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商》2012,(19):28-28
“我也看《浙商》杂志,总体上质量比较好,客观性较强。杂志的对象是浙商,杂志内容要符合自身对象的需求;同时要更好地体现党委、政府的导向,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浙商是浙江很大的一块资源,怎么样把浙商这篇文章做好,值得各部门探讨。你们有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和这么好的一支团队,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尹一妍 《浙商》2009,(1):34-35
浙商这几年的崛起全国瞩目,但是在我看来,浙商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太冒进。前阵子去天津滨海新区,我看到其他规划好的一大片荒地都没有开始动工,27层的浙商大厦却已经建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李诺佳 《浙商》2013,(20):19-19
初读《浙商》杂志8月下封面人物《张跃飞:绿色新征程》一文的时候,我特别惊讶于一个在建筑方面做得风生水起的企业家,会去投资矿泉水这样和主业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浙商》2010,(3):16-16
我去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面试的时候,面试我的人力资源总管桌子上放着一本《浙商》杂志。面试开始以后,他先简单问了我一下基本情况,随后就开始拿起桌子上的《浙商》和我聊天,说《浙商》信息量很大,如果要了解包括浙商在内的顶尖民企最新的动态和中小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浙商》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后来还跟我聊《浙商》“特别策划”里面的一些话题。  相似文献   

5.
编读互动     
《浙商》2007,(17):21-21
去有句话叫做全世界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今后能再加上一句:有浙商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浙商》要学习浙商,用浙商精神来提升自己;《浙商》要紧贴浙商,随浙商去闯荡世界各地;《浙商》要服务浙商,做浙商永远的贴心知己;《浙商》要引领浙商,做浙商发展的指路明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陈颖光 《浙商》2013,(17):19-19
我一直是《浙商》杂志的忠实粉丝,对我们做企业的人来说,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浙商》杂志里有很多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把喜欢的事做成一份事业,每一个浙江人都是老板。  相似文献   

7.
潘敏敏  徐燕娜 《浙商》2008,(14):71-71
江西省上饶市副市长徐南凯:上饶,浙商投资回报率最好的城市 上饶是离浙江最近的一个城市。过去20年里,浙商在上饶投资的企业有两千六百多家,投资的企业个数、累积投资和注册资本分别占到市外企业在上饶投资61%、53%和52%;上饶有“四好并一好”:区位优越,通达性好,资源丰富禀赋性好,功能齐备,配套性好,载体厚实承接性好。在未来20年里面,我相信,上饶是浙商投资的最佳承接地,也是浙商投资回报率最好的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郑宇民  朱钊年摄影   《浙商》2011,(5):74-74
浙商“低小散”的这种模式要进行转型升级,比江苏的“高大集”的模式要难。这是目前浙商模式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浙商要再造优势。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6,(4):125-125
多年前来到广西创业发家的浙商们,很多已经将企业做大做强,并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向上游,从低端产品走向高端产品。而现在进入广西市场的浙商企业更多的是已经上了规模的,要在广西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20多万浙商在广西创业奋斗的历史,也是浙商的产业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的一个缩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马蔚华 《浙商》2010,(9):28-28
我很喜欢浙商。我在招行当了十年行长,每年去浙江,既跟很小的浙商企业谈话,也跟著名浙商交流。从他们身上既能发现对老一代浙商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又能看到新一代富有创新意识、富有责任感的新浙商的崛起。浙商身上浓缩了民企精神的精华,浙商精神就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精神,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应有的那种企业家精神。中国人要都有浙商的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就很强大了。  相似文献   

11.
王文正 《浙商》2011,(23):14-14
当养家糊口、挣钱谋生早已成为过往,当浙商群体先后迈入小康、中产甚至富豪的阶层,当企业做小、做大都很“累”的时候,浙商是否还有创业的激情?浙商的责任与使命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编读互动     
《浙商》2008,(15):18-18
创意相当不错 ——宏昌控股董事长 陈合富 2008浙商论坛的主题“下一个三十年”,我觉得创意相当不错,这也是我近期正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浙商如何在下一个三十年也能够保持领先,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10,(13):56-56
《浙商》官方微博: 《浙商》记者胥晓莺报道:这两天参加稻盛和夫北京报告会,可能是我对这位大师的一知半解,我始终难以和那些加入盛和塾的企业家一样,视塾长为神,每一语为真理,像他们的儿女追星一样追着老人合影。报告会就是分享应用稻盛哲学的成功,让我想到一个词——神迹。但还是希望它发展好,因为盛和塾这样的组织在中国太少。  相似文献   

14.
周彦 《浙商》2006,(7):109-109
《浙商》:请问唐市长,您最近几年到浙江的次数多吗?您个人对于浙商的印象如何? 唐成良:我几乎每年都会到浙江来几次.浙江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明显,我想这和广大浙商的投入及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我的印象里面,浙江商人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他们非常勤奋、务实。浙商到广西投资.北海人从心底欢迎啊!  相似文献   

15.
周国富 《浙商》2006,(7):28-28
为了提高省外浙商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浙商的凝聚力,促进浙商更好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省协作办开始筹建省外浙江企业联合会。据了解,到现在为止已建立了23家,其余的正在筹建。这是一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遵循浙商成长发展规律的好事情,标志着省外浙商的发展从分散走向联合,从无序纳入有序,进入了组织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不管是浙江企业联合会,还是浙江商会、促进会,都是省外浙商的娘家,都较好地起到了“交流平台、维权机构,政企桥梁”等方面的作用。当然,作为一个新发展的组织,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提高。我提出四点希望: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11,(14):52-52
土期《浙商》杂志打出一句话叫“找工人比找情人还难”,其实不仅在浙江,广东招工的压力也很大。过去10年浙商发展的老路将走不通,即使这两年我们做的新兴产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我们这代人要赶上美国的经济.总量,我认为是非常难的。我们接下去将投资什么公司?企业家们应该共同思考,如何让中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型到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钱金波 《浙商》2006,(2):34-34
对于如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方面,不只是我,所有浙商,以及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家都会有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凌兰芳 《浙商》2012,(21):75-75
浙商最应该反思的并不是商业澡略,渚如制造业好还是服务业好,虚拟经济好还是文体经济好,多元化好还是专业化好等似是而非的问题,而是创业精神和经商品质。最应受到拷问的是责任和良心,也就是说.城信两字是不是高悬在浙商的旗帜上。 优秀的浙商群体是不会害怕质疑和批判的。相反,对浙商的批判一定有助于队伍的纯沽和思想的纯洁、我认为阻碍浙商前进的是创业精神和经商品质的蜕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春 《浙商》2006,(7):117-117
《浙商》:杨州长,楚雄彝族自治州被评为2006年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你有什么感想? 杨红卫:楚雄州能获得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我认为来之不易。据我所知.我们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我们非常珍惜这张名片。我们要把浙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让聪明的浙商看好楚雄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0.
花絮     
《浙商》2010,(8):53-53
动情的开场白 “在与《浙商》杂志以及浙商全国理事会走过的5年多时间里,浙商全国理事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带领兄弟姐妹们一起走南闯北,到处考察商机,帮助浙商维权;作为浙商的商学院,浙商全国理事会举办了很多的论坛,邀请像夏斌一样的全国重量级的专家给浙商讲课,指明方向。”这是嘉宾主持、浙江省工商联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在联谊会现场的开场白。郑明治动情地说,“我深切地感受到浙商全国理事会不单单是《浙商》杂志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