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财政分权制度、农业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统一的逻辑分析框架下,利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的研究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经济增长和财政分权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短期内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内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系统考察了三者间短期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为门槛效应、减困效应、非均衡效应和涓滴效应,其中,门槛效应和非均衡效应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减困效应和涓滴效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然后,基于我国1990~2013年的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VECM模型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动态关系。在长期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增加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在短期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波动的原因。最后,就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描述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如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将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分为金融规模非均衡和金融效率非均衡两个指标,并以财政支农支出和城镇化率为控制变量,以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变量。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经济增长都是构成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之一,而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仅表现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甘肃省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中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与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多变量的VAR系统为框架,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了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引起了生产性支出的增长,而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均未明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国三大垦区之一——黑龙江垦区为研究样本,以1991-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以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为基础的JJ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VEC)检验了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与短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看,垦区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化肥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从短期看,垦区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农业机械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化肥投入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表明我国垦区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农业科技总额投入、教育投入的效果存在时滞性,机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潜力较大,农用化肥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虽然比较显著,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选取山西省1995—2018年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数据,建立由山西省生产总值、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组成的VAR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但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一系列定量分析法,对江苏省199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但单一的"人口城镇化"反会制约经济增长效率。同时,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些许抑制作用,但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经济增长率。此外,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其差距的快速扩大会阻碍经济发展效率。提出了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进行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途径来促进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长期被忽略。本文基于1989—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基于VAR(p)模型协整和动态脉冲检验的分析方法,考察农业科技支出与农民收入结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显著,其中,农业研发支出正向影响农民规模性收入结构和农民功能性收入结构,农业技术推广支出负向影响农民规模性收入结构和农民功能性收入结构,并且前者要大于后者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共减少贫困人口6 853万人。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对比政策实施前后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对于揭示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的山西省为对象,基于2010—2017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后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不同贫困程度县(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结果]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主要为: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非贫困县的3倍,而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的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省级贫困县的2倍;共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对比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得到的精准扶贫政策效果,揭示出如果忽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的变化,则会高估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约1.5~4倍,再次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引入控制变量探讨政策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发现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农业产值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土地状况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且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试图定量分析农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方法]文章选取反映农业与旅游发展水平的当地农业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等指标为研究变量,构建VAR模型。并以2006~2015年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相关变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JJ检验、英格兰因果检验及变量方差分解,以开展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耦合关系分析。[结果]徐州农业与旅游业初步呈现耦合发展现象,同时耦合程度在不断增强;徐州市农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较大,但是旅游业对农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结论]VAR模型检验结果与徐州市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实际情况基本一致,VAR模型可有效应用于分析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新疆1994-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及协整检验,考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关系,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现代化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显著,城镇化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微弱,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现代化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都是显著影响城镇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农业现代化不受模型中单一变量或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农村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双重视角出发,在详细梳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LSDV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直接的缩小效应,还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加速城镇化两个间接途径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控制内生性并采用GMM估计方法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或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机制。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而且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通过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辨析黑龙江省森林游憩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森林游憩增长与旅游产业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推动黑龙江省森林游憩发展,带动旅游产业收入增长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影响到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却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河北省改革开放至今45年间的城乡居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ARIMA预测模型,通过2018—2022年数据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应用该模型预测2023—2025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研究表明,2023—2025年,河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继续拉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华市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金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和城镇化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负相关,但地区开放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显著;产业结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正相关,但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1978—2009年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化、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可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反过来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长期影响;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长期正的影响,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存在制约作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互为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分析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结合我国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采用灰色综合关联优势分析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收入、收入对消费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因果关系显著,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的释放,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经济近十年来得到迅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有拉大趋势。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缩小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