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使发展成效真正体现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解决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的就业问题,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广开门路促进充分就业.二是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完善分配制度,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三是要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民生科技。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  相似文献   

3.
政策解读     
国务院推动体育产业迎来黄金时代,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更是民生产业,是扩大内需、拉动就业的重要抓手。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大众健身。会议认为,发展体育产业,既能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对扩大内需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五规划把关注民生作为一个重点,国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5.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宝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促发展保障民生、办实事改善民生、强能力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努力开创“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健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八、人民至上民生至重习近平总书记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与责任出发,深刻阐述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指引。思想意识上,必须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由党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所决定的。浙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守住底线、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7.
《重庆与世界》2017,(29):2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明确要求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8.
高层声音     
《中国西部》2012,(Z2):6
_温家宝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国务院于7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就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温家宝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  相似文献   

9.
《重庆与世界》2017,(20):21-2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明确要求我们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一个地区发展强大而厚实的根基。教育就业工作欣欣向荣,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70年间,在肩挑发展重担的同时,历届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努力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宁波9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70年来,宁波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此,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民生之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民生之本;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这是民生之源;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民生之安全网。  相似文献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天津市蓟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者维修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紧扣群众关切进一步保障好基本民生;决定出台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减轻数亿患者负担;部署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破解群众急难忧愁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当前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保障好基本民生,民生基础夯实了才能夯实发展基础。要  相似文献   

15.
江沁  孙景兵 《特区经济》2013,(10):104-105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的战略资源基地以及中亚经济的开放前沿,其沿边经济带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向中亚开放的经济高地。战略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它们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地区的民生保障问题关系到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旨在研究新疆沿边经济带民生保障现状,分别对沿边经济带的教育、医疗和就业进行分析.力求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改善当地民生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2,(Z1):33-34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及社会稳定。十年来,我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充分就业县(市)区"和"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22,(4):F0002-F0002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同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因此,保障与改善新疆民生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窦淑庆 《中国经贸》2012,(8):164-164
文化民生,是指人民在文化层面的生计,指人民享用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和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能体现文化的民生精神,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广西经济》2012,(2):12-13
面对当前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必须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民生二字《辞海》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当前,面对新趋势新要求,如何做好民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