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战江 《魅力中国》2014,(8):127-127
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少”“精”“活”。我认为,这一教改经验是完全正确的,值得大力提倡。“少”“精”“活”的反面是“多”“粗”“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弊端,所谓“多”指的是一课的教学内容及目的杂而多,这是对教材吃得不深、不透而造成的。每讲一课,总要来一通时代背景,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2.
任唤麟 《改革与战略》2008,24(9):99-101
文章认为任何区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区域内寻找发展动力,而且还要从区际关系中寻找发展动力。不“同”不“和”,“同”而不“和”,不“同”而“和”,是区际关系的三种“和”、“同”模式。区域应给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以促使区际关系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慈善事业实在是太需要“国退民进”了。“明规则”缺失,“潜规则”就会乘虚而人。而“潜规则”大行其道,势必会破坏慈善的生态。“诺而少捐”和“诺而不捐”,既是对诚信的践踏,也是对诚信慈善者的不公平。而“糊涂账”式的捐赠所造成的误会不仅可能伤害公众的感情,也可能伤害慈善企业或慈善家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08,(7):42-43
“赵光光”,姓赵名坤明,是青岛某外国语学校聘任的副校长,被称为“国内第一个不捐款而被辞退的人”。学校高调辞退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赵副校长在学校组织的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时,明确表示没有钱,拒绝为灾区捐款,“引起了很坏的影响”。学校校委会经过综合考虑,一致决定,正式辞退赵副校长。而据赵坤明称,  相似文献   

5.
柳忠京 《魅力中国》2014,(20):227-227
“无为而治”思想是道家老子哲学的基本思想,它与“道法自然”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它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大动荡时期。“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是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为之于未有。“无为而治”思想即指统治者应当能做到,有管理而不干涉。有统治而不压迫;“有为而治”则指管理者人为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和管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该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同时,“无为而治”思想对当代社会人与社会关系及现代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部分行业和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为此遭受巨大损失。可行性研究片面注重研究决策的“可行性”,而忽视决策的“不可行性”。“不可行性”研究可以预制知风险,给决策者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为此,决策的“不可行性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8):30-30
美国《新闻周刊》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少提及“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而越来越多提及“聪明、更聪明、最聪明的国家”;发达国家对付像中国这样低收入新兴经济体的唯一战略,就是“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便宜”的工作。文中还提到:“任何到过中国沿海工业城市的人都会明显地感觉到:建造更多的工厂不可能不破坏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吴管 《上海改革》1995,(5):45-45
新就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邦国同志不久前在回答一位记者提问时,说了三个“不”字——不偷懒、不耍滑、不谋私。这话在上海东方电台播出后,许多听众都喷喷赞好、点头称是。这三个“不”,说得很通俗,但内涵却十分丰富而深刻。它既包括了勤政、廉政的内容,又表达了诚实做人、踏实干事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9.
《论语》上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说为人子女,不可以不知道父母亲的年龄。一方面是因父母增寿而欢喜,一方面是因其衰老、接近死亡而忧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长期形成了一种官僚主义的管理方式,不重视人才,也不重视智力开发。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停滞,产品多年不变,工厂和企业以完成产值任务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在这段时期,工厂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而是“制作所”或“车间”。因此,A管理模式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厂、商店迅速地公司化,成为自负盈亏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许多企业从不重视人才“180度大转弯”,变成依赖能人,提出企业要由能人来管理,从不重视科学,不重视知识,到盲目相信“点子”,夸大了“点子”的…  相似文献   

11.
建华 《民营导报》2000,(5):66-66
时下许多人在喟叹“生意难做”。为什么叫”做生意”而不叫“说生意”呢?道理很简单,生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出来?看一看下面的小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埋头者”,是指那些埋头苦干的人,他们大都具有这样一些特点:目标专一、低调做人、专心干事而不阿谀奉承,公道正派而不投机钻营,不容易引起别人特别是领导的注意。“埋头者”很容易被忽视、被埋没,甚至忍受委屈,甚至吃亏。  相似文献   

