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绵羊产区大体可分为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三类。在农区绵羊生产一般作为农民的副业来安排,生产规模往往很小。发展农区绵羊生产的关键在于规定合理的绵羊产品价格和加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在广大牧区,除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绵羊生产影响很大之外,管理工作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半农半牧区兼有两者的问题,但关键在于解决好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业生产日益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谁来种田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湖北省襄阳市张家集镇的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机服务,通过采取全托管、半托管服务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种田和怎样种好田的问题。目前,合作社入社资金200万元,入社社员58人,农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自北向南形成了牧业、半农半牧和农业三个不同的农业生产地带。其中半农半牧带也就是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农牧交错带。它的范围大体包括宁夏南部,内蒙古中、东部,吉林白城子地区和黑龙江阿荣旗西南部等地。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这类地区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生产建设方针很不稳定。有时以农为主,有时以牧为  相似文献   

4.
碾格图大队通过养奶牛,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林业的发展,生产越来越发展,收入越来越增加,社员生活越来越好,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碾格图大队坚挣“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实践,为城市、郊区、农区、半农半牧区社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则农牧民土地流转意愿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对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在农区依次为政策因素、技能培训、农民受教育时间、非农收入;而在半农半牧区为性别、年龄、非农收入。在农区,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下降;而在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流转土地的意愿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人均草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继续面向农村村组干部、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和生产人员等开展"半农半读"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在校"半农半读"中职教育1.2万人,招生3116人,落实22所县级农广分校2018-2019学年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补助6757人,毕业3985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7.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种源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西部的梁山,东平及周边市、县。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华国宝”、“世界奇羊”。它适应强、耐粗饲、体形大(成年公羊150~200千克)、产羔多(每胎2~4羔,多者达7羔),效益高(一只成年母羊年创利润1500元以上)。近年,国内多数市、县及中亚、西欧、大洋洲等部分国家均有引种饲养、反馈良好。洗胃和适肥是近年由山东省粱山县科农所养殖场研制成功的两招儿饲养小尾寒羊的新法。它方便、实用、经济。很益于其生长,减少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一、洗胃。小尾寒羊在饲养中,都难免食“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晰我国肉羊养殖成本收益情况,测算肉羊养殖技术效率,比较分析地区差异。方法 文章基于BC92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算2004—2020年我国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家庭散养肉羊、规模户山羊与绵羊的技术效率。结果 (1)饲料与人工投入对我国肉羊活重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当前而言,我国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高于规模养殖,而改良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高于本种绵羊和山羊。(3)我国牧区家庭散养肉羊的养殖技术效率最高,半农半牧区其次,农区最低。山羊与绵羊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则是牧区高于半农半牧区。结论 增加基础要素投入,优化饲料与人工资源配置效率。推进肉羊规模养殖现代化,研发推广肉羊优良品种,刺激生产前沿面外扩。完善牧区养殖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区与半农半牧区肉羊产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健全肉羊产业优惠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最重要的是加快培育一大批爱农、懂农、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异军突起,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家教育培训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数量扩张的同时,其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科左中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全区重要农牧业大旗,以玉米、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半农半牧区,被农业部列为东北肉牛主产县,11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从2014年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来,科左中旗围绕肉牛产业共举办培训班,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一、突出整合"三支队伍",实现培育对象优化针对破解"谁来种地养畜"问题,科左中旗坚持"两新融合、两户结合",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目标,把专业大户、  相似文献   

11.
活财神──小尾寒羊俗话说:"母羊生母羊,三年五只羊。"可见养羊是发家致富较快的门路。如果养殖小尾寒羊,那就不是三年五只的问题了,而是一年就五只以上,发展小尾寒羊不失为农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有效途径。小尾寒羊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发育快的特点,耐粗饲,易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总行党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培训抓得紧、抓得严、抓得实。通过学习,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结合审计工作实际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一、深刻认识十九大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是我国宝贵的地方优良品种,本文通过对小尾寒羊在民和县养殖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探讨,提出民和县小尾寒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营东红农场于1984年6月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同时,场党委即注意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由于工作抓得早,抓得细,政策放宽,措施得当,目前全场多种形式的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势头,职工情绪高涨,家庭农场在健康发展。这个农场的作法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中国地质经济学会学术年会围绕着年会两个中心议题分组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现将各组在大会上的发言综述如下: (一)关于地勘单位走向市场问题 1.对地勘单位走向市场必要性的认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如何进入市场作为讨论的主题是非常必要十分正确的,抓得及时,很有意义。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都必然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联系,进入各式各样的市场。地勘单位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地勘单位走向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勘单位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积极进入市场,是搞活地勘单位的唯一正确、可行的途径。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得到了发展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两位活财神──小尾寒羊和青山羊孙膑故里鄄城县,位于鲁西南大平原,是小尾寒羊和青山羊的原产地,全国小尾寒羊和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县。小尾寒羊、青山羊是肉裘兼用型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向用性能好、裘用价值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耐粗饲...  相似文献   

17.
沭阳县刘集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针对近年来农民在生产农副产品过程中,由于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该镇党委政府先后成立“生猪发展协会”、“蔬菜发展协会”、“中药材发展协会”、“林木发展协会”等,这些“农”字号协会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服务,并自始自终参与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而从不问农民收一分钱,半年为农聚财  相似文献   

18.
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做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确定了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目标,出台了强有力政策措施。多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部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农增收作用,积极推动农业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涌现出一批带动产业发展效果突出、帮助贫困农户真正脱贫的龙头企业,他们以发展现代农业的"造血"实践,回答了农业产业扶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  相似文献   

19.
正宗小尾寒羊是产于山东西南部的优良地方绵羊品种,由于具有早熟多胎、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肉质好、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而著称于世,是我国的"国宝"。饲养小尾寒羊综合经济效益高,是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故民谣有"养好五只高腿羊,年年都是万元郎"之说。但随着"小尾寒羊热"的兴起,从当前各地的情况看,出现"小尾寒羊"的冒牌绵羊主要有两种,现简述如下,供购羊者参考。1、矮腿小尾寒羊。此种羊主要产于临近山东西南部的河北、河南境内,虽然也叫"小尾寒羊"但其外貌特征和繁殖性能与正宗小尾寒羊大不相同。区别要点为:正宗小尾寒羊腿长身高,最高的种公羊体高可达1米以上;矮腿小尾寒羊腿短身矮,一般仅有65~70厘米高。前者初生即生有角基,容易摸到;后者初生摸不到角基。前者全年发情,四季产羔,一胎多羔;后者一年一次发情,一季产羔,一胎一羔。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23,(3):11-14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强农兴农的根本,认真组织开展“半农半读”农民中职教育工作,2022年全省17所市、县级农广分校开展中职办学工作,共计招生2329人,毕业2783余人。2009年以来,江苏省先后培养涉农中职学员62970余人,为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农民,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