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增材制造技术的重大意义1.增材制造技术是制造领域的国际制高点2012年3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ational Network for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NNMI)拟投入10亿美元联邦资金资助建立15个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8月,美国政府高调宣布成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NAMII-National Additive  相似文献   

2.
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3D打印催生新一轮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数据库、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3D打印(増材制造)这一数字化智能制造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将信息、材料、生物控制等技术融合渗透并集成应用,将对未来的制造业生产模式与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目前,3D打印(增材制造)已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军工、装备制造、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被大量应用。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表明:技术进步是工业革命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萌发,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标准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增材制造产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江苏省增材制造产业优劣势,为江苏省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近期对外宣布,已通过微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开发了一种超轻型新材料,该材料承重量可达到自身重量的16万倍,在重量和密度相当情况下,刚度是气凝胶材料的1万倍。研究人员通过在聚合物、金属、陶瓷等材料上涂覆(金属、陶瓷等)薄膜涂层,其芯模通过加热方法去除,留下中空管状结构,通过重复上述工艺过程制造管状结构,从而形成超轻、超高刚度金属晶格材料。该项目由美国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和劳伦斯·利弗莫  相似文献   

6.
祁鸣  张天龙 《中国经贸》2013,(13):88-89
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3D打印技术作为快速成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正成为一股迅猛发展的潮流.3D打印起源于已有较长时间工业应用历史的"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采用各种方法堆积离散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3D打印与传统的加工工艺通过切削、打磨、冲压来实现产品成型的过程具有本质区别,其分层制造的特性能够便捷的实现数字模型向产品实物的转化,且无需模具、产生极少的废料.在非批量化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以及物质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凸显出个性化的特征,3D打印作为一种制造技术得以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1,(7):68-68
日本藤仓公司与超导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成功高速制造超导线材新技术,每小时可产超导线材约 10米,制造速度比过去提高约 20倍。藤仓公司提供的资料说,这种高温超导线材由多晶耐热合金、中间层、钇超导体层及保护层构成。该公司改良了它10年前发明的取向中间层成膜技术—— IBAD法,使用更高取向性的黄绿石型氧化物代替原来的锆氧化物制作中间层,用低能离子束在无取向性的合金线材上制作这种氧化物的单晶膜,再使用激光蒸镀法在它上面制作钇超导层。通过这一改良,超导线材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临界电流密度可达每平方厘米 42万安培。该公司已能制造直径 1厘米、长 9. 6米的 Y- 123超导线材。这种超导线材可用来制造输送大电流的电缆。该公司计划在 5年后将这一技术提高到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20年,互联网可以说是改变社会、商业最重要的技术及应用。从近代史角度来看,也许只有电的发明及应用可以与之媲美。随着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拥有了后台云计算及大数据的能力,互联网还将创造从改变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到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都将在未来20年被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将生产制造从大型、复杂、昂贵的传统工业过程中分离出来,人类将以新的合作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制造过程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因此,3D打印在未来必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但从目前3D打印的发展瓶颈来分析,3D打印革命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3D打印在美国和欧盟3D打印技术在美国已经形成产业化,目前美国3D打印市场主要分为两类公司。一类是以生产研制打印机为主的公司,如3D Systems,Stratasys,MarkerBot,Formlabs等公司,其中3D Systems是全球最大的3D打印生产商,该公司不仅提供打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制造"的思想是由20世纪80年代的"敏捷制造"概念发展而来,经过"模拟制造"集成制造"两种过程模式,并将问题归结到这两个过程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协同制造时代PLM系统的使用实现了CAX技术与应用平台间的数据传递,使产品知识能够共享,并使"模拟制造"成为可能。汽车制造行业是一个多级次的复杂系统,其供应链结构由各级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最终客户组成。行业的发展,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都普遍存在并客观需要"协同制造"思想的深层应用。文章对"协同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从一定意义上讲,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失误或违法违规经营造成的风险,如帐外经营、分析判断失误以及由于管理松懈造成的不良贷款等,可称之为“内部风险”;二是由于社会有关部门、企业及个人的不当行为或故意行为造成的风险,如企业  相似文献   

13.
拥抱工业4.0     
正"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生产方法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并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提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蓝图,即生产力的智能化将解决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劳动成本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中小型制造业的优势。而机器人产业全面引爆的背后,便是工业4.0的号角。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越来越多地要求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传统的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已越来越丧失竞争力,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方式应运而生,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制造理论,如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等,它们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研究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虚拟制造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将会对未来制造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歌 《开发研究》2021,(5):90-97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在厘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回顾河南省近年来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明确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策略,认为河南省智能制造水平总体不高,主要受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广大中小企业有心无力、各层面智能化进程不均衡、基础保障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而加快河南省传统制造智能化升级,要从产业、企业不同层面探索切入智能制造的差异化路径.根据行业的不同性质,可围绕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智能化,以及制造模式的转型推进智能制造;根据企业数字化基础及规模差异,可通过逐层逐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智能制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要协同发力,着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提升中小企业积极性,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6.
铝质材料受青睐铝是人们最熟悉的金属之一。在汽车领域中 ,铝材的广泛应用是近 2 0多年才出现的事情。汽车制造商在努力减轻汽车重量 ,来满足更为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 ,节约燃料 ,这些都使轻便坚固的铝将在 2 0 0 1年新产品年度中超过塑料 ,成为第三大汽车制造材料。从 70年代起 ,轿车技术上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大量启用了轻型材料 ,出现了许多用铝、塑料等做成的部件。其中铝材用量最多 ,集中在车身构件、发动机、空调器、保险杠、装饰件、车座等部件上。自 1991年以来 ,汽车制造商制造汽车时的用铝量成倍增长 ,制造赛车和轻型货车的用铝量增…  相似文献   

17.
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地球公害,因此它被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然而加拿大年仅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通过潜心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神奇的假单细胞菌,可以将塑料袋的自然降解过程从上千年缩短至短短3个月!目前伯德正在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申请专利,希望它在解决地球生态灾难的同时,也为他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的一种形式,是指根据3D模型,使用堆积处理技术,采用分层加工、迭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3D打印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对于物品通过切割、焊接的加工方式,而是依靠计算机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逐层堆积的方法进行制造.这样不仅减少了大量的材料浪费,也使得复杂产品的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可以有效的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方式,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撑技术。不久前,省知识产权局委托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开展了3D打印产业知识产权评议研究。该研究报告从全球、中国、浙江专利状况三个层面,对3D打印技术专利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3D打印产业状况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本刊摘编了该报告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产业服务化转变的高度概括。本文分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进行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从弄清产权、增加自主创新及技术的更新能力、提高生产率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