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山区农业地旱问题,有效改善山区农业恶劣的生产条件,改变山区传统的,低效的耕作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复种指数,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河池地区自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大规模的地头水柜集雨灌溉工程,2000年河池地区利用地头水柜进行配套养鱼共达944389m^3,分布在全地区11个县市,共产出鲜鱼446.6吨,产值299.2万元,纯收入175.07万元,目前该配套工程已初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根据各县的经验,地头水柜养鱼在技术选择上应该注意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2.
要积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行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挖掘科技潜力和饲料潜力,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畜牧业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当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一、进行规模养殖,为经济增长积聚总量规模养殖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发展规模养殖,有利于推广配套的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加快畜牧业一体化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1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是畜牧业…  相似文献   

3.
盛筠 《魅力中国》2010,(27):288-289
鱼鸭混养模式,是一种综合立体的新型养殖模式,目前已被许多养殖渔民采纳。渔民利用良好的地势水源条件,开挖池塘,以水面为中心,鱼鸭养殖并举,合理配置,形成大规模集群效应,达到鱼鸭双丰收。这种立体养殖模式产生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随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日渐成为生态养殖的典范。许多渔民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在北方部分地区建立起鱼鸭混养基地,鱼鸭混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临邑县鱼鸭混养模式现状分析,总结特色经验,为其他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泰明 《魅力中国》2010,(29):35-35
养殖业的发展是渔业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利用沿海区域进行养殖成为众多沿海地区采用的养殖方式之一,所以笔者就养殖业的发展与海洋资源使用方面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论述,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南川广袤的大地上,随着“三进三同”在这里的展开,青青的田野孕育出新的希望。田间地头,干部与村民并肩劳作:院坝灯下,干部为乡镇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干群同甘共苦,成为这里最美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6.
水产畜牧业是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养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广西特色水产畜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土地和粮食短缺、养殖方式落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保护和产品质量面临挑战等问题,提出以生态经济原理为基础,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优先选择与当地资源特色、种养殖习惯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孙昌英  翟立权 《唐山经济》2001,(8):23-24,19
连续两年的严重旱情和农业用水短缺,给唐海以水稻种植的水产养殖为主的“水上农业”带来巨大冲击,给农民收入带来很大影响,去年因灾水稻减产一半,水产减产三成,农户人均纯收入下降700多元,面对农业用水紧张和耕地盐碱程度较高的现实,去年以来,唐海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畜牧养殖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潜力,作为拓宽致富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希望,提出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畜牧养殖培植成唐海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18%提高到30%以上,县场队各级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服务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工群众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全县畜牧养殖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畜牧业,首先应当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实施规模化养殖是转变传统分散一家一户落后养殖方式的关键,也是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规模养殖同时带来畜禽养殖粪便的污染相对集中,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局部较为严重的污染。萧山的实践证明,要避免规模化养殖带来的集中污染问题,必须同步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实施“规模养殖,综合治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生态环保型的现代畜牧业。  相似文献   

9.
《唐山经济》2004,(5):1-1
省委书记白克明近日在我市调研,就中央有关粮食直补和农业税减免等政策的落实情况,深入玉田县农村,在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亲切交谈,并与部分县乡村干部就当前农业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10.
一、做法与成效(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畜牧法》自2006年7月1日实施以来,古蔺县各级人民政府更加重视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县政府成立了畜牧业发展领导组,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畜牧业发展事宜。二是制定了发展规划。2006年,县政府请专家制定了“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三是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深入重点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进行调研指导,  相似文献   

11.
2000年 6月 15日至 20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成果一行三人到广西进行为期 6天的扶贫调研。调研组在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区扶贫办主任杨才寿的陪同下,深入到田东、田阳、田林、凌云、凤山、都安、大化等 7个石山贫困县的壮家瑶寨、田间地头,察看了村屯道路、地头水柜、竹林果园、异地安置场、小额信贷扶贫点等,向当地的干部、农民了解情况。 6月 19日在大化县召开了一次有地、县和财政、计划、水电、交通、扶贫、统计、组织等部门领导参加的扶贫开发座谈会,回到南宁后又听取了自治区领导和区扶贫办领导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汇报。   在大化的扶贫开发座谈会上,刘成果仔细听取与会人员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   刘成果首先肯定,广西扶贫开发做法对路,成绩显著,经验丰富。   他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这很了不起,许多做法也符合规律,对搞好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很有作用。但要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还有很大差距,还要作很大努力。完成“八七”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并不等于扶贫开发工作结束,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不能估计过低,扶贫开发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可以给大家透个底, 2000年后扶贫开发还要继续干,不...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生存靠发展。发展是主题,结构调整是主线,在应对加入WTO,迎接经济全球化竞争中,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空间得到扩大。同时,国内冶金企业产品,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国内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的成本、质量的对抗与竞争。面对这一竞争态势,企业必须要改革创新,壮大企业集团,要强要大,要有新的思路,要有跨越式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树描画的美好图景。与此同时,中央明确强调.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显而易见.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前不久.记者走村串户,在田埂地头,在宅前炕边.聆听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六大热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当代陕西》2005,(7):61-6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宝塔区依托政治优势,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村入户,结对子,搞帮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张海峰 《上海改革》1995,(1):38-38,45
青浦县水产局会同县乡有关部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拓展市场为抓手,多渠道、多层地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成效显著。重点突破,全面开花,异军突起,是青浦县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静脉产业,是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回收、分解以及资源化再利用的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其核心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表现形式为“废弃物→回收→再生资源→产品”,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金秋时节,东营市河口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基地——黄河口祥悦养殖基地在义和镇同合村建成投产。该基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养殖设备,养殖工艺实行全自动电脑控制,年产毛鸭300余吨。这是该镇实施特色农业发展行动带来的又一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奶业是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业规模化发展是现代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农牧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奶产业是内蒙古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奶业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措施。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政策扶持,全区奶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规模化养殖度不断提高,奶业经济呈现良性健康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养殖小区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在奶牛养殖比较集中的地方,将人畜分离,把养殖区迁移至村外,集中连片,形成规模,饲养密度大,技术要求高。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人畜同院、环境卫生差的问题,有利于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是目前农村畜牧产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业曾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并且在促进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产业,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必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1.台湾农业提高竞争力的迫切性台湾农业属于小农经济形态,虽然部分产业的生产技术已达国际水准,但依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如某些自动化利用率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产销成本偏高,部分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如原料、甘蔗及烟草已缺乏国际竞争),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利用具有前瞻性的农业施政措施,合理的规范化的手段,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销成本。2.台湾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