13.
报载:湖南衡阳市刘吉苟,原为某厂党委副书记、厂长!因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金额达7000多万元!从中牟取非法所得,正被检察机关立案侦察。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当了另一个厂的党委书记(由副转正)兼厂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腐”而不不“败”。时下,此种现象绝非个别,比如,有的干部工资不高,但他们经常抽的是“红塔山”,喝的是“五粮液”,吃的是山珍海味,家里高档家俱电器应有尽有。在群众心目中,他们已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贪官污吏,早该下台或到高墙里面去。然而,他们却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好官我自为之,大权…  相似文献   

14.
刘玉 《发展》1997,(11)
穷“庙”与富“方丈”·刘玉“庙”庙几僧肥·曹昌光WENHUAHUDU读者·作者·编者DEVELOPING穷不一定是“方丈”的罪过,把心放在“庙”上的“方丈”的穷富,一般来说和“庙”的穷富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庙”穷得连起码的“香火”都烧不起,而“方丈...  相似文献   

15.
雨田 《上海改革》1994,(3):42-42
人们常用“哥俩好”这句话比喻企业中党政一把手的合作关系。职工们是期望“哥俩好”,而厌恶那种明争暗斗、互不买帐、闹不团结的行为的。他们说:“核心”、“中心”一条心,才能鼓舞“民心”,带领大家前进。  相似文献   

16.
近日,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关注同一件事——甲型H1N1流感。最初,人们错误地把它称为“猪流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瓦莱特表示直接叫做“猪流感”病毒.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因为这种病毒只攻击人类,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猪等动物身上尚未发现。国内外疾病控制专家也表示.人不会因为吃猪肉或猪肉制品而感染。尽管如此.已经经历过SARS、禽流感的人们,神经已经很脆弱,他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此,猪肉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还是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款”,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时髦词儿,意思是很有钱的人。我十分钦佩第一个使用“大款”这一名词的入。用含有钱义的“款项”之“款”,同表示数量多的“大”字相结合,组成了当今中国的新名词,这不能不说是对丰富汉语词汇的一个贡献。把人比做钱,可谓形象鲜明,但又不直接称为钱,显示着国人特有的含蓄和幽默。试想,若不称“大款”,而直呼为“大钱”,那不就是显得太俗气吗!自从有了“大款”,就有了“傍大款”和“绑大款”现象。“傍大款”和“绑大款”,这两者自有“大款”的得意快乐和辛酸无奈。面对滚滚而来的金钱大潮,似乎一…  相似文献   

18.
贪官公开在法庭上喊冤的并不多.但也并非陈世礼所首创。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潘广田因受贿在家中被逮捕时就大喊其冤:“别人收那么多的钱不抓,为什么先要抓我?!”潘广田是在与其他贪官排座次、比高低、论大小,为抓小不抓大而呜冤叫屈。而原安徽省交通厅厅长王兴尧则把受贿当成人情往来,否认受贿是违法犯罪行为,因而在法庭上大喊其冤:“我不认为自己是腐败分子!”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受贿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金额达1000万元,也是没有丝毫忏悔之意,居然口出狂言:“历史将证明我这是最大的冤案”。  相似文献   

19.
“撒胡椒面”与“扎竹成排”●程建平现在,一些地方总在埋怨搞经济建设缺投入,而对当地出现的搞钱积极、用钱马虎、投入不讲效益现象却不以为然,故而,便出现了两道风景线:一边是需要投入的项目“无米下锅”,患“饥饿症”;一边是效益不好的项目占用大量资金,患“消...  相似文献   

20.
忍“痒”说     
东坡居士有妙语曰:“忍痛易,忍痒难。”先生那时是身上虱多而身痒,还是触景生情而“心痒”不得而知。人有肤疾,或皮肤受到某种刺激.于是便“痒”。此谓身痒,用“肤洁灵”之类不难治好,最快捷的莫过于用手止痒.“一抓就灵”。但有心疾的“心痒”者据说更难忍,每当“心痒痒”时则五心烦躁,六神无主,似乎无药可医。君不见,有些干部在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不愧为英雄好汉;和平建设几十年来也清正廉洁,一尘不染,气节不渝,可谓强者。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却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由“心痒”而“手痒”,乃至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