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航运具有运价低、运量大、污染小,并且水运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天然优势。守着长江黄金水道,将如何发展现代物流?29个中心城市签署协议,共同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发展现代物流。2006年11月27日,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3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之时,来自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以及长江沿岸29个中心城市高层人士聚会一堂,为合力构建长江“黄金水道”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设立基金保护生态环境,对吸纳移民的企业减免税费,建立移民社会保障体系……”在渝召开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3次会议一致通过了《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峡库区发展力度的建议》。29个城市共同提出建议,从四方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浦东开放开发背景下,由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中心城市市政府及交通银行总行作为发起人,并联合沿江其他27个城市政府和大中型企业共同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64763万元,下属分别有南京、武汉、重庆三个区域性公司,一个上市公司-长江投资(600119),其他全资、控股子公司、参股企业30多家。基于集团独有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后,长江沿岸一些主要城市陆续开埠,国内外贸易发展迅速,近代工业次第产生,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勃兴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并逐步形成以上海-汉水-重庆三个中心城市为支点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长江沿岸间的金融联系日益密切,其主要标志:一是以银行为主体的近代金融业交叉发展;三是以上海为枢纽的城市金融网络渐次形成;三是以资金流动为内核的金融往来渐趋繁复。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重庆和成都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重庆使中国这艘东方巨轮找到了西部支撑点,上海是箭头,重庆是箭尾,京津与广州为弓箭的两端,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大中心城市托起的长江经济带犹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中心城市首次被提及是在4年前。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多点”是指城市群之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长江流域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东西向经济走廊,应以长江干流为主轴,以干流及湘江、汉江、赣江等支流组成网络为骨架,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为支撑点,辐射广大腹地,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产业密集带。长江中上游各省应将本省经济布局重点适时向长江两岸转移,促进沿江经济走廊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从上海至重庆沿长江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已呈现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势头,产值占全国开发区的 70%。这表明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颇具活力的高科技走廊。高新科技正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 40%以上的长江沿岸经济快速起飞。   这条高科技走廊,长约 2400公里,主要以分布在上海、南京、苏州、合肥、九江、南昌、武汉、黄石、长沙、重庆等地的 17个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和一批省市级开发区为主。   产业规模迅速扩展,是长江高科技走廊颇具活力的特征之一。据对上海、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 7个省市的粗略统计,去年高…  相似文献   

9.
大江南北     
重企将加强与上海的商贸合作重庆在历史上是上海食品的主要供应地,与上海在商贸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新形势下,重庆市商委认为,沪、渝两地商贸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传统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双方名优商品总经销、总代理业务,扩大销售规模。加强沪、偷商贸合作的主要内容:1、国有商业企业重组联合。重庆拟与上海、南京、武汉等长江沿岸城市组建一批跨省市的商贸大集团,共建长江商贸走廊。2、食品开发联合。建议上海与重庆投资合作,在重庆选址新建或改扩建冷却由生产线和长途运输设施,这样,重庆每年可向上海提供冷却肉3~5万吨。…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经济带上南京将如何动作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长江经济带是举世公认的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新世纪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这一横贯东西的经济带将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将长江经济带视作一条巨龙,那么上海、南京、武汉、重庆这四座沿江依次排开的特大城市,则是龙头、龙颈、龙身和龙尾,只有共同发力,才能串联起众多中小城市,辐射到周边广阔地区,使巨龙真正飞入云霄。如今,随着浦东大开发,上海经济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凸现,并与苏州、无锡等邻近城市构筑起实力雄厚的城市群,经济已呈加速发展之态势。龙头正高高昂  相似文献   

11.
我在“长江发展论坛”第一届年会后,写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议”一文, 1998年 6月登于《湖南经济》。随后,此文被新华社新华丛书编委会、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山东大学、山东省决策英才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作家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等九个大学、出版社、会转登或收入书中。   在我上文中指出,第一届年会有专家指出“上流以重庆、中流以武汉、下流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经济区域”理论 (长沙源流、上流、中流、下流,指河流的源头、上部、中部、下部流域 ),这是将计划经济时期建设中心城市理论,运用于长江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重要信息[江苏]》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以及上海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热烈欢迎。 为加大力度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苏浙沪三省市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在江苏扬州召开。 备受瞩目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将于在南京闭幕。16个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04,(12):56-56
近日在沪举行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将联手搭建一个科学研发仪器设施共用服务平台。今后,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等16个城市的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公共实验室等都将向全社会开放,跨城市共用,为各种产业研发提供设计、检测、测试、标准化等专业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一次会议于1997年4月28~对日在扬州市举行。来自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泰州、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5个城市的领导和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被誉为“金三角”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首的15个城市犹如璀璨的明珠,撒落在这块面积不到全国回叽的土地上,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城市群。该地区15个城市,75个县(市),人口不到全国7%,却创造了1/6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里长江三角洲占…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地区的协调、快速发展都与“口、腹、心”三者的结合分不开,关键在于发挥“口”、“腹”、“心”在区域中的位置和功能。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出口通畅,腹地广阔,上游有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中游有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下游有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其特点是“口”惠“腹”实,加上重庆、武汉、上海等中心城市,因而使长江流域的经济能快速、协调发展。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是“口”、“腹”、“心”三要素皆备的城市。天津拥有优良的港口。从历史上看,天津的经济发展是从港口起家的。早在10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0,(7):74-75
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港口经济却远远落后于长江沿岸的其他城市。沿江而下,有重庆、江苏、上海崛起的港口群,继南京稳坐中国内河第一大港后,2009年,湖北拟投入百亿元,抢夺第二大港交椅。不仅四川省第一大港被泸州掠去,就连一江之隔的云南水富也计划大兴水富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宜宾港拿什么去竞争?  相似文献   

17.
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设想提出时。长三角仅指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到1986年建立的“上海经济区办公室”和“五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把长三角一下子扩大到了五省一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三角是指由江、浙、沪15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2003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被正式接纳为第16个城市。2006年初,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已悄悄地新纳入温州、盐城、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7个城市,长三角的扩容再次提速。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又为入围长三角增添了无限的遐想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政策信号     
《宁波经济》2014,(10):11-11
长三角将率先启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改革 从南京海关获悉,从9月22日起,长三角内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将全面展开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待试点运作平稳后,逐步有序推广至南昌、武汉、长沙、重庆等整个长江经济带共12个海关。  相似文献   

19.
长江的力量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继1980年代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之后,国家的长江经济带战略意图再次显示了时代的前瞻性。研究和事实表明,一个大都市能否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国际一流的经济都市,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它是否拥有巨大的腹地资源。进一步讲,一个大都市的腹地越大,专业化分工程度就越高,中心城市就越能够从较为低级的分工层次中解脱出来,转而从事较高层次的经济活动。协调和全面发展是当前区域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2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后发优势日益明显.在上海的带动和辐射下,"长三角"已成为今日中国经济最发达、发展最迅速的区域,并已排名世界城市群第六."长三角"的政府和企业也参与和组织了四个区域性的合作组织: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同时还建立了"长三角"三省市高层沟通机制,并对"长三角"的发展前景达成共识.但是,区域经济长期以来仍呈悬而未决的态势,竞争多于合作,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壁垒不少.诸如外资引进时优惠政策搞N+1,同类产品出口时价格搞N-1,最终大大增加了外商商业利益,而使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区域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何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发展战略课题,即以城市群这个更大的能级,来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长三角"不同于"珠三角"处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在现行的体制下,地方利益又不可能被完全排除,因此联动发展的新路子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