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既是广告的传播的诉求策略,又是对受众产生重要社会影响的因素。本文以电视中几种女性模式化形象为切入点,从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对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模式进行了批判,阐释了其内在的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2.
电视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其中以女性形象为主要看点的广告更是不胜枚举。本文主要分析电视广告中以女性形象为主的性别歧视现象,归纳其主要特点以及对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丁怡 《中国广告》2009,(7):123-126
“现代花瓶和贤妻良母”是当今电视广告塑造的两类形象。传媒对女性的歧视和扭曲透露出强势的男权意识,其深远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在综合历年对性别形象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从性别呈现、性别解读、性别歧视根源以及性别影响等四个方面全方位解读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商业广告的繁荣,女性也成了广告中颇具特色的风景线,她们美丽迷人并且充满诱惑力,在各种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里,风情万种地向人们做出消费的种种“承诺”。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很多女性形象仍然被圈定在男性视线内,仍然存在着男性话语权主宰的话语环境特征。家庭形象定位的传统化在现代中国广告中,男女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广告中的女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定位为“贤妻良母”。调查发现:电视广告中男性在家做家务的比例不超过1%,而女性有50%以上是家庭妇女。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女性大多忙碌于洗衣机前、煤气…  相似文献   

5.
李光辉 《广告大观》2006,(11S):144-146
前段时期,首都女子记协委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电视广告中的两性形象”课题组,对现今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广告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共对4935条电视广告进行了调查,他们研究的结论是现在的广告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并且评选出了“2005年十大性别歧视/公正广告”。此调查结果一经公布,在各种媒体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当今广告到底存不存在性别歧视,是广告太性感了还是有些人太敏感了呢?  相似文献   

6.
广告中的两性形象探讨一直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按海德格尔的说法,每个时代都会热衷探讨一个问题, 而且仅仅是一个。由于社会终究只是由男性和女性构成,两性的社会关系及其社会结构方式,是整个社会文化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广告应该公平合理地运用两者形象。然而现代广告没有用公平的态度描绘女性对社会的贡献,相反越来越显示  相似文献   

7.
一、广告性别的概念广告的性别即广告主体的性别和广告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广告的主体性别,即广告中的主角人物的性别。例如,布拉德皮特为ChanelNo.5拍摄的广告片,整个广告只有他一人在陈述。所以,我们认为,该广告的主体性别是男性。广告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即广告产品所针对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同样是ChanelNo.5,它是一款针对女性的女士香水,这里,广告的目标消费者的性别是女性。大部分学者认为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体现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和性别关系。广告中的男性形象通常都是顶天立地充满男子气概或者是职场精英的形象,而女性则通常是花瓶型、贤妻良母型和寄身型。广告中的女性大都年轻靓丽,拥有骄人的身段和出色的外表,这往往给人造成一种思维定势,就是女性除了美丽就没有别的价值和追求了,女人的生活主题就是漂亮。  相似文献   

