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裴燕 《IT经理世界》2012,(22):116-119
Web2.0时代是个难有隐私的时代,当我们刚感动于某个选秀明星的真情和梦想,却很快被告知这一切也许只是谎言、设计和欺瞒;一个个当纠禺像也突然就被微博揭了老底。真相是如此令人遗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偶像让你失望了吗?别管他,虚拟偶像的时代眼看就到了。  相似文献   

2.
汽车防盗系统均为电子产品,且大多有遥控功能,但你是否碰到过这种情况:当您接一下自己的遥控器;别人的车门开了? “汽车电子防盗器”的确令驾车一族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这种舒心的日子也许正在结束,因为您应驾的防盗器密码有可能己被窃贼复制,若真如此,偷车贼偷您的车只是举手之劳。现在,窃车贼已能使用电子技术复制汽车防盗密码。那么,防盗器密码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复制呢?据深圳市公安局技防办的专业人士介绍,窃车贼阴谋之所以得逞,主要是有这么几种情况: 汽车转借他人。你有汽车,或许也还有许多朋友熟人。当朋友或…  相似文献   

3.
科建 《现代班组》2009,(9):28-28
别再想你梦寐以求的SUV了;不要考虑你在网上看到的可爱的iPod皮套了;放弃花大价钱买一个LV的想法吧,也许应该考虑拎个环保袋。一点点自我克制不是更好吗?“抠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4.
严晓鹏 《汽车与社会》2011,(25):100-103
民国,也许是那段岁月太过於阴暗,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腥风血雨的时代,但似乎也正是那段阴暗的年月的压抑,同时也让中国人身上的傲骨也如冬季风雪中的寒梅一般绽放。民国,有着魏晋风骨的豪侠壮士一一登场,鲁迅、胡适、陈独秀、章太炎……他们以文字为武器,以语言为军歌在一个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代给历史带来了一段激动人心,酣畅淋漓,慷慨激扬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社会》2013,(19):70-70
转入了炎热的夏天,似乎人的行为情绪也都变得焦躁起来,一个决断错误,所带来的损失有时想都想不到。在这个7月,你的财运状态会怎样?也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吗?  相似文献   

6.
李瑞 《工业会计》2005,(12):18-19
你悬手机用户吗?这个问题问出来可能让你见笑了.是啊.现在都通信时代了.谁不玩个手机?你有银行卡吗?这个问题也有点多余了.当今流行无纸作业.钱也不例外.里何况现在通过银行卡可以领工资.取款、消费,甚至还可以透支.银行卡方便生活.省时省力.哪个人没有一两张?你收到过诸如“中奖”或”本公司……”之类的短信吗?你一定面露无奈之色.现在“垃圾短信“满天飞.孰能幸免?最后一个问题,你知道“银行卡短信诈骗”吗?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或者嗤之以鼻说什么“卡在我手里.一个短信岂能骗走,”之类的话.那可要提醒你了:看好你的钱包!  相似文献   

7.
WTO对中美文化贸易争夺做出了貌似不利于中国的裁决,美国人欢天喜地。中国人应该感到苦闷吗?未必。不设防也许是抵御外来文化的最好保护。今年的国内电影票房似乎并没有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而低落,反而呈现出一片欢腾景象。国产影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和《麦兜响当当》取得的高票房址国人高呼:国产动画片终于为中国争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唐雨川 《董事会》2006,(4):56-57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我相信这句歌词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了,这是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除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之外,《多情东江水》、《最美的美丽》、《为你歌唱》、《永远跟你走》这些歌曲都出自一位业余词作者之手,这就是业余词作家叶旭全。  相似文献   

9.
于一 《工业会计》2005,(8):54-57
也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银行的大门,透过贵宾理财室的玻璃看到西装革履的理财经理们正在舒适的环境中微笑着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也许你曾听说过这样的描述,成功人士出入各种场合,仅手持一张卡片,就能证明其身份和财富。如果你一直关注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相信你一定不会忘记去年人民币理财产品热卖对,许多银行表示已经预留部分给银行的贵宾客户了,银行贵宾理财离你很遥远吗?  相似文献   

10.
他以特殊方式纪念周恩来记荆门石化总厂高工徐有力的业余收藏文哲文朋友,如果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有几百本专业书,那么,你一定认为是应当的;如果他有几百本专业以外的书。你会认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他有关于某个人的几百本书,你会不会感到惊讶?荆门石化总厂的高级...  相似文献   

11.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这句《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日勤三省”这句《贤文》的出处。“夜惕四知”出自杨震,杨震是东汉时的名士,人称“关西孔子”。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在昌邑做县令。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杨震非常生气地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属下说:“暮夜无知者。”他反驳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也?”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了。因此,“夜惕四知”也流传千古。  相似文献   

12.
许多企业,在经历了创业的艰难和守业的不易之后,也许正站在企业发展的颠峰之上,庆幸自己没有被金融危机的巨浪击垮,俯瞰纷纷倒下的同行们而暗自得意。但正是此时,你的一个疏忽大意、一次不明智的决策,哪怕只是一时放松警惕,迎接你的将是滑铁卢般速度的陨落。《再造卓越》正在为你揭示,为什么那么多卓越的公司难以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13.
叶檀 《工业会计》2011,(6):19-19
笔者最近遭遇许多嘲弄,很多人或者伸出食指,或者满脸带笑,追问说,你不是支持房产税吗?你不是说房产税是最大的做空工具吗?现在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4.
梁天 《现代班组》2011,(2):17-17
“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问我心情好不?面对这样的情形,你说我的心情会好吗?闹心还闹不过来呢……”这是班长刘易守的回答;“得了几条好烟、几瓶好酒,气还撒出去了,其他班长也进了不少贡,现在就等着厂里嘉奖了。嗯,心情不错……”这是工长的回答;“这几天,  相似文献   

15.
佴永松 《董事会》2010,(10):12-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供不应求的局面终于成为了历史。然而,近年来很多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前,中国人饱受商品短缺之苦,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队;而如今产能过剩也困扰着企业和政府,大量设备闲置、库存积压,眼看辛苦生产出来的产品变成废品。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大于求,都是市场不能达到均衡的表现。现实的问题是,均衡应该是一种常态还是会瞬间消失?为什么会产生过剩?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有何不同?如果生产过剩的问题常常出现,到底如何解决?遗憾的是.一个世纪以来这些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16.
还在为外企抢去自己员工的事情忧心忡忡吗?也许不久的将来,那些在外企任职的优秀人才会主动投入你的怀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纺织》2011,(8):25-25
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抹布一个月更换一次,筷子半年更换一次……这些经常见诸媒体的观念,让我们在定期更换生活用品的同时,也使健康一直萦绕在身边。但你听说过床单和毛巾也要更换吗?你知道它们对健康造成的潜在隐患吗?  相似文献   

18.
牛方 《中国纺织》2014,(4):125-125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来形容某人勇气可嘉。现在.吃螃蟹已经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将螃蟹壳制成纺织品.穿在身上,用在生活中,你会相信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机电工业》:正如杰弗里·普瑞斯先生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到的,这次新推出的540DL挖掘机将在徐州工厂生产,同时供应全球。对卡特彼勒来说,这是第一款在中国研制、销往全球的产品吗?在公司规划中,今后是否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机构整体对股市并不乐观,那个人投资者呢?本文是《大众理财顾问》一位高端读者对股市的思考,她的观点也许会敲醒很多梦想一步再登6000点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