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国军 《糖烟酒周刊》2007,(24):115-115
在黄酒行业大发展、全国化的进程中,有一个品牌和一个人物应该被写入历史,并将浓墨重彩。这个品牌就是黄酒之源——会稽山,而这个传奇人物就是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或者说黄酒行业的旗手——傅祖康。因为,从2005年开始,黄酒行业的发展、转折就与会稽山、傅祖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杨国军 《糖烟酒周刊》2007,(33):134-134
在黄酒全国化进程中.产能居行业第一的会稽山一直是黄酒行业和市场的焦点,且她的一举一动常常影响深远。随着会稽山“1743年已是一坛好酒”形象广告的全面热播,黄酒“深底蕴、高营养、低酒度”的产品特质被有效植入消费者心智资源。会稽山不断加大教育、培育力度。利用平面、立体等多种媒体普及推广黄酒知识.引导并加深主流消费群体对黄酒的认知度,并借助央视、凤凰卫视这些品牌传播的“放大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也算是经过多方努力吧,黄酒市场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了。在此状态下,黄酒市场品牌竞争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除主导品牌外,黄酒新品牌也如雨后春笋了。从2005年开始,绍兴黄酒阵营已经推出了一批新的黄酒品牌。其中以会稽山为最。例如会稽山推出的水香国色、稽山清,还有像稽山鉴水、稽山干雕、稽山源等等有厂商合作背景的新品牌。截至2006年,已是星罗棋布的它们与会稽山主导品牌一起,在渐渐兴起的黄酒市场上攻城拔寨。从市场成长层面讲,它们越来越像是一支“会稽山系”,为会稽山打天下。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里。“扩产、开发、拓市、联合”八字方针被会稽山演绎到极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七千万元中标央视黄金时段广告、近九千万元收购嘉善酒厂4272%股权以及公司名称由“东风”更名为“会稽山”。会稽山一步一步地积累了品牌资产。从当初的偏安浙沪到今天的市场全国化。会稽山不但“体形”变了。“容貌”也变了。尤其让人感到惊诧的是其在市场上敢于“大投入”的一面。尽管会稽山不可能对外公开2005年总的市场投入费用。但从各地市场的反馈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会稽山真的是下了“血本”。花了这么大的气力。一方面无疑是在培育黄酒市场。另一方面就是其难掩的争霸雄心。不过。现在市场最关心的问题是,经历了2005年的大投入。会稽山在2006年的黄酒市场上又将留下什么印记?  相似文献   

5.
从南到北,谁都无法忽视黄酒日益崛起的影响力。会稽山负责两湖市场的戴经理告诉记者,5年之前才一两百万的市场,现在能做到上千万;以前一年一车皮不到的市场,现在一年也能有六七个车皮。如今黄酒的主流品牌在共同做着一个事业——启蒙中国的黄酒市场。而一些中小黄酒品牌的呐喊助威使他们不再是孤独的旗手。“我们与其他企业之间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黄酒生态的共同打造者。”这是一个主流黄酒企业老总的态度。这一点,无论对黄酒行业的大鱼还是小鱼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大家共同做大蛋糕。但在现实的市场较量。大家马上面临的问题就是:蛋糕。怎么分?  相似文献   

6.
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这对一个白酒品牌而言不过是个小数目,但对于黄酒,特别是一个新品而言,这个数字已是来之不易的惊喜。创造这个业绩的是会稽山公司于2005年上市的“营养型”黄酒品牌水香国色。另据了解,会稽山公司已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江苏市场做到1个亿的销售,使水香国色这个中高档黄酒真正成为一个强势品牌。这个从苏南市场成长起来的黄酒新品牌.在黄酒大扩张中脱颖而出,其运作方式如今已被众多黄酒企业争相效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虽然以古越龙山、会稽山为代表的高端黄酒品牌的快速提升,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但是,从目前黄酒市场的现状来看,领先一步的黄酒品牌,销量的提升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品质,更要将市场营销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目前.会稽山全国市场布局已基本完成。重点市场已经成功实现了渠道下沉,市场销量在稳步上升。但在绍兴黄酒纷纷到省外市场争抢地盘的形势下.作为浙江省内市场“老大”的会稽山抓住机遇重拳出击.加紧了对省内市场的拓展和巩固。在绍兴、杭州市场会稽山占有绝对优势.据称截至9月份其总销量已经与2004年全年销量持平:而宁波市场则是其他黄酒品牌的天下。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5,(45):86-86
目前,北京黄酒市场已初步启动.各大绍兴黄酒品牌如古越龙山、醇雕酒、会稽山、塔牌等在京城各大商超均可看到,消费者也初步接受了绍兴黄酒,预计2005年北京黄酒市场份额将达到3000万元.随着古越龙山在央视上的重拳出击,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黄酒在北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预计今后几年内,北京黄酒市场还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洪帆 《糖烟酒周刊》2006,(14):30-31
“在广东,绍兴黄酒阵营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女儿红、孔乙己等品牌年销量在8000万左右.加上海派黄酒、广东客家黄酒。广东黄酒市场总容量在115亿左右。”一位行业人士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实事求是地讲,把问题看得很深。谁也解决不了。我的看法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会稽山的董事长傅祖康对记者如此坦承。在黄酒行业,会稽山无论是对营销方式的探索,还是资本运作以及品牌开发,都是比较前卫一点的。而这与傅祖康有着,必然联系。和他接触,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5,(10):A042-A043
从品牌认知度、购买率等角度来看,杭州黄酒市场格局明晰。古越龙山、女儿红、塔牌、会稽山几个品牌构成了杭州黄酒市场的主流层面。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7,(10):159-159
2005年后,随着黄酒市场的逐渐复苏,各大品牌迅速崛起,有着千年历史“女儿红”大举进军白酒业,引起了行业内的关注。这也是黄酒行业中第一个“兼职”白酒的企业。“女儿红”是浙江绍兴有着千年历史的黄酒品牌。近两年,随着黄河市场的复苏,各大知名品牌黄酒的销售业绩更是蒸蒸日上,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美誉的黄酒品牌,“女儿红”为什么要进入本已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  相似文献   

