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模因的模仿、复制、传播可以通过语言得以有效的实现,而另一方面,隐喻是语言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因此模因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隐喻。本文以认知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因理论,分析认知隐喻的模因现象、模因特征以及模因传播,认为模因借助于隐喻生成和发展,而隐喻又依附于模因发展和传播,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模因理论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存在.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人类认知与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上/下"方位性隐喻理解中产生的模因,例证分析了隐喻模因的模因表现型和模因基因型,并通过两种类型模因的重新编码、复制和传播,以及自然或人为地选取,形成了"上/下"方位性特点的隐喻模因.  相似文献   

3.
徐先梅 《理论观察》2015,(4):120-121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理论。在网络交际中,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并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热词作为网络用语中一定时期内高频使用的词汇如基因般在交际应用中不断被复制,传播。本文从模因论入手,通过论述网络热词与模因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分析网络热词模因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语习语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根据模因理论,应注意汉语习语模因在异域传播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习语的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为实现中国文化的完整传播,汉语习语的英译要动态处理,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运用模因论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进行研究,可探讨其中独特的美国文化模因,即个人主义的复制及传播。  相似文献   

6.
张聪  袁景丽 《魅力中国》2009,(24):138-138
作为文化信息单位的模因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提出来的,它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独特的传播方式为丰富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对于语言模因理论的研究,启示我们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翠娟 《魅力中国》2014,(5):275-275
本文将从模因选择的视角说明新闻标题翻译的模因框架,并且试图在模因复制四阶段的基础上,运用Heylighen的选择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得出准确,清晰,吸引目标语读者的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8.
模因是文化复制因子.本文通过略述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探讨国内外模因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语言、社会文化等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模因是文化复制因子.本文通过略述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探讨国内外模因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语言、社会文化等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模因作为一种语言文化信息单位,是从基因的概念而得名的,像基因一样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模因是语言的载体,是一种模仿语言并且复制语言而传播的语言因素。本文以模因的理论为基础,对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于模因论的角度下的网络语言的分析和特征的研究得到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日趋广泛,而广告作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密切相关。本文从模因的传播方式入手,举例分析了模因的传播方式如何构成英汉广告语模因,并且对通过相同传播方式构成的不同广告模因进行对比,发掘其产生差异的深层原因,为广告设计者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资源基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为基础,探究了创新模式演化的动因及规律,并基于参与主体的角度,结合企业创新开放程度、组织边界等视角,刻画了一个完整的创新模式演化进程图。以企业研发人员、内部员工、顾客、非盈利组织、商业组织、大众等参与主体为切入点逐一分析其对创新的重要性,为以后创新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意义及其均衡理论的旅游文化形成与变迁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岗  黄震方 《改革与战略》2009,25(6):132-135
与国外相对成熟的旅游人类学相比,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相对薄弱。这主要体现在系统要素的泛化、形成与变迁机制不明、系统结构不清晰以及对旅游文化开发指导性不强等几个方面。文化概念本身的宽泛与抽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文章试着引入符号人类学中“意义”的概念,结合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确立旅游文化的二维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结论:在旅游文化演化的不同阶段,“意义的博弈”解释了旅游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契约理论发展演化与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任重 《改革与战略》2010,26(8):180-182
文章首先研究契约理论的发展及其演化历程,然后从交易属性的角度分析比较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模型假设条件及主要观点的异同,最后对契约理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朱明  谭芝灵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34-137
西方政府规制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放松规制理论、激励规制理论五个阶段。文章在介绍理论界对政府规制定义及分类的探讨之后,依次评述了不同阶段的规制理论,并抽象出理论的演进规律,以期对规制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针对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借鉴日、韩政府最新规制改革方案,初步提出适合我国政府的规制改革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惠如 《特区经济》2013,(12):48-49
税收竞争理论是公共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按照税收竞争理论的演进脉络,介绍了该领域内的主要成果,其中涵盖了基本模型和主要扩展。  相似文献   

17.
孟祥宁  张林 《南方经济》2018,37(3):68-83
经济演化是多个异质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异质性是演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但是对于经济演化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多重异质性及其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深化多重异质性与经济演化关系的认知,文章基于系统视角对多重异质性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机理进行重新梳理,并提出了异质性经济演化前沿研究领域的展望。研究增进了对地方经济演化的基础、动力和路径的理解,为经济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中国实现自主创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型国家的关键,因此,有关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演化的动因研究就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借助两个较为典型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演化的根本动因,最终抽象出了创新控制力这一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的根源为主线,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存在一个由物质资本资源到人力资本资源,再到组织资本资源的演进过程。那么相应地,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企业"异质性",论述企业"异质性"根源的过程,就同时也是描述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是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行的两个理论。  相似文献   

20.
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进化理论是在生物进化学说、组织生态学和演化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所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理论。文章在对大量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西方企业进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多个学派对企业进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它们存在的不足及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