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3~2015年中巴贸易、投资和援助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广义差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中巴合作对巴基斯坦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双边贸易和对巴援助显著促进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与我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我国国民一直亲切的称之为巴铁兄弟。同时,巴基斯坦一直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中巴经济贸易也在不断发展,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增强。文章结合当前大背景,对中巴经济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最后对中巴经济贸易的未来进行预期与猜测。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巴基斯坦积极促进中国“能源通道”、“贸易走廊”的设想以及印度提出的伊-巴-印油气管道的建设最终通往中国的设想,对中巴能源通道建设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做出中巴能源通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和巴基斯坦产能合作项目已扩展至交通基础设施、电力等多个领域,两国产业合作全面升级。文章以2000年—2019年相关数据为样本,从经济、产业、产能合作、基础设施、技术、社会、制度和金融等层面构建中巴产能合作绩效评价体系,分析研究中巴产能合作绩效及其对巴基斯坦宏观经济的效应。研究发现:2000年—2019年中巴产能合作综合绩效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产能合作绩效在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建设后显著提升,有效推动了巴基斯坦经济、社会、产业、基础设施等发展;中巴产能合作对巴基斯坦宏观经济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为促进中巴产能合作提质增效,今后应加强中巴产能合作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合作运行机制,加强金融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商业运行模式,推动中巴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  相似文献   

5.
巴基斯坦是我国西出印度洋、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关键所在.我国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保证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中巴战略伙伴关系存在着巴方贸易逆差逐年扩大、我国对巴方投资不足和双边民间层面交流不足的结构性缺陷.本文对如何发展和深化中巴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7年7月1日,《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推动了中巴双方的经贸合作。文章运用巴拉萨模型检验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根据实证的结果得出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无论是对区内两国的贸易创造还是对区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都不明显,应利用中巴双方产品结构的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7.
杨新才 《中亚信息》2012,(Z1):24-25
2012年2月15~19日,中国新疆新闻出版交流代表团出访南亚邻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新闻部长菲尔杜斯·阿西克·阿万、工业和军工生产高级部长乔德里·帕尔维孜等巴政府高级官员分别会见代表团全体成员,高度评价代表团为中巴友好交流所做的工作。此次交流活动将新疆开放、合作、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展现给了巴人民,进一  相似文献   

8.
中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经济互补性持续增强,有效推动了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目前仍面临商品贸易不平衡、贸易地位与政治关系失衡、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新疆在中巴贸易的重要作用尚未发挥等问题.应采取共建包容式增长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和能力、培育新疆面向巴基斯坦的产业集群、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促进中巴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瓜达尔镇、与喀什集铁路、公路、管道于一身的连接线形成中巴经济走廊.作为海上起点,瓜达尔港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中巴经济走廊的成败.本文对中巴经济走廊和瓜达尔港的概念等相关理论介绍,通过分析瓜达尔港的开发和经营对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影响,提出"共同反恐,打击恶性恐怖势力""携手合作,坚持友好外交"的运营瓜达尔港的对策建议,为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社会民生等领域成果显著,通过中巴产业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产业振兴带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长足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深耕细作下,建立了良好合作基础,但还存在产业链短、窄、薄,区域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低等问题.克服困难和障碍,找准新疆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区域产业合作路径,对于新疆对外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全方位的提升区域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将迎来中巴建交60周年。去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巴基斯坦。在访巴期间与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共同宣布2011年为"中巴友好年",双方将为此举办一系列交流活动,包括互设文化中心、加强青年交流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来说,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样板工程,是必须推进的战略部署之一。不仅仅因为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还因为中巴经济走廊对中国来说,具备全方位的战略意义。一方面给中国增加了一条能源通道,另一方面帮助巴基斯坦变得更好,能够继续对印度形成牵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享誉世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续谱新篇,新疆与巴基斯坦经贸合作捷报频传,现有的区域经贸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适用性不强等问题.展望未来,对区域发展可操作的模式进行初步探析,对实现区域经济共振和惠及走廊沿线30多亿人,乃至世界和平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05~2009年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分行业对中印、中巴和中俄产业内贸易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偏低,中印、中巴和中俄的产业内贸易虽各有特点,但受人均收入、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发展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通将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货物贸易运输环节产生巨大冲击。文章依据中国与中巴经济走廊沿线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数据,引入预计贸易增长空间与极限贸易增长空间两个测度指标,结合回归分析与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将造成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运输距离对中国与伙伴国贸易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伙伴国人口总量与区域贸易协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上具有"非对称"特征;中国进出口贸易均面临典型的非效率问题,其中进口层面的效率问题更为突出;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将使中国出口与进口的预计贸易增长空间提升19.4%与10.1%以上,若进一步释放现有贸易环境的潜力,中国出口与进口的极限贸易增长空间将分别得到26.3%~263.6%与14.6%~779.7%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通将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货物贸易运输环节产生巨大冲击。文章依据中国与中巴经济走廊沿线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数据,引入预计贸易增长空间与极限贸易增长空间两个测度指标,结合回归分析与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将造成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运输距离对中国与伙伴国贸易活动的抑制作用明显,伙伴国人口总量与区域贸易协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上具有"非对称"特征;中国进出口贸易均面临典型的非效率问题,其中进口层面的效率问题更为突出;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将使中国出口与进口的预计贸易增长空间提升19.4%与10.1%以上,若进一步释放现有贸易环境的潜力,中国出口与进口的极限贸易增长空间将分别得到26.3%~263.6%与14.6%~779.7%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23,(6):47-47
5月18日至21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率团访渝,出席第二届中国(重庆)跨境电商交易会“全球驻华使领馆选品峰会”。莫因·哈克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巴基斯坦是最早支持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两国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上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对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巴基斯坦非常愿意分享经验,并向世界推荐巴基斯坦高质量产品。  相似文献   

19.
王翰子 《魅力中国》2011,(4):289-289
2010年8月巴基斯坦暴发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作为巴基斯坦友好邻邦的中国,成功与巴方一道开展了一次成功的灾难外交。从而实现了中巴政治、经贸、军事、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全方位合作,巩固了中巴两国“全天候”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关系产生了积极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的十二类产业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潜在优势指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国际产能合作下中国和巴基斯坦产业竞争力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竞争力结果显示,中国轻纺和通信产业竞争力最强,船舶、建材、铁路和电力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巴基斯坦轻纺产业竞争力最强,建材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巴基斯坦细分产业的潜在优势大多较强,其中轻纺、铁路和钢铁潜在优势最强.全球价值链分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通信、轻纺和建材产业GVC的位置指数提高较为明显,巴基斯坦轻纺GVC地位提升较为明显.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国家层面应建立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支持政策,产业层面要推进境外产业园区与产能制造行业协同发展,企业层面须加强两国跨国企业新技术研发和经营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