闲置设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使下岗职工得到有序分流。目前,全市粮食部门已发展商业、饮食业、加工业、运输业、种植业、养殖业等23类100多个项目...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已经列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头号议题,正在逐步加以解决,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但乡镇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紧迫问题。 苏南农村,田少人多,交通便捷,农村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被邓小平同志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