8.
在广告性别形象研究领域,对广告中女性"刻板形象"的分析很多,大都基于批判视角,反思广告中女性形象沦为男性观赏物,处于"有形象没自我"的状态等问题。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纵览现今媒体广告可以发现,不同以往的新型女性形象大量涌现。本文拟以具体媒体广告为实例,分析当前媒体广告中新型女性形象的出现、出现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广告性别形象研究领域,对广告中女性"刻板形象"的分析很多,大都基于批判视角,反思广告中女性形象沦为男性观赏物,处于"有形象没自我"的状态等问题。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纵览现今媒体广告可以发现,不同以往的新型女性形象大量涌现。本文拟以具体媒体广告为实例,分析当前媒体广告中新型女性形象的出现、出现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制造能够让消费者崇拜的偶像,树立消费社会的形象范例的策略来实施的.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这种"性别范例"是性别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表征.广告塑造的"性别范例"有传统的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也有体现现代社会新型两性关系的"性别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相雨 《广告大观》2006,(11S):142-144
一、缘起 今年三八节前夕,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了2005年下半年中国电视广告性别监测的初步研究结果。报告显示,电视广告过于喜欢使用女性角色(70.5%的广告中出现了女主角,只有47.5%的广告中出现了男主角),尤其是年轻(83.1%)美貌(84.8%)的女性角色;女性更多地被使用特写镜头,或者表现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展现越来越受到关注。电视广告作为受众不可避免的媒体体验,所呈现的老年形象影响着受众对老年人的看法和态度,更影响着老年群体的认知和心理状态,进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老龄化和广告媒介作为文化现象如今都已经受到社会和学者的关注,但对广告中的老年形象研究在中国尚在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相关研究成果的类比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这一领域进行量化的实证性研究分析,探讨中国电视广告中的老年人形象。并通过相关研究探究中美在相关问题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今后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状态下的老年关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莉 《商业文化》2003,(4):41-45
本文立足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文化研究。广告对女性资源的利用,实际是一场商业社会和男权思想的“合谋”,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广告打着发扬女性美的旗号,实则是利用审美的手段,将女性的身体“零件”化,严重忽视了女性的主观感受,而将女性设定为被看的客体。虽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已从传统妇女转变成现代都市女性,但广告中女性的角色依旧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空间依然是在家庭和低智能含量的工作中。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警觉广告文化中以改头换面形式出现的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对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进行适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徐佩珺 《消费导刊》2009,(9):225-225
该文通过对当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和分析,追溯了导致女性在消费社会这一环境背景下在广告中被歧视的现象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树立怎样的女性广告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随着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视广告依靠先天的优势占据广阔的广告市场份额:它结合了图像和声音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感染力力与视觉听觉冲击力,引人注目;形象生动,解决了读写障碍问题,是面向大众的宣传媒介.然而电视广告的现状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概括为广告过分注重明星效应,弱化产品自身形象提高和广告内容枯燥、粗俗,难以产生审美效果.针对电视广告现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提出电视广告发展的趋势,从注重诚信、加强广告创意、树立企业形象三个方面为电视广告的良性发展提供好的理论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四个电视台中对观众产生一定影响的电视广告的主要人物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1)在形象倾向上,电视广告中对两性角色塑造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广告创意者给两性受众对其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认知带来负面影响;(2)在身份/职业上,人物的身份/职业主要集中于学生、一般职员、管理人员、文体、家庭主妇、教育医疗人员、商人等;(3)在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上,来自现实生活中人物占最主要,来自童话、神话和传说等虚构人物比较少。  相似文献   

17.
在3D动画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形象正以惊人的速度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虚拟形象广告虽然对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有一定的突破,但由于广告为了追求大众的认同,在本质上还是跳不出传统的框架。要改变广告中“两性不平等”的现状,需要广告人、广告监督机构和受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动漫广告创新了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法,改变了传统的画面构成方式,使具象和抽象,现实形象与心理意象能自由地组合成新的画面语言。动漫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为其带来了跨越传统的巨大动力,动漫广告作为电视广告发展的新生代,正走在广告发展的时尚前沿。  相似文献   

19.
《新闻联播》后广告是我们观察大众性别观念关键性的媒介文本。本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新闻联播》后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观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性地证明当代的性别传播不但依然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它也同样压迫男性。商业化的传播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它更是对男性和女性共同的压迫。因此,对媒介文本的性别传播研究,必须要从既有的女性主义批评过渡到对资本和权力的性别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20.
任文杰  陈骁 《广告大观》2006,(1S):148-149
我们可以看到,从广告诞生的耶一灭起,女性形象存广告中就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商业化的电视广告中往往强调的是女性的观赏价值。从女人专用的化妆品、钻石、香水,到男女通用的洗发水、牙膏,家庭用的洗衣粉、食用油等等,甚至男士专用的剃须刀和主要供男人使用的汽车摩托车,大大小小的广告里充斥着女性明媚的笑容和姣好的容颜,回荡着女性甜美的嗓音、欢快的笑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