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近期公布的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得分为52.199分,总体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特别是在2001年发达国家及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回落并出现衰退的背景下,中国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经济竞争力有较大提高,以82.497的高分从上年经济竞争力排名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相似文献   

2.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大陆的国际竞争力正呈逐年下降趋势。1999年,在参评的47个国家中,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第29位,科技竞争力为第25位。而到了2000年,这两项分别降为第31位和第28位。其中,在最能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两项技术指标中,我国大陆均居后列,如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列倒数第一;合格信息技术人员的可获得程度,列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3.
质量资讯     
《上海质量》2011,(11):79-79
中国竞争力排名升至第26位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近日在沪召开。论坛透露,入世1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竞争力排名已上升至第26位,在金砖国家中处于领先。据悉,1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13总额大幅增加.2011年出口规模比2001年增长4.9倍,进口增长4.7倍,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2003,(7):28-28
据报道,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的现实经济强度指数排名从第17位上升到第14位,综合经济强度指数排名从第25位上升到第15位,而不是2002国际竞争力报告所说的第31位。按综合经济强度指数计算,中国是美国的56.4%,而不是名义国民收入所表明的11%。这是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在《2003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中得出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02,(12):57-57
世界经济论坛11月12日发布的2002年至200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参加排名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8位。按照可比的计算公式,在75个国家中,中国的该项排名从2001年的第43位上升了5位;我国的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从上一年度的第39位上升到33位。对此,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策略分析师陈功一再提醒记者,经济竞争力并不等同于实力,我国各项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继续努力。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与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陈功强…  相似文献   

6.
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最新公布的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显示,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经济竞争力从上年排名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发布的((2013—2014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内地的经济竞争力在世界排名中仅占第29位。因此.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力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会  蔡杰  孙凌  刘迅 《企业经济》2004,(2):110-111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跨国界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要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企业的素质低下、科技创新能力差、竞争手段落后、产权不明晰,使得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纺织业为我国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战斗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贸易现状以及纺织业的生产力状况研究,揭示中国纺织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得出影响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相应提出提高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最后做出自己的总结,中国的纺织业只有真正与国际接轨,在企业管理能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观念与手段上真正取得与国际市场平等对话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纺织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据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发表的《2005年世界竞争力年鉴》,2004年韩国技术竞争力和科学竞争力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十五位,同时韩国目前还是在全世界排名第七位的知识产权大国。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先天不足,使韩国国民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清醒地意识到,韩国国土面积小,资源极为贫乏,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提升韩国经济实力关键是走科技创新之路,于是很早就提出“韩国惟一的资源是人力,是国民的大脑”,“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的口号,走自主创新之路,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一、政府推动是韩国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当韩国…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2005,(12):4-4
今年9月末,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竞争力报告(2005-2006)》,在1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竞争力排名比去年下降了3位至第49名。而印度则上升5位,排名第50,紧随中国之后。而量化一个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就是世界经济论坛2001年引入的“增长竞争力指数(GCI)”。  相似文献   

12.
国际     
《新远见》2016,(Z1):22
全球2015年度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排名出妒1月6日,四川大学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研究所发布"2015年度全球大学科技竞争力排名"(STCRGU),罗列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位居前200位的大学,全球首位是哈佛大学,位列第二名至第十名的大学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跻身第13位。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5,(6):62-62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排名前10名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冰岛、加拿大、芬兰、丹麦、瑞士、澳大利亚、卢森堡.其中,中国香港由2004年的第6位升至第2位.以色列的进步最为显著,由去年的第33位升至第25位,中国台湾省的排名也由2004年的第12位升至第11位.而中国却由2004年的第24位降至第31位.  相似文献   

14.
李晓超  郑泽香 《数据》2004,(7):10-11
近日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了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排位.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国际竞争力在6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24位,浙江省位居第19位,中国香港位居第6位,台湾省位居第12位,位次均比上年前移.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体改委,首都钢铁公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1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企业竞争力国际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从事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有关专家、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的同志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四十余人,会议的中心内容是,介绍国外有关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论、国际竞争力的现有格局、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经验和做法,探讨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未来的十年,如何通过深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开局年的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0.2%,经济高速增长。另外一个令国人兴奋的消息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5月11日公布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在经济体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大幅提高,从去年的第31位跃居到第19位,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国家。但是,我觉得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国外一片赞扬声中,不应当盲目乐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外国的一些专家和媒体,只看到中国发展的表面现象,不了解中国各方面的实际和深层次情况,中国经济高增长中实际上潜伏着较大的危机,如果不清醒认识和正视面临的问题,花大力气进行调整和改革,将形成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为加入WTO虽然作了十多年的准备,一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仍很大,竞争力还相当孱弱.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年度《国际竞争报告》,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总体排名2000年比上一年下降2位,被列为31位.这一排名基本反映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表明我国企业竞争力近年来有所下滑.竞争力是WTO环境下利弊选择的基础.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视角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香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问题一、香港研究开发的现状从1994年起,香港连续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WEF)发表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列为世界竞争力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与地区,其中1995年香港的综合竞争力排在第3位,1996年更跃升为第2位。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入世在给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的挑战,如果我们继续固步自封,必将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2000年我国世界竞争力排名仅为31位,较1999年的29位,下降2个名次,科技竞争力由1999年的25位下阶到28位,这与我国综合国力排名第7,年均近8%的增长速度是极不相称的。虽然此次排名变化部分是由于指标调整造成的,但我国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文章在阐述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科技投入因素,并从科技投入视角提出了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