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教育现状,提出在"父母或未来父母群体"这个群体中系统讲授"家庭科学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相关知识(以下简称"家庭育儿知识")的教育观念.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以母亲为中心的养育者的素质、观念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把高校学生作为"家庭育儿知识"的素质课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二孩政策的正式施行,0-3岁婴幼儿的育儿问题也成为很多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面临的首要难题.本研究通过对204位城市0-3岁婴幼儿母亲问卷调查发现,0-3岁婴幼儿母亲的育儿困境主要为三大类:一是育儿支出较高导致经济压力过大;二是0-3岁婴幼儿母亲受到来自职场和育儿的双重压力的同时,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三是祖辈的育儿帮助是缓解母亲育儿压力最重要的育儿援助,同时,由于隔代育儿观念的不同也成为导致育儿困境的原因之一.调查研究表明,国家应对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政策支持,而家庭应合力育儿,一方面促进母亲积极获取正规渠道的育儿知识和帮助;另一方面,增加父亲的育儿参与度,缓解目前的育儿困境.  相似文献   

3.
孩子出生后的1000天是决定人一生健康状况的最关键窗口。而这个时期,恰恰是初为父母的家长最缺乏健康育儿知识的阶段。如何让儿童健康成长,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是每一个家长的期望。本文认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更需要家长自身掌握科学的健康育儿知识,减少由于无知和错误的育儿方法给儿童带来的伤害和疾病。本文主要关注0-3岁婴幼儿的健康育儿知识的普及过程(主要是身体健康),受众主要是育儿者(婴幼儿的家长)。利用传播学中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式,对健康育儿知识普及的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即: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说(whom),通过什么渠道(what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hat effect)。在这个理论框架下,重点对健康育儿知识普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职物理的创新教学,首先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使学生有"我体验"、"我参与"、"我成功"的喜悦感受.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文革"时期出生成长的孩子们,如今已成为年轻的父母,他们面临着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然而,他们科学育儿知识水平低,家教工作在儿童观、教育观上偏差大。典型的是四多国少: 1.溺爱的多,合理要求的少。几代人百般宠爱一个孩子,尽情地让他吃、喝、玩、乐。孩子只有被爱的权利,没有去爱别人的义务,导  相似文献   

6.
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家、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奠基人。洛克关于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方面的思想,大多体现在他的《论父母的权力》、《教育漫话》、《劳动学校提案》等著作中。洛克针对"天赋观念"说,大胆提出"白板说",从教育权、儿童的健康、品德、知识及游戏等方面,阐述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中有关早期教育的理论和思想,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家庭早期教育是影响"神童"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良好的家庭环境,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强化孩子动手动脑的意识等.此外,对"神童"的培养要注意超常教育的恰当性,社会舆论媒介的适度性等.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更多"00后"大学生出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多元化,行为方式更加多样化,加之家庭背景的差异,给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为例,介绍新形势下,学院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开拓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进行的"大学生成长计划",通过两个"手册"指导,四个"团队"护航,一个"工作坊"的引导,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分类指导的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国老龄化社会的"突然"降临,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要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使这一特殊的巨大老年群体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老年教育无疑将成为了这个"长寿时代"的一贴思想保鲜剂.高等学校是人才教育,知识创新,思想传播的场所,在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关键时刻,高等学校应肩负起老龄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引领"职责.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中国女性社会角色从古至今的嬗变,女性由此获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发展机会。知识女性是女性中的先进群体,她们身兼多种社会角色,承受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挑战,只有克服了某些客观因素和自身主观的心理因素之后,才能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一是走出多重角色的重压,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知识女性可凭借自身优势,在教育、科研、管理等社会领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康晓玉 《中国西部》2011,(20):62-6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国家庭教育在西方各国中是较有特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家庭困难的、心理障碍的、来自不和谐家庭的、生理缺陷的、学习障碍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形成原因包括家庭环境、成长历程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育针对性、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及构建三方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等手段,引导他们成才。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提倡素质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这一观念的提出,意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应注重学生"学历的成长"和"人格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为此,"两课"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运用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M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性健康知识较缺乏,存在知识偏差与误区;青少年性知识来源渠道,性教育方式宜采用灵活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性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是注重性道德、性生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教育;家长和教师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主体,但多元主体的组成应当包括社区组织与同伴群体,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途径应实现泛化与多元。基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干预路径: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偏差,实现增能;以多元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方式,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的整合,完善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白静 《魅力中国》2014,(21):25-25
我陪你成长,你温暖我的最美好时光。正是这句话湿润了千千万万双关爱儿童的眼睛。面对“父爱”普遍缺失的现状,以亲子互动为主旨的真人秀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以明星爸爸+可爱宝宝这样的组合一下子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有人说它让爱回归,唤起了父母的责任感;有人说它是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更有人说它就是一集集“教育学习视频”,让初为父母的普通年轻人对育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等生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教育的主题.本文在分析对"中等生"教育存在认识偏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中等生教育的改进方法主要是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增强中等生主体性,调动其成长的积极性;建立中等生档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单身"寄生族"呢?所谓单身寄生族是指那些到了该自立的年龄,却不思离开父母自力更生以及结婚另组家庭,依旧住在父母家享受父母的经济及生活援助,在经济生活、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对传统家庭存在依赖的单身青年群体。1997年2月8日,在日本的《日经新闻》上首先出现了"寄生族"这个名词。现在这一群体在  相似文献   

19.
有调查显示,当前工程管理人员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方面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工程管理人才,工程管理教育应本着能力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培养兼备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工程管理教育的根本动因在于知识差距与潜在的知识互补性,主要涉及三方面:社会上客观的工程项目、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工程管理教育的机构.  相似文献   

20.
康德曾经乐观地设想: "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这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未来的、更加幸福的人类的前景." 卡夫卡却比较审慎.他考察了教育的起点:家庭.他认为家庭本质上是个"生物结构",因而人可称之为"家庭动物".父母施教的过程,是-个自私的无意识过程,其指向,即父母"动物性"欲望的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