14.
《糖烟酒周刊》2006,(26):14-14
黄酒产业习惯按地域分为江浙黄酒(主要是指绍兴黄酒,在此简称为绍兴黄酒)和海派黄酒两大主流派系,之外区域的黄酒产品统称为边缘产区黄酒,包括山东、安徽、福建等产地。从目前的形势看,绍兴黄酒凭借悠久的历史,占据规模和品牌的优势。而且近两年向外扩张的速度比较快,形成了以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几个领先品牌为主导的绍兴军团。海派黄酒主要以上海绝对领导品牌和酒以及近来兴起的石库门等几个品牌为主,从产品口感、运作手法上自成一派。边缘产区的黄酒企业规模虽然不大,数量却不少,它们大多是区域性的地方品牌。尽管从企业规模来看,绍兴黄酒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强,而且已经成就了几个行业领先品牌,它们未来成功的几率更大,而另两个派系以地方市场为主,规模实力相对较弱。但是在目前整个国内黄酒市场尚没有形成成熟消费气候的情况下,存同是传统老品牌企业的前提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三个派系之间的市场机会可以说是平等的,市场依然存在很大变数。因此,我们把它们放在同样的水平上,请业内人士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和面临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5):5-5
2005年是中国黄酒的“分水岭”。2005年之前,黄酒企业解决的是生存问题,2005年后,黄酒企业解决的是发展问题。2005年。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高端黄酒品牌的快速提升。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中国黄酒品牌发展战略成为黄酒市场发展的关键词。就全国市场而言,2006年品牌导入依旧是黄酒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黄酒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酒种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黄酒业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分南、北两派,谢村黄酒堪称北派黄酒的代表。近年来,黄酒行业迅速崛起,吹响了进军全国的号角,以会稽山、古越龙山为代表的南派黄酒通过大力的营销手段,基本形成全国网络。而谢村黄酒等北派黄酒,市场容量却非常有限。笔者认为,谢村黄酒应乘这股黄酒"复苏"之风,加强品牌建设,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秦莉 《商业科技》2008,(33):116-117
黄酒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酒种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黄酒业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分南、北两派,谢村黄酒堪称北派黄酒的代表。近年来,黄酒行业迅速崛起,吹响了进军全国的号角,以会稽山、古越龙山为代表的南派黄酒通过大力的营销手段,基本形成全国网络。而谢村黄酒等北派黄酒,市场容量却非常有限。笔者认为,谢村黄酒应乘这股黄酒"复苏"之风,加强品牌建设,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黄酒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酒种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黄酒业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征,分南、北两派,谢村黄酒堪称北派黄酒的代表.近年来,黄酒行业迅速崛起,吹响了进军全国的号角,以会稽山、古越龙山为代表的南派黄酒通过大力的营销手段,基本形成全国网络.而谢村黄酒等北派黄酒,市场容量却非常有限.笔者认为,谢村黄酒应乘这股黄酒"复苏"之风,加强品牌建设,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好东西肯定会有好市场的”。一提起黄酒,石家庄天和龙贸易的张雷总经理总是强调这一点。作为绍兴人他深切体会到黄酒所蕴藏的市场潜力。2000年时他开始介入了黄酒经营,代理品牌是古越龙山。张经理分析说,从现在黄酒市场的态势来看,产品导入期已经结束了,市场正步人品牌导入期。有一个很好的例证是,以前消费者都知道花雕,现在就说是古越龙山、会稽山、女儿红了,说明人们对于黄酒已经有了品牌认知。但在黄酒市场逐渐升温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以品牌数量和产业规模衡量黄酒的产业结构,古越龙山、会稽山等一线黄酒品牌只是“冰山一角”,二线黄酒这一庞大的产业群落才是黄酒产业的“主体”。黄酒产业的真正崛起仅仅依靠几个领军品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崛起有待于黄酒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或者说,关键因素在于黄酒产业潜在“主体”即二线黄酒品